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日出东方,所以东方是万物交替、初春生发之机发生的地方,而泰山又有着一览众山小的优势。所以自古中国人就崇拜泰山,认为人间和上天对话的通道就在泰山上,帝王应到泰山祭祀。

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之意,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之意。封禅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后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曾引用《管子•封禅篇》中的内容,并对其内容加以演释。

西汉刘向《五经通义》说:“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说明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唐代张守节解释《史记》时曾对“封禅”进行了进一步的释义,并指出了封禅的目的,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即《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关于封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东汉经学著作《白虎通》中说“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封禅过程中的仪式,是指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或“石泥金绳”封之,埋于地下。太史公《史记•封禅书》也有“飞英腾实,金泥石记”之记。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人认为,能有权利到泰山封禅的帝王,被认为是真正受到上天承认的真龙天子,所以历代有为的君主,都以能上泰山封禅为荣。

皇帝为什么去泰山封禅(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封禅泰山)(1)

中国历史上虽然皇帝众多,但是真正能去泰山封禅的是少之又少。因为封禅是有条件的:

第一是帝王要封禅泰山,要有一定的政绩,这个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大臣说现在是太平盛世,就可以的。

第二个条件是:而且还要天降祥瑞。

所以从秦始皇开始,到北宋真宗时期,中国几百位帝王,真正去泰山封禅过的只有六位。

一、秦始皇封禅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自己功劳高过三皇五帝,所以有必要去泰山进行封禅,所以在秦始皇做皇帝之后的第三年,秦始皇前往泰山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由于长期不举行这种活动,大臣们都不知道仪式该怎样进行,于是秦始皇把儒生召来询问。儒生们众说纷纭。秦始皇听了觉得难以实施,便斥退儒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开辟车道,到泰山顶上立了碑,举行封礼。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

根据史书记载,此次封禅好像不大顺利,秦始皇登到半山腰遇到暴雨,在这古代被认为是上天不允许。但是秦始皇还是坚持完成了封礼。

皇帝为什么去泰山封禅(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封禅泰山)(2)

二、汉武帝封禅

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国君主,但是他一生雄才大略,北击匈奴,开创了西汉辉煌的时代,如果没有汉武帝也许西汉的历史和北宋一样,北宋其实最缺少的就是汉武帝这样的一位君主。

公元前110年,已经是汉武帝继位三十年后,这个时期的汉武帝已经完成了北击匈奴,开辟西域,这么大的政绩需要向上天汇报下,所以前往泰山封禅。

三、东汉光武帝封禅

光武帝刘秀是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完成统一的,而且又是刘氏的皇家子孙,本来刚开始有人劝光武帝前去泰山封禅,他是反对的。但是为什么后期有主动前往封禅呢,主要还是光武帝年龄大了,对身后事不放心,担心刘氏家族在一次失去江山,所以在封禅中,光武帝特别强调刘氏皇权的合法性,和刘邦的非刘氏不得封王的约定。

四、唐太宗封禅未遂

唐太宗其实也是很想前去泰山封禅的,只是每次都有大臣出来反对,才最终没有成形。当然了这里的大臣主要还是魏征。

魏征的理由就是,国家还很贫穷,前往封禅的费用太高,而且经过隋末的动乱,东部人烟稀少,容易让外族人了解到大唐的虚实,不利于边境稳定。

皇帝为什么去泰山封禅(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封禅泰山)(3)

五、唐高宗、武则天的封禅

唐高宗的封禅泰山最大的特色就是,带着武则天一起去的,这是过去 也是未来没有过的。唐高宗的封禅排场是很大的,车队绵延数百里,随行的还有各国的使者。可见这个时期的大唐国力已经很强盛了。

六、唐玄宗 封禅

开元13年 726年,唐玄宗带领文武百官,以及各国的使节前往泰山封禅,唐朝是唯一的有两位皇帝同时前去封禅的。

七、宋真宗封禅

帝王时代,最后一位前往泰山封禅的帝王,宋真宗和前面的帝王比,文治武功并不强,反而还签订了澶渊之盟,因为这是件很耻辱的事情,所以宋真宗急切的需要,通过封禅增加自己的合法性。

但是宋真宗的文治武功并不行,唯一能做的就是造假,通过天降祥瑞,实现了封禅的条件。

宋真宗之后,在也没有皇帝前往泰山封禅,之后做的就是祭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宋真宗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