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流芳千世的大诗人李白在其诗篇“将进酒●君不见”中写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一样,今天所要讲的是“晚清中兴“之重臣曾文正公,此何许人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此人可谓是“禽兽“之中的“禽兽”,那他又是如何“禽兽”的呢?又是如何变成所谓的“圣贤”的呢?
一是有不良嗜好,比如喜欢抽水烟、沉溺下棋、起得晚等等,当然这些习惯大多人身上都有,虽然无伤大雅,实则危害不小,吃水烟会伤身体,下棋浪费时间,赖床则是懒散的表现,相信读过《曾国藩传》的人都知道,他们曾家的家规家风甚严,这种习性可谓为其家规家风所不容。道光二十年低,曾麟书到北京来看儿子,曾国藩只要起得晚,老爷子就会板着脸表示不满,曾家祖祖辈辈都认为,一个喜欢睡懒觉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
二是话多,与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曾国藩在说话这个问题上有很多毛病,或许在人们的印象中,曾国藩不苟言笑,像极了一个大儒,但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年轻的时候超喜欢胡扯,谈天论地的没什么不好,可他倒好,聊起来没完没了,有时候甚至可以讲个通宵不停,不用歇气的,时常把自己聊得筋疲力尽,结果第二天睡到晌午。
三是表一不一,阳奉阴违,有一次,有个朋友到其家做客,朋友顺带了一篇八股文请他一同探讨一番,他本来觉得写得一般,结果还是违心的好好赞扬了一番,试问,我把你当朋友,请你探讨斧正一下,你实话实说就好了,偏要说点违心的话语。
四是浮躁又好色,他经常开玩笑,有时候开的很过分,喜欢夸夸其谈,有一次朋友与何绍基讨论书法,他却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丢丢连自己都不懂的理论,经常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差不多隔三差五就要来一次。当然其晚年比较沉稳,但年轻时候绝对不是书中所述那样,更严重的是内心深处的浮躁,比如会见客人的时候想着看书,看书的时候又想着会见客人。一天到晚总是神思恍忽,久而久之精神萎靡不振。他意识到,如果心不静,心不定,则无法忍受孤独,不能坚守自己的追求。曾国藩的身体并不强壮,但仍然有年轻人应用的生理需求。一日中午,他竟人欲横行,兽性大发,趁其妻不备,按在床上强迫性的滚了床单,其次,还喜欢看美女,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妻子有些姿色,他便目不转睛、盯着看,可谓是好色又无耻,还有一次听说有个朋友纳了两个小妾,他听说很漂亮,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前去看看,朋友不愿意,他坚持一定要看,朋友经不住他的纠缠,只好勉强给看一看啰,没想到这个“禽兽”竟然当着朋友面跟朋友妾开起了玩笑,甚是轻薄,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或许这个"禽兽"觉得不是“妻”而是“妾”便没有了什么顾忌了。
五是暴躁、傲慢 ,曾国藩有个老乡,名叫郑小珊,时任刑部主事,比他大十岁,此人懂些医术,常给曾国藩家人看病,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可是有一次竟然因为郑小珊说的一句话伤害了曾国藩,曾国藩竟然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对这个老朋友一顿痛骂起来,骂得十分难听。曾国藩的骄傲一部分可能是骨子里带来的,他的骄傲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后天形成的。二十八岁中进士,点翰林,绝对是那个年代的成功人士,作为曾家、湘乡甚至湖南的骄傲,曾国藩有绝对的骄傲资本。尤其是在湖南被吹捧了一年,他的优越感无形中极度膨胀。
他的好朋友陈岱云曾当面告诉他:你身上的傲气无处不在,这是你最大的缺点。曾国藩认为陈岱云说中了他的要害,并下决心一定要化去身上的傲气。
其实此刻的他,内心深处对这个毛病并没有深刻的认识,直到十几年后,当他跌入人生的最低谷时,他才会有痛彻心扉的感悟。到那时,他的事业才会真正进入全新的境界。
透过这些修炼日记, 曾国藩 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真面目,原来自己是这样的平庸,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简直就是禽兽,甚至禽兽不如,于是他决心要用猛火把自己好好煮一煮,彻底改掉这些毛病,向圣贤努力迈进。
他在日记中写下十六个字,作为此次修炼的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