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说诗者多以为此诗是王安石登杭州灵隐之飞来峰所作,这是不对的。若不加说明,容易在地理知识上误导读者。
杭州的飞来峰,在今灵隐寺前,其山脚就是冷泉亭,有名联曰:“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此诗所写,不可能是此处,因为景象完全不合:一、飞来峰上从来没有建造过塔;二、山顶的视野也不宽阔,故李壁《王荆公诗笺注》已提出疑问说:“灵隐飞来峰,则无塔,兼所见亦不远,恐别一处也。”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上引此诗作《咏北高峰塔》,但未知所据。经吾师蒋礼鸿先生考证,此诗所谓“飞来山上千寻塔”,实为越州(今浙江绍兴)城南飞来山上之塔。传说山从东武飞来,故名。山上有应天塔,今俗称该山为塔山。其地高敞,“圜视井邑,如阅图画。越之形胜,十得六七。”与荆公诗所写正相符。仁宗皇祐二年(1050),王安石知鄞县秩满而归,路经越州。有《登越州城楼》诗,本诗当亦同时所作。详见蒋礼鸣《咬文嚼字·王安石诗飞来山在绍兴证》。
王安石擅长七绝,佳作甚多。此诗从气脉流畅度看,虽非其最上乘之作,但仍能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胸怀和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尤其是三、四句,借景抒怀,颇能显示作者的倔强个性和宏大气魄,且寓有能启人深思的哲理。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洪迈《容斋续笔》载吴中士人家藏此诗草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可见诗人择字反复推敲之用心。研究者据王安石行踪及有关交往诗作,证明此诗有写给他方外友人宝觉看的意思。这是对的。泊船瓜洲前夜,王安石曾留宿京口的金山寺,与宝觉有一夕相聚,所以诗首言“京口”,与其泊舟处仅一江之隔。再点出“钟山”也相隔不远,因此行是王安石自江宁被召赴京师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瓜洲,所以对春风已绿周遭的江宁难免依依不舍。想到将来功成身退,江宁定是其归宿之地,那时,与“只隔数重山”的宝觉,就可更方便地往来欢聚了。诗以询问句式直抒内心的慨叹,更有悠然不尽的情味。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此诗后两句是王安石“精于对偶”的著名例子,他曾得意地向黄庭坚说:“用汉人语,止可以汉人语对,若参以异代语,便不相类。”(叶梦得《石林诗话》)由此可见荆公诗的特色。但此诗的佳处,还在读者即使不知其用典出处,也仍能就字面之义来欣赏诗的意境。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首写时节风俗的诗,不涉及专属个人的情和事,所以很有普遍性。其中贯穿全篇的思想就是除旧布新。
诗人选择了放爆竹、饮屠苏酒和换桃符三件最有元日特点的事情来写:爆竹之声,不绝于耳,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都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祈求降福避祸,希望新的一年能过上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日子。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故这一风俗延续千年。爆竹声响,过年的气氛就浓烈了。春至阳回,和风送暖,这在年初未必就能感觉得到。但一喝屠苏酒,心头暖洋洋的,时序的邅变自然就有所体会了。这“送暖入屠苏”的“入”字,用得恰到好处,想不出还有别的字可以替代。
三、四句写家家户户门口换新桃符,更把人们的心情寄于旭日东升的氛围里,仿佛人人都沐浴在一片春风和煦、韶光明媚的喜悦之中,写得情景俱佳。古人云欢愉之辞难工。其实也不尽然。即如此诗就将人们新年的欢乐喜庆之情景写得非常到位,可见诗之工拙,还得看诗人的才情如何。王安石作此诗,正当他出任宰相,推行新法不久,则其“总将新桃换旧符”,就又有了对革除旧政、施行新法充满信心的深层寓意在。诗确实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夜直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自江宁被召到京,任翰林学士。此诗应当是作于次年的春天。当时,他正准备改革政治,推行新法。而神宗也决定采纳其新法,将付诸实施。眼看多年的政治抱负终于要实现了,所以,他的心情肯定是兴奋的、激动的。夜值于学士院时睡不着觉,这大概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不肯直接说出,而推说是“春色恼人”的缘故。在常常隐含政治内容的诗中,这样写也是很自然的。炉香已烧尽,漏壶已声残,正是天将明之时,可见诗人彻夜未眠。花种在土里,所处不高,只有当落月西斜时“花影”才能移“上栏干”。