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生活在农村的人为了出人头地,拼尽全力走向城市;现在大家为了回到农村,又开始做各种各样的努力,有时候在想,这到底是折腾谁?

冬天到了,村口的大树也掉光了叶子,老人们唠嗑的地方也从树下搬到家里的烤火屋里,春来秋去,又是一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吃饭看灶头,穿衣看袖头”这句俗语存在着哪些秘密吧!


农村灶头寓意(乡村俗语吃饭看灶头)(1)

“吃饭看灶头”

农村做饭炒菜大多都是砖头和泥土砌成的土灶,上面放一口铁锅,下面烧柴火。而且很多地区的农村,灶不仅是用来做饭的,还被用作切菜的案板。切菜、炒菜都在灶台上进行,自然就免不了洒落油渍、菜碎末、汤水等东西,而且经常是一个人一边烧柴火一边炒菜,就容易弄脏灶台。长此以往,灶台被各种油渍、烟熏而难以清洗干净。所以,看一家人的灶台是否干净整洁,就能大致了解做的饭菜怎么样,以及这家人爱不爱干净。


农村灶头寓意(乡村俗语吃饭看灶头)(2)

“穿衣看袖头”

自己经常洗衣服的朋友都明白袖头是最难以清洁的部位了,依照俗语的表面意思来说,通过一个人的衣服袖头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讲卫生的人。

这在古代其实是相当考验眼力的,毕竟当时的衣服都是自家织的,大部分都是灰白色,故而就算沾上污渍也很难看见。农户之所以愿意穿这样的衣服,也是基于这般的考虑。

在现代就不一样了,家里有孩子的朋友,经常可以看到孩子的袖头黑黑的一大片,尤其是冬天穿小袄子,不到半天保准小袄子袖头脏得不像话,这是由于小朋友在上课或者玩耍打闹的时候都会把手臂托在桌子,桌子上难免会有些灰尘,在摩擦之下就会把很容易就会沾染到衣袖之上,清洗起来,麻烦不说,还很难完全去除。


农村灶头寓意(乡村俗语吃饭看灶头)(3)

对于大人则另当别论,毕竟是成年人都会有意识地保护自己整体形象的整洁,如果真有人把袖头给搞给弄得乌七八糟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个人真的不讲究卫生,而且有可能性格方面也非常的粗大,跟这类人交往时就要小心了。

这句俗语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在识人处事上有着莫大的深意。所以啊,以小见大不是说说而已,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可以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为人如何,想要吃透一个人很难,但是想摸清楚一个人的秉性却是很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