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5年后鞋王百丽再上市(百丽欲重返港交所)(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瀚文 黄兴利 北京报道

时隔近五年,“鞋王”百丽时尚集团(下称“百丽”)欲重返港交所。

日前,中国最大的时尚鞋服集团百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距离其2017年从港交所私有化退市已过去了近五年时间。招股书显示,其拥有包括Belle百丽、Staccato思加图、 Teenmix天美意等在内的20个自有及合作品牌。

曾在2017年引入高瓴、进而从港股私有化退市的百丽,如今线上收入营收占比已从退市时不足7%大幅增加至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9个月超25%;传统的百货公司渠道已降至不足45%,转型变化明显。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百丽的控股股东高瓴是否会在上市后套现离场、若成功上市,“二进宫”的百丽会获得资本市场多少的估值还尚待观察。

“鞋王”转身

在分拆滔搏上市以及持续关店瘦身之后,百丽看起来已经完成了“大象转身”。

百丽招股书显示,2020财年(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全年,营收录得约217.4亿元,同比增长8.07%;净利润录得约176.3亿元,同比增长11.01%。与退市前2016财年(截至2017年2月底)的约417亿元营收相比减半,因占其2016年总营收54%、负责服饰运动类业务的滔搏运动公司在退市后被分拆,于2019年在港股上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2020年零售额计,百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时尚鞋服集团,以11.2%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时尚鞋履市场第一名,第二名为5.5%。

鞋履业务占百丽营收的大部分。百丽旗下自有及代理鞋履品牌有BELLE、STACCATO、TATA及BASTO等;服装品牌则有CAT、Initial、Champion等自有和代理品牌。2020年,鞋履业务为其录得约187.7亿元的营收,占总营收的86.3%;服装业务录得约29.7亿元,占总营收的13.7%。

分渠道来看,尽管线下门店业务仍占百丽营收的大部分,但线上渠道营收占比相比退市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截至2021年11月30日,百丽的线下零售网络由9153家直营门店组成,其中逐渐没落的百货中心渠道由2016年超过70%降低至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的不足45%,线下重点发展购物中心渠道。

高瓴入主后,业绩曾受电商挤压的百丽终于在线上渠道取得了突破。退市前,百丽也曾有过不少建设线上电商渠道的尝试,2009年,百丽创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淘秀网”。 2011年又成立了鞋类B2C平台“优购网”,并将淘秀网的资源全面移植至优购网中。但两个尝试都无疾而终。

招股书数据显示,百丽线上渠道的收入由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的不足7%,大幅增加至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9个月的超过25%,按2020年线上销售额计算,位列中国公司第一。至此,百丽线上渠道占比已经与国产运动服饰品牌安踏、李宁处于同一水平,安踏2021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27%,而根据李宁最新发布的2021年报显示这一数据为28.4%。

卷土重来

“最近两年每次开业绩会都很难受,因为感觉无法(向市场)交代。” 在百丽国际(01880.HK)退市前的业绩发布会上,65岁的创始人、CEO盛百椒如此感慨。两个月后,2017年7月27日,百丽国际从港交所退市私有化,引入高瓴持股57.6%,鼎晖投资持股11.9%,参与私有化的管理层持有其余30.5%股份,百丽创始人邓耀和盛百椒则套现离场。

据媒体2017年报道,彼时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接盘的股东把对百丽的投资视为一场新零售实验,已做好了长期持有公司的准备,并无具体的转型时间表。

从上述百丽线上渠道营收占比显著提升和减少线下渠道中百货商场的占比可以看出,退市近五年时间中,高瓴逐渐完成了对百丽的改造工程。并于2019年将国内最大的Nike、Adidas等国际品牌经销商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从百丽分拆上市,目前市值近400亿港元。

资本市场上不乏引入外部资金帮助公司业务转型的故事。2012年,私募股权机构TPG Capital投资李宁,与李宁公司的创始人李宁主导清理经销商库存、斥资回购存货、优化销售网络等一系列变革,历经三年亏损后,李宁自2015年开始复苏,扭亏为盈。TPG也自2016年底开始逐步减持李宁公司股权,套现离场。

3月18日,《华夏时报》记者致函百丽国际方面,询问在外部资本介入后,对公司业务调整上的帮助,以及未来是否有减持计划。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目前百丽由智者创业(百丽高管共同持有)、高瓴及鼎晖投资分别持有46.36%、44.48%及9.16%的股份。对于未来高瓴是否会长期持有百丽,3月17日,凡德投资总经理陈尊德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私募股权机构长期控股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情况并不多见。至于百丽登陆港交所会获得多少倍的估值,上述人士表示,近期港股发行端的资金可能没那么快变得乐观,这也取决于百丽的上市时间点,如果位于指数高位,可能估值会高一点。

截至3月17日港股收盘,港股上市公司安踏和李宁的动态市盈率分别约为30倍和35倍,从百丽分拆出的滔搏则是11倍,陈尊德分析认为上述公司的市盈率还算相对同行业比较低。如果百丽成功过会,得到的估值或与其他服饰上市公司有所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