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和尚知道济公是活佛吗(灵谷寺宝志禅师一一济公原型)(1)

南京钟山灵谷寺前的照壁上书有“宝志禅师应化真身道场”十个字,好多人不知道宝志禅师是谁?宝志禅师其实就是济公的原型,他不是宋朝临安人,而是六朝时期的南京人。

灵隐寺和尚知道济公是活佛吗(灵谷寺宝志禅师一一济公原型)(2)

宝志禅师又被称为“志公”,据说最初是被人在一株大树上的鹰巢中发现并带回去抚养的。宝志七岁时到钟山出家,中年以后宝志常披发赤脚在街上行走,行为十分怪异,但预言十分灵验。宝志常手持铁杖,杖上是有刀、尺、拂尘、镜子等物,隐指后来定都在南京的齐(刀)、梁(尺)、陈(拂尘)、明(镜子)等朝代。所以宋朝李纲曾写诗赞誉宝志禅师“杖携刀尺拂,语隐齐梁陈”。二十四史中的南史中,常有对宝志禅师谶语灵验的记载。如南史《梁书•何敬容传》记载,宝志曾对何敬容说“君后必贵,终是何败何耳”。后来何敬容果然做了丞相,因为担心被何姓所败,极力抑制何姓为官。但最终还是被河东王誉所弹劾下台,应验了宝志禅师“何败何”的谶语。

灵隐寺和尚知道济公是活佛吗(灵谷寺宝志禅师一一济公原型)(3)

传说齐武帝曾对宝志禅师惑众之言十分不满,就将宝志投入大牢。可第二天人们依旧见他在街上披发赤脚而行。武帝得知后亲下大牢查看,只见宝志禅师仍在狱中,齐武帝只得将地放掉。到了梁武帝时期,因梁武帝也是佛教徒,所以对宝志禅师敬奉有加,称宝志为“志公”。有一次,梁武帝问宝志南京“何处是吉壤?”宝志回说“钟山独龙阜玩珠峰"。梁武帝又问“你我何人得之?”宝志答复“先去者得之”。梁天临12年某日,宝志禅师把寺中金刚搬出庙门,自语道“菩萨当去”,第二天就无疾而卒。梁武帝就依其言在钟山独龙阜玩珠峰为宝志禅师修建墓塔,并建立一座开善寺。

灵隐寺和尚知道济公是活佛吗(灵谷寺宝志禅师一一济公原型)(4)

明初朱元璋为营造孝陵,拆除志公塔,挖出宝志禅师遗体。只见宝志真身不坏,头发披身,指甲绕身数匝,军士们无法提起。无奈明太祖只得亲自向宝志禅师法体叩头,并许诺用金棺银椁厚葬他,才将宝志遗体抬起,迁葬于灵谷寺并为宝志禅师重建了一座五层宝塔。以后历经战火,现在只剩下一个象征性的宝公塔了。

灵隐寺和尚知道济公是活佛吗(灵谷寺宝志禅师一一济公原型)(5)

上图为今日志公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