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曾任金钟、金曲、金鼎的「三金」典礼主持人,是主持界A咖;刘宝杰是《关键时刻》主持人,是全台谈话性节目收视率常胜军。亮眼成绩的背后,有着独门沟通诀窍。 两位应《商业周刊》之邀,独家分享心得秘技。两小时内,双方从陌生到破冰,既互相补充、呼应,又展现独特风格,为「职场破冰术」做了精彩示范。以下是商周记者刘佩修、单小懿与其访谈的全文:
Know-how1:用对方的近况破冰
《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网络问卷调查,发现年轻人20-29岁是最有沟通困扰的问题,在LINE上侃侃而谈,面对面的时候手足无措。给他们一些意见可以怎么表达、怎么破冰。另外一个是讨论一个心态,有人觉得很会沟通是很会讲,但其实是懂得把苹果光打在别人身上,怎么能控制把光打在别人身上可是又不让对方忽略我。唯有做到这一块,才能沟通。以破冰来说,没有天生的,要练习、要演练。 刘宝杰说(以下简称刘):今天王文华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他看了我的书,这就是破冰,有一个题目可以讲。就像《穿着PRADA的恶魔》,旁边有人要介绍这个人是谁、干嘛的,你一定要知道你为什么要跟这个人破冰,不是路上所有的人你都要破冰,没有嘛,我要跟你建立关系,一定是要跟你有些对话、有些交流,如果是这样,那你一定要对这个人有些基本了解。 就像刚刚王文华说他看了我的书,还说他看了哪几个东西,我就会想,ㄟ,你真的看了我的书,那我们就可以从我的书开始聊起,至少尊重我。我如果想认识某个人,也会刻意去看他最近做了哪些事,好比文华写很多四十岁左右的心情,提一个东西就有话题可以进去了。你至少要知道这个人在干嘛。 真的不是口才怎么样,那是末端,而是你真的想了解这个人,知道这个人在干嘛,好比你知道他小孩考上建中北医女,你见到就会说「恭喜啊~你的小孩……」他就很得意。
Know-how2:用彼此共同点破冰
刘:破冰就是你要找一个钥匙,把他某个东西打开,打开以后再去找其他共同点。很多人是一开始一直讲我怎样怎样,效果打折扣;你想认识某个人的时候,你得真正去认识那个人,花点工夫认识那个人,你才有办法找他的钥匙,去找那个门,打开那个门才有发展。 王文华说(以下简称王):我先呼应宝杰一点,然后再讲自己一点。 刚才宝杰说破冰,你要了解跟对方的共同点,我从很短的聊天挖掘到一些共同点。好比他说他住在挹翠山庄,我很喜欢山,我就会好奇他怎会住山上;或说他他常去永康街喝咖啡,我也常去,我们就可以聊哪一家,还有聊咖啡。这就是找共同点。或者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听到某些共同点。就可以继续延续下去。 刚刚宝杰说了一点很快但是很重要,怎么样跟人去谈对方有兴趣的东西,非常重要。日本横滨市的市长,叫做林文子,他是日产公司的销售总裁,转到政界,也成功了,他有一本书叫做《恕我失礼:这样说卖不出去》,把作业务的心得写下来。他说,业务员的通病,会说这里的豆子太好喝了,要对方尝一下,你这样卖东西,恕我失礼,这样绝对卖不出去。你要观察对方喜欢什么,好比我看宝杰穿蓝色衬衫,ㄟ你喜欢蓝色,我这边有个蓝山咖啡,你要从对方敲入。对方会结冰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你如果谈对方有兴趣的东西,可以建立安全感。
Know-how3:名字破冰
王:万一对方不是名人。最近有个例子,朋友送我一件衣服,他刻意要我去退,因为店员长得很漂亮,我真的就去退了。我当然没有告诉店员。进出那个场合就是破冰的状况。如果对方是陌生人,名字很重要。 在陌生人的场合,通常可以这么说:不好意思我姓王,可不可以请教你一个问题?我们一般人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我觉得你主动伸出手说我姓王,那个冰就慢慢融化了。 第二个是问对方,怎么称呼?当然有些地方有名牌,你就可以直接叫,当彼此的名字都揭开的时候,冰已经破了一半。像那天去我说我姓王,请问你怎么称呼?因为太少人这么做,店员有点害怕,她说:「你干嘛问我的名字?」她有点犹豫,很少客人问。但是因为我很诚恳,她就回答说:我叫珮珮。 我问:「是玉字旁的珮还是人字旁的佩?」她说:「玉字旁的珮。」然后她说:「那你会记得吗?」这句话让我知道冰就破了。如果你不自我介绍,也不问对方的名字,问了名字好像也就随便呼咙过去,冰当然不会破。当对方说你会记得吗?这冰就破了。 问:那你说什么? 王:当然会记得啊~~~这还要大脑想吗?因为我要去换一件衣服,已经过了一个月,而且没有发票,因为有这后续的事情,所以破冰显得更重要。最后我换成了。因为换衣服不可能刚好让你换一件,我还多买一件,多花七百块。皆大欢喜。这十分钟的交流就很有意义。