即使就自然界的“春色”而言,也写得相当出色动人,何况其可能还有政治改革的美好憧憬的寄托呢。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是苏轼的名作,比喻也是最享盛名的。有了此诗,西湖从此也就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诗紧扣“初晴后雨”四字来写,“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抓住了西湖晴天和雨天奇妙景色的特点。这就自然地引出后两句的赞叹来。人的着装打扮,固然关系到其美丑,但真正的绝色美人,即使蓬头乱服,也难掩其本色光华。苏东坡深知此理,所以借古史中第一美人西施来比晴雨都相宜的西湖。诗除写景外,也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不固执拘泥一点,能在环境的改变中找出其中好的一面来,随遇而安、随缘自适。苏东坡一生旷达乐观地对待逆境的立身处世态度,也颇能说明这一点。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形态变化多端,从不同角度看去,都不一样。诗人解说其原因,说是因为身处山中,只能见其一隅,不能知其整体的真面目,除非人置身山外,又能作面面观方可。有人说此诗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俗话意思相同。其实,也只是近似而已:旁观庐山者,如何便能识得其真面目呢?诗题在西林寺壁,当存禅理,也就是所说的哲理。人在其中反难明事物真相的意思是肯定对的。至于如何方能识得真面目,是个绝大的题目,非三言两语便可说清楚的,正须请大和尚来设坛说法。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早已流传于人口而成为日用的常语了。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题画诗。读全诗便知前三句是画面所有,其中鸭子必是画的中心,其他景物则为陪衬,所以描述的笔法也各有不同。说竹子、桃花、蒌蒿、芦芽,只平平叙来,且分作前后两截;鸭既是重点,须有特殊的表达方法,也是最考验诗人想象力和智慧的地方。“春江水暖鸭先知”,真是妙不可言!“暖”是画不出来的,鸭的感知就更别说了。然而,只有这样写,才能充分表达鸭儿戏水的欢快情态。因而,这七个字便自然成了诗中最耀眼的佳句。后人多有据此诗句而作画的。蒌蒿、芦芽只是水边的点缀,却引出了富有想象力的末句。题画诗的结尾若能拓展境界,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杜甫《画鹰》的末了写“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即是。宋人多有记蒌蒿、芦笋为煮河豚之最佳佐料的诗文,所以苏东坡也由此而产生末尾的联想。句中“欲上时”之“上”,或解作“上市”,虽也可通,但总不免太俗。我以为此指河豚将自海上上溯至江流(为产卵也),“欲上时”,实即“欲来时”之意。如此方合画面的图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写西湖一场骤雨的景象。描绘极为生动。其中尤以“跳珠”的比喻最鲜活。作者自己也颇感满意,多年后,他还在作品中提到它,说不见“跳珠”若干年。所写场面转换之快,也出人意料,刚说“未遮”,接着就写“乱入”,风来也用“忽”字,于是便有“水如天”的景象,把夏雨的特点表现得很真实。诗给人哲理性的联想多多,不禁发出“世间变态谁能测”(陆游句)的感慨。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哪个时段最好,本无一定标准,全看诗人想表达什么,站在哪个角度和如何述说。通常人们都珍惜春光,悲闻秋声。但刘禹锡作诗偏说“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即以三春景色而言,桃杏蒸霞,杨柳堆烟,自是极盛的佳胜之时,而韩愈却以为柳未吐绿,“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时最好:“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可见只要说得有道理,内涵丰富,就令人信服。苏轼此诗写的是初冬季节,要说它好似乎更难措辞。可他写来却能举重若轻。开头并不回避这是衰败季节,直写池荷尽枯,已无全叶。然而接着便言菊花傲霜,残枝犹存,仿佛告诉人们此花气节高坚,足可敬佩。这是从衰败中蜕化出的一种精神力量,有着一种赞美高风亮节的寄托。后两句则从正面写出“好景”来,并强调读诗的人“须记”:未必花红柳绿、蝶乱蜂狂的季节才算好,“橙黄橘绿”,果实累累之时,难道就不好吗?《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诗能“曲尽其妙”,是指其写初冬之景而言的。至于诗所蕴藏的内涵,当更能启人之思索。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十月,陆游完成入蜀之行抵达夔州任通判。八年(1172)初,调赴陕西汉中任四川宣抚使司干事兼检法官。同年又自汉中赴成都府任安抚司参议官。此行途中经剑门关写下此诗。离家已两三年,虽然巴蜀风光处处迷人,给爱好壮丽山川的诗人不少愉悦,但心中为抗金复土献身的抱负,尚看不到有施展的机会。在这种境况下,经过雄伟的天险剑门关,不免心有触动,于是产生了这首七绝名篇。
