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视剧《山河明月》正在热播,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绞杀当年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开国功臣那是一等一的狠。那么,在这部剧中,朱元璋究竟动了几次杀机?又如何一步一步隐忍?今天白羽就带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被触碰的底线
电视剧第二集中,朱元璋跟太子朱标有过两句经典的对话:九重宫禁,但凡是庄户人家的竹篱笆都比朕的宫墙要结实些。
太子的回答也很绝妙:前几日老十二来找儿子,他说什么叫铁门槛下纸裤裆。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上面把门关得再严实,下面走后门的却稀松平常。
父子俩看似各说各的,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皇宫内稍有风吹草动,外面的大臣们就全都知道了。这就说明,皇宫虽然围墙高大,却处处都是大臣们的眼线,都在琢磨皇帝的心思。
自古以来,臣子与皇帝之间的较量,就是通过各种信息互相琢磨对方心思的过程。要不然韦小宝也不会跟康亲王、索尔图、明珠他们称兄道弟。
但是,这口闷气,朱元璋还是忍下来了,为了这么点小事不值得发作。毕竟,领导说的话,起码有人能听进去。如果连听都懒得听,那就麻烦了。
在听说儿子被徐达给揍了,朱元璋特意把一个眼熟的侍卫叫到身边得知他就是永嘉候之子朱暹后,露出一抹微笑。这就是看到老同事老部下的孩子时,露出宠溺的笑容。
但是,一听到朱暹说自己是韩国公召回御前当值的时候,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他嘴角微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因为皇帝清楚地意识到,李善长这是利用职务之便,将这帮功臣子弟安插在自己身边当眼线。
朱元璋整理了一下袖子说了一句:好啊!(挽起袖子,就是要干架的意思)
不得不说,陈宝国的这段润物细无声的表演简直绝了。既表达了自己隐隐的不满,但是还能够一瞬间就平复了情绪:在几句不咸不淡的夸奖中,既可以理解为夸奖,也可以看得出讥讽。
因为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永远不会把自己真实想法说出来,毕竟此时国朝初立,朝廷急需人才,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有识之士大多不愿意入仕,身边只有淮西集团可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把这些人调走很容易,却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
朱元璋果断采取了怀柔的办法,在马车上他对朱标说:晋朱暹为左都尉府副使(锦衣卫前身),这就是“预先取之,必先予之”的经典套路。先将这帮人委以重任,等到自己的儿子们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蜀王朱椿他们成长起来之后,再加上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才能将这帮人全部换掉。
二、前期的笼络
在《山河明月》第一集中,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就向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提亲。这场婚礼的背后,这背后体现的其实是皇帝对功臣集团拉拢与宠信。
《明史》记载:
宁国公主,洪武十一年下嫁梅殷。(汝南侯梅思祖从子)
汝宁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陆质。(吉安候陆仲亨之子)
福清公主,洪武十八年下嫁张麟。(凤翔候张龙之子)
寿春公主,洪武十九年下嫁傅忠。(颖国公傅友德之子)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有16个女儿,其中8个都嫁给了开国武将的儿子,比例高达50%。
同时,开国元勋的也大多跟朱元璋结为儿女亲家。徐达的三个女儿,一个成了燕王妃,一个成了代王妃。(徐妙锦一直被朱棣骚扰,被迫出家天香庵)
卫国公邓愈的两个女儿,一个成了秦王次妃,一个成了齐王继妃。
由此可见,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把联姻作为笼络功臣、化解矛盾的重要政治手段。朱元璋也希望通过联姻的手段使得功臣集团继续为皇权服务。
一方面表示不忘旧恩,一方面表示融洽关系,实在是一箭双雕的方法。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通过分别结亲的方式,跟功臣之家建立了单线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勋戚们也通过联姻的方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联姻圈”。“单线联系”变成了“交叉联系”,这就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这其中,又以蓝玉的隐患最为明显。
蓝玉跟朱元璋是同乡,跟开平王常遇春是妻弟关系。常遇春的女儿册封为太子妃,蓝玉就成了太子朱标的舅父。
同时,蓝玉的女儿又是蜀王朱椿的王妃。
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则是冯胜的女婿。
常家、蓝家、冯家、蜀王之间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势力。从稳定皇权的层面考虑,皇帝也不可能让几大开国武将家庭抱团。因此,在政治斗争到来的时候,极易受到牵连。
纵观《明史》,在朱元璋登基之后,除了朱亮祖犯法被处死之外,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之前,没有一个武将被处死。但是,这个君臣和睦的局面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就被打破了。
三、打破的平衡
朱元璋在功臣和自己的儿子之间,显然更相信自己亲生的。在第三集中,太子朱标誊写了一份侍卫亲军的档案。
太子朱标的发言,听了特别值得玩味。新调进百户以上的武官员43人,淮西子弟就有35人。这里的大表哥,指的其实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
李文忠不在家,大都督府由宋国公冯胜代管。有意思的是,当初朱元璋攻占滁阳之后,就是李善长带领冯国用、冯胜兄弟一起投入麾下的。明史记载:这三人皆定远人,被朱元璋留为亲信 “俾居幕府”。
再往深处看:定远人还有蓝玉、胡海、胡惟庸等人。他们属于淮西集团中内部关系最紧密的几个人,在朝中的势力形成了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剧中,陈宝国在进行这段表演的时候:不自居地挪动了下后背,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一个词“如芒在背”。 剧中提到的帐前总制亲军指挥使,是朱元璋的亲兵卫队,专门负责老朱的安全。
接下来这句很厉害:都管着大都督府了,还要操心朕的宫禁。往小了说,冯胜这是在越权安插亲信。往大了说,有谋朝篡位刺王杀驾的嫌疑。
朱元璋接下来回头问太子:没有允恭、没有增寿?既然都是身边的都是淮西子弟,却没有徐达的两个儿子徐允恭和徐增寿。
朱标的回答,充分说明了徐达的态度。明面上看,徐达这是不争功,不抢功,不为儿孙计。其实,还是不想两个忠厚老实的儿子,去趟这趟浑水。联想到徐妙云在第一集的话:自己家已经是世袭罔替的国公了,不需要子孙更进一步,以免引起君臣相疑。
朱元璋微笑了一下,徐达这样的人,才是能臣,才是能人,才是朕需要的人。
白羽点评:开国功臣其实就是建国初期的特权基层,本身就与追求唯我独尊的皇权有着本质上的矛盾。明初的朱元璋让皇室与功臣之间的联姻,并不能成为皇权的支柱,反而加剧了皇室内部的政治斗争。将婚姻与政治进行深度绑定,希望用爱情亲情去扑灭权利的贪欲,从来都是一种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