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古董局中局》。

古董局中局弥勒玉佛(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的历史真相)(1)

电影《古董局中局》海报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件中国的老古董流亡海外,最终又回归祖国的传奇故事。

在清代之前,人们把珍贵罕见的古物叫作“骨董”,所谓“骨”,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了过去之精华。清代后,人们才改称为“古董”,现代又多叫“古玩”。

电影《古董局中局》中说的这件老古董,叫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头。

古董局中局弥勒玉佛(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的历史真相)(2)

弥勒玉佛头剧照

电影一开始就说,唐代武则天时期独尊释教,兴建明堂,其中供奉着一尊被称为万佛之首的弥勒玉佛,后明堂被薛怀义烧毁,玉佛身首异处,那颗最珍贵的佛首消失无踪,直到民国年间,才被古董行最权威的组织莲花五脉找到,但随后被时任五脉掌门的许一城送给了日本人,流落海外。

电影就从这里开始,讲述了许家三代为了守护佛头,并努力让佛头回归祖国的传奇故事。

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兴建明堂,为什么要供奉弥勒玉佛,薛怀义是谁,又为什么要烧毁明堂呢?本文就为大家讲解这段历史公案。

电影里一开始就说,武则天独尊释教,那么什么是释教呢?所谓释教,其实指的就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

古董局中局弥勒玉佛(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的历史真相)(3)

古代统治者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往往要宣扬天命所归、君权神授的思想。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就有人从剖开的鱼肚子里发现了写有“陈胜王”的丹书,晚上又有鬼火伴随着“大楚兴、陈胜王”的狐鸣。

汉高祖刘邦,就借斩蛇起义的传说,把自己说成是天上赤帝的儿子。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④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笞⑤之,妪因忽不见。《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汉高祖刘邦酒醉后夜行,前面走的人返回来说,有一条大蛇当道。刘邦乘着酒醉,挥剑斩杀了白蛇。后边的人经过此处,见到一位老太婆正在痛哭,人们问她哭什么,老太婆说有人杀了她的儿子,因此痛哭。人们问是谁杀的,为什么杀。老太婆说,她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化作一条大蛇卧在当路,刚刚被赤帝的儿子斩杀了,因此痛哭。说罢老太婆便消失不见了。

李唐皇室更加简单,他们直接自认是道教教主李耳的后代。李耳就是老子,春秋末期人,著有传世作品《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创立者。东汉时人们利用道家思想,创立了道教,并将李耳尊为道教教主,就是我们熟知的太上老君。所以整个唐代,就独尊道教,只有武周时期才独尊释教。

古董局中局弥勒玉佛(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的历史真相)(4)

老子李耳

武则天独尊释教,也是为了给自己登基称帝找一个君权神授的合法借口。

在佛教中有一部《大云经》,经里记载了净光天女,下凡后转世为一名女子,后来当上了国王,统治国家并最终成佛的故事,这正好为武则天登基称帝提供了君权神授的理由。

当时有一位叫薛怀义的和尚,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杜撰了一部《大云经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原本晦涩难懂的经文。

古董局中局弥勒玉佛(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的历史真相)(5)

敦煌本《大云经疏》

《大云经》诞生于北凉时期,等到武则天颁发《大云经》时,这部经典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

因此,经过薛怀义《大云经疏》刻意地解释,《大云经》就成了早在两百年前就可以预言武则天称帝的谶书。

《大云经疏》结合了当时流传的各种谶图谶书,通篇就只证明一件事,武则天就是净光天女,是弥勒佛转世,《大云经》说净光天女下凡成为女王,其实预言的就是武则天登基称帝的事实。

谨按:“弥勒”者,即神皇应也(弥勒者,梵语也,此翻云慈氏。按《维摩经》云慈悲心为女,神皇当应其义合矣)。

意思就是说“弥勒”是慈悲的意思,慈悲心又暗指女子,这里指的就是神皇武则天。

因此,电影里说,武则天修建明堂,并在明堂内供奉弥勒玉佛,这一点也是有历史依据的。

古董局中局弥勒玉佛(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的历史真相)(6)

弥勒佛画像

武则天独尊释教,为什么硬要把自己往弥勒佛身上靠,而不说成是释迦牟尼佛或其他佛转世呢?这是因为当时弥勒信仰最为盛行,信众最多。

自佛教传入中国,就逐渐形成了净土信仰的两大流派,一派是信奉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信仰,一派信奉弥勒佛兜率净土信仰。尤其从东晋开始,弥勒信仰日渐盛行,到隋唐时一度有盖过阿弥陀佛信仰的势头,两派之间甚至有所冲突。

根据佛经记载,弥勒佛居住在兜率天,当时有很多高僧就以往生兜率院内为临终之大愿,甚至包括著名的玄奘法师。

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更是和一众弥勒信徒组织了“一时上升会”,希望死后都能往生到兜率净土。

