2019年7月1日起,上海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北京、广州、深圳等地也已相继启动修订制定相关地方法规。

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1)

从46个试点城市到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始终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但推进垃圾分类并非某个人、某个行业可以单独完成的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所以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我们又该如何解决?

首先,推进垃圾分类,逐步养成和坚决推进一个都不能少。

垃圾分类是一种文明习惯,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积年累月的努力,需要做很多基本知识的普及,基本习惯的促成,以及要经历个人习惯逐步变成整个社会共同习惯的过程。

这些年,其实很多城市对垃圾分类习惯的逐步养成一直在积极推进。但在养成的过程中有些城市走了一点回头路,比如有些意识一度加强了,但是逐渐又淡漠了。正说明在坚决推进过程当中还需要再增加一些决心和恒心,在条件比较成熟的时候一定要坚决地推进。

当条件成熟的时候,比如说有了地方的法治依据,有了垃圾处理的相关基础设施条件,有了一些大家共同的知识普及、习惯的初步养成,有了相当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在这些条件具备的时候,就一定要择机在一个阶段里面进行坚决地推进。这种坚决推进至关重要,是绕不过去的关键阶段。

其次,推进垃圾分类,强化约束和贴心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特别是在垃圾分类的法治时代到来的时候,一定要强化约束,法律一定是要“长牙齿”的,但有“牙齿”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一方面要坚决地约束,在必要的时候坚决地惩罚;但另一方面又要提供广泛的、有针对性的,让公众能够感受到享受到的有温度的服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服务一定要更加细致和精准。

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2)

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3)

第三,推进垃圾分类,个人努力和社会动员一个都不能少。

垃圾分类的主体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垃圾分类不可能由整个社会去替代家庭该做的事。但同时,一个城市整体推进垃圾分类的时候,特别是在攻克一些难点的时候,广泛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持久的社会动员也十分重要。

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4)

当下,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就体现了充分的社会动员。从上海的市一级、区一级到街道,包括很多基层的党组织都动了起来,给广大市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用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来推进、带动、帮助民众去养成习惯,也去遵守法治的要求。

如果这几个方面的“都不能少”能一点点地、努力地做到,那么我们就能把垃圾分类这件大事、难事、新事、好事慢慢地办成,办好。

来源:央视新闻

(文:“热评”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