首句中的“征尘”,自然是说在旅途的日子很多,故衣上沾满灰尘。“酒痕”呢?是因兴致很高而喝酒,还是为消解愁闷而饮酒?这问题不太好回答。大概是两种都会有的。如果只强调一面,怕难免会失之片面或过分。当然,从次句看,似乎高兴的成分不少,因为这里的“消魂”,是说陶醉,说迷恋。不过,诗还有后两句,还是不要匆忙下结论为好。
前代诗人骑驴的故事很多,什么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北梦琐言》记载郑棨轶事),什么骑驴外出觅句,跟从一小奚奴携诗囊(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记载李贺轶事)等等。如今陆游上山,恰好代步的牲口也是驴子,又遇蒙蒙细雨,所以自觉样子颇像一位诗人。但如果骑驴经过的是柳塘田陌倒也罢了,偏偏是人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剑门关,两者是很难协调的,自己想想也十分可笑,因而作此诗以自嘲。南宋是个“缚将奇士作诗人”(梁启超句)的社会政治环境,对陆游这样的爱国志士来说,自嘲自谑的诙谐语又不免饱含苦涩。这也正是此诗耐人寻味的地方。
沈园(其一)
【宋】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这是陆游写自己爱情婚姻悲剧的诗。据宋周密《齐东野语》等书的记载,陆游初娶唐氏,夫妻感情甚好,但媳妇不称婆婆的心意,被迫与丈夫分手。陆游另娶王氏,唐氏后来也改嫁士人赵士程。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陆游与唐氏在沈园相遇,唐氏以酒肴招待。陆游很伤感,就在园壁上题了《钗头凤》一词,以诉衷情。唐氏回去后,积郁成疾,不久就病死了。四十余年后,陆游重游沈园,见池台楼阁已改变了旧时模样,只有桥下绿水春波依然,于是回忆起当初两情相悦时,曾并立桥上或蹲身岸边,俯视水中倒映着唐氏倩影的美好情景,越想越是伤心不已。后人所编戏曲,有剧名《春波影》的,就是演绎这段悲剧故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的集子中,有许多记梦的诗,或如俗语所说“日有所思,夜必有梦”;或因现实中不能遂愿而托之于梦。有时,他“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有时,又“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等等,不一而足。作此诗时,他已被罢官闲居山阴数载,年近七旬的老人,时时“僵卧孤村”,如他诗中所写的“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病起》)的境况,自然不难想见。可他并不因此而“自哀”,反而还想着去“为国戍轮台”,献身于抗金事业。积思成梦,居然把夜间一片疾雨吹横风的呼啸撞击声,幻化成“铁马冰河”冲锋陷阵的激烈战斗场面,读来真令人感动不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闲居山阴的陆游被授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至临安入朝奏请,小住西湖边上。三月还家,七月到严州。至淳熙十五年(1188)七月,因权知严州军州事任满,又回山阴居住,不久被授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淳熙十六年(1189)冬,再次被弹劾罢官,主要罪名居然是“嘲咏风月”,于是重回山阴。此诗是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秋,在山阴所作,当时诗人已六十八岁了。
诗用夸张的语言写黄河之长和华山之高,以示沦陷区有着大好河山;同时表现志士北望失地时同仇敌忾的非凡气概和不屈精神。沦于金人统治下的人民,流着泪盼望南宋军队能前来解救他们,可年年失望,他们的泪都已哭干了,却什么也没有盼到。这层意思在陆游其他诗作中也一再提到,如《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等即是。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逝世前留下的绝笔诗,也就等于是给儿子们的遗嘱。它是诗人一生伟大的爱国热情和收复失土、统一九州的坚定信念的集中体现。落笔与承接之间,是大转折,看似矛盾,却最能写出自己不能眼见恢复中原、死不瞑目的心态和临终前最大的遗憾。明明知道人之一死,万境归空,却仍嘱咐儿子们“家祭无忘”将胜利那一天的喜讯,告慰为父的在天之灵。如此执着,真足以感天地、泣鬼神,激发起后来之人无限的爱国热情和对伟大诗人的由衷崇敬。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