愿当来世,与一切众生,同弥勒上生,随慈氏下降。生生劫劫,与慈氏俱;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

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说吾是虚传。

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白居易《答客说》

因此在弥勒信仰如此盛行的情况下,武则天把自己说成是弥勒佛下凡,是为了争取到最多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

后武则天如愿登基称帝,建立了武周政权,主持炮制《大云经疏》的薛怀义就成了武周的建国功臣,因功被拜为正三品左威卫大将军,封梁国公。

薛怀义除了主持炮制《大云经疏》外,还奉武则天之命,大兴佛教建筑,先后在洛阳修建了白马寺、明堂、天堂和功德堂。

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薛怀义修的这座明堂,高达98米,占地12000平方米,号称“万象神宫”,是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

那么,明堂里究竟有没有修建弥勒玉佛呢?

其实,明堂里是没有修建佛像的,但在明堂北面的功德堂里建有一尊佛像。功德堂建于公元695年,高达千尺,里面的这尊佛像高九百尺,单是小指中,就能够并肩坐下几十个人来,可见这尊佛像非常高大。

公元695年正月十五上元节,武则天在薛怀义的陪同下到明堂、功德堂等处观灯。薛怀义为了取悦武则天,就事先将这尊刚建好的大佛藏于地下,布置好机关,等武则天前来观灯时,薛怀义就指挥人转动机关,让佛像从地下缓缓升起。薛怀义还宣称,这尊佛像是自己从土里冒出来的。

在电影的开头,有一尊佛像似乎通过机关,从下面升起的镜头,就是基于这一段史实。

那么这个叫薛怀义的和尚究竟是什么人呢?

其实,薛怀义是一名假和尚,他的真实身份是武则天身边的一名男宠。他的本名也不叫薛怀义,叫冯小宝,原本是洛阳街头卖野药的小货郎,因为能说会道,长得好看,成了千金公主府上一名侍女的情人。千金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

一次冯小宝跑到公主府上私会情人,结果被公主发现,当时武则天为了称帝,正对李唐宗室大开杀戒,千金公主为了自保,就将冯小宝献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得到冯小宝后,非常高兴,为了掩人耳目,命他落发为僧,并改名为薛怀义,还说成是太平公主驸马薛绍的叔父。

古董局中局弥勒玉佛(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的历史真相)(7)

影视剧中的薛怀义形象

薛怀义又为什么要烧毁自己主持修建的明堂和佛像呢?

薛怀义后来持宠而娇,横行不法,随意殴打朝臣和百姓,连宰相都敢打。当时有一位叫李昭德的宰相,因为一言不合,薛怀义挥拳便打,李昭德也只能慌忙求饶。

更为严重的是,薛怀义厌倦了入宫伺候,有时候武则天召唤都不去,渐渐地也就失去了武则天的欢心,武则天开始移爱于一名叫沈南璆的男宠。

古董局中局弥勒玉佛(武则天明堂弥勒玉佛的历史真相)(8)

沈南缪,本是太医,后成武则天面首

后来,薛怀义为了重获武则天的欢心,就费尽心思修建了功德堂和大佛像,此外还在上元节这一天,用牛血画了一副两百尺长的佛头,挂在天津桥上,骗武则天说这是用自己膝盖上的血画的。武则天看到这一切,也只是微微一笑。

薛怀义做了这么多,却只换来了武则天的微微一笑,心中愤懑不已,便于上元节第二日放了一把火,将天堂、明堂、功德堂及这尊佛像悉数烧毁。

这尊高大的佛像也被烧毁了,倘若按照电影里所说只有佛头幸存的话,光是一个小指就能并肩坐下几十个人,一只鼻梁就像一艘大船一样,那这个佛头该有多大呢?立在地上恐怕相当于一座小山。所以,电影里的玉佛头是虚构的。

火烧明堂后不久,薛怀义便被人杀死,有说是武则天下令明杀的,有说是太平公主派人暗杀的,也有人说是武攸宁暗杀的。

薛怀义本是街头一名贩卖野药的小货郎,因为机缘巧合而成为武则天的面首,后因助武则天登基有功而备受荣宠,可惜他持宠而娇,横行洛阳,最后竟火烧明堂,招致杀身之祸。

薛怀义死后不久,武则天就看上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弟兄两人,在剩下的岁月里,直至逝世,武则天都只专宠这两人。

网上有一首诗,来叹薛怀义跌宕起伏的一生:

卖药街头好体形,

武皇账内荡波生。

威风面首横京城。

以色愉人犹女耻,

供身老妪岂男荣。

旧欢杖毙换新情。

(石斛夜光《涴溪沙•薛怀义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