Know-how4:轻松的肢体接触破冰
问:宝杰这边呢?你们工作也常常跟没有上过节目的来宾碰面,用什么方式让这些人放松,让这些陌生人很短的时间可以进入情况? 刘:我想到一个情况。第一次遇到马永成。那个时候我是菜鸟记者,跑陈水扁,当时他是有名的立委,我要跟他跟一天,陈水扁那时旁边有马永成。政治人物是跟最多陌生人见面又要最快取得对方好感的,握手对他们很重要,你看陈水扁握手,双手握、很用力,而且直视你的眼睛,然后熟了会拍拍你的肩膀,有肢体互动就代表重视我。有些握手很轻,碰下就走了,没有感觉,以前蒋经国跟干部说:头要低、手要长、腰要弯。 我认识好的政治人物,握手的时候会再多握一下。你会觉得他重视你。比如说我在跟人互动的时候,我知道那很有用。 有一次马永成拍一下我的肩膀,然后说「老板今天交给你了」这个其实要学。每个人分寸不一样,有的可以碰,有的不能,像慢慢可以感觉到有些碰一下,双方感觉会不一样。好比有时候来了男的新来宾,很紧张,你会碰他一下,问他:「还好吗?放轻松一点」他就真的会放松。我习惯直接进主题,问他怎么看这个问题?你直接丢球给他,他就回答、进入状况。我会习惯不断丢问题。
Know-how5:问简单的问题破冰
刘:有一次Larry King(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访问一个物理学家,物理学家对他很冷淡,觉得你懂什么,根本问不出好问题,Larry King只问一句话:「你们物理学家为什么要把问题讲那么难?」用一个简单的问题问。物理学家说了一句:「不会啊」,然后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事后两人变成好朋友。 我一直记得Larry King说:要问简单的问题,然后问题是对方可以接的,这样你们的互动就会开始。这是他成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问:你是记者出身,还记得是否有讲不出话来?还是很棒的问话经验? 刘:我记得我以前做了一件很蠢的事情。跑捷运局,以前弊案很多,又火烧车又出轨啦,刚跑的时候觉得拿一把正义的剑,要斩妖除魔。有一次我去问齐宝铮(曾任台北市政府捷运局长),一打电话就劈头问这个怎么是那样子,他马上把电话挂了。后来我才知道要骗你跟我聊天,我才问得到新闻。所以有时候要开宗明义,但是有的时候要先讲一个对方有兴趣的东西,真正讲的东西要放在第二、第三;有时候要很赤裸,但有的时候你要先进那个门。 还有一点,声音很重要。我觉得文华声音就很好。要理直气缓。有时候我们讲得情绪很激动,可是没有很生气,别人说你不要摆臭脸,你会说我没有臭脸啊,有些人笑笑的脸可是很尖锐,你用很尖锐的字眼对他,马上不干了,可是问题可以很尖锐,但是态度要能够放轻松。我一定要学会讲话不要压迫别人,小的时候讲话总想要压过别人,后来发现不需要,你只要把事情讲清楚,气势强不强是别人看待,我们自己要保持平静。小的时候会想尽办法挑战或强势,这不是很好的方式。 问:不要拖泥带水真的很重要。宝杰说要问简单的问题让对方可以滔滔不绝,这有什么技巧或经验吗? 刘:很多人讲话都话说重头。铺陈太久,听不懂。你就是要学把好奇的点简单的说出来。比如说,美国这边很冷,我们节目开始的时候我说:我只好奇为什么美国的南方比北方冷?怎么可能明尼斯达州比莫斯科冷,这是一个最不可思议的。你要找到怪的点是什么。比如说徐重仁,你怎么想到要去全联?你要丢出去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大家可以讨论,最怕丢一个问题大家不知道如何回答起。你自己包山包海。 你不能想问题不消化,你真的要思考这件事情,但是其中有个点我想不通,或者有个点我觉得很诡异,这个诡异的点是别人也会觉得值得重视,就会想要讨论。你要把你自己的思考流程全部都消化,而不是没想清楚问题在哪里。而不是全部话说重头,到底要问AB还是C?我听不懂。因为没把东西消化清楚。你要消化清楚后才能够一个接一个问问题,不然一下就没有了。 问:宝杰一直重复问简单的问题,以及讲出来的话是对方想要听的。怎么样在精简的文字当中,让对方可以讲出话,这有没有建议步骤可以做? 刘:以前有个基本训练,导言不可超过一百字。同样的道理,你给自己一个限制,要在几个字内把话讲完,我在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自己要去想。我再丢问题之前已经想过,而且问题点都想过,你要花功夫,你来这里要讲什么话,这个话要怎样把他丢出来,甚至连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想过。 比如说我自己的经验,问一个问题,我大概三到五句话就要把问题给丢出来,三十秒,不然你丢个三分钟,人家已经忘记你前面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