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的张飞雄壮威猛且有国士之风,《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且粗中有细足智多谋,但是有些人却从张飞的履历中发现了一个污点:张三爷以三十岁“高龄”抢了夏侯渊才十三四岁的侄女。

张飞迎娶也好,强抢也罢,夏侯姑娘为季汉生了两个皇后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细看史书和小说记载、描述的五个细节,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刘备家族和夏侯家族乃至曹操家族,对这门亲事,是不是认可?

有意思的问题,一定要用有意思的眼光去找答案,这答案就有意思了:好像当事双方对这门亲事都很满意,大家似乎也都把对方当做了亲戚,刘备曹操和夏侯兄弟都参加了婚礼。

张飞怎么娶的夏侯渊侄女(张飞娶夏侯姑娘)(1)

在盘点这五个细节之前,咱们要替张飞洗清一个不白之冤:在汉朝或者清朝以前,人都成熟得较早。甘罗十二岁为上卿,岳云十二岁参军,罗士信十四岁上阵杀敌,隋炀帝杨广十五岁就与萧皇后生了元德太子,那一年萧皇后也才十七岁,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是上官桀的孙女、汉昭帝刘弗陵的正妻,她多大结婚、多大丧夫,咱们还是别说了。

古代以人为本的意思是以人为资本,汉朝男、女子到了一定年龄有条件结婚而不结婚,是要罚款的。

半壶老酒之所以不写清全部年龄,是因为那年龄小得令人不可思议,我们只需要知道当年夏侯姑娘已经到了出嫁年龄,张飞即使比她大十几岁也不是问题,刘备迎娶孙权妹妹的时候年近五旬,孙权的妹妹虽然大龄,但也比刘备小二十多岁。

既然张飞迎娶夏侯姑娘在当年合理合法,咱们就可以看看这对恩爱夫妻从相识到白头过程中的五个有趣细节了。

张飞怎么娶的夏侯渊侄女(张飞娶夏侯姑娘)(2)

细节一:张飞是怎么知道夏侯姑娘是良家女的?

据《魏略》记载,张飞是看见了“在本郡,出行樵采”的夏侯姑娘一见钟情,并知道这是一位“良家女”,然后就娶为正妻了。

夏侯兄弟与曹操一样,户籍都在“沛国谯县”,有时候也叫“谯郡”,辖区一半在安徽一半在河南,那也是两家的大本营所在地。

史料没有说张飞娶夏侯姑娘究竟是在哪一年,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在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从徐州小沛打跑,关羽在徐州下邳被擒,张飞跑进了芒砀山打游击,恰好遇到了正在砍柴的夏侯姑娘,于是就喜结良缘。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夏侯渊宁肯抛弃小儿子也要把亡弟家的孤女抚养成人,又怎么会让自己的掌上明珠独自进山砍柴?要知道建安五年夏侯渊先任陈留太守、后任颍川太守,是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在军中也兼着肥缺——行督军校尉,掌管的就是曹军的粮秣运输。

夏侯渊不但是曹操的爱将,还跟曹操是连襟,家中不说广厦万间、良田千顷,童仆成群也是必然的(汉末土地兼并严重,官僚基本都是大地主),夏侯家怎么会缺大小姐捡的那点柴禾?

张飞怎么娶的夏侯渊侄女(张飞娶夏侯姑娘)(3)

细节二:如果张飞强抢民女,夏侯兄弟为啥不跟他拼命?

综合史料来看,我们有两种猜测:其一,夏侯姑娘出行樵采,跟诸葛亮躬耕南阳一样,只是一种休闲活动而已,肯定不用自己抡斧子扛锄头,倒可能像黛玉葬花一样,图的是个情趣;其二,这是有人故意往张飞脸上抹黑,说他不守礼法,也不讲武德。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夏侯渊和夏侯惇并不仇恨张飞,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更为搞笑:大眼睛乍胡子的张飞站在当阳长坂之战头,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就站在他对面,却没有一个因为“张大眼珠子”抢了自家侄女,而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上前拼命。

张飞据水断桥喝退曹军并非小说虚构,《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中也有记载。

当时的情况是是张飞单枪匹马,刘备主力已经被歼灭,曹军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把张飞活捉或挤下桥去。

夏侯兄弟见着张飞能打而不打,曹营诸将大眼瞪小眼谁也不上前,这原本十分搞怪的事情,细琢磨起来,也许能让人捧腹:有人好意思出手,有人在等着看笑话。

张飞怎么娶的夏侯渊侄女(张飞娶夏侯姑娘)(4)

细节三:张飞为何极力避免与夏侯渊作战?

夏侯兄弟有没有参加当阳长坂之战,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所以我们只能放在一边不提,但是在汉中之战时,张飞绕着夏侯渊走,那却是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的:“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张)郃军交战。”

张飞为什么要绕路去打张郃呢?我们往前看就知道了:“太祖每引见羌、胡,以渊畏之(让夏侯渊站在旁边吓唬人)。会(张)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太祖还邺,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拒之,相守连年。”

曹操方面镇守汉中的主将是夏侯渊,张飞不打夏侯渊而专打张郃,据说是专捡硬骨头啃,刘备也认为张郃比夏侯渊难对付。

刘备对夏侯渊,张飞对张郃,两方面作战都取得了完胜,营救张郃的夏侯渊也被刘备设伏、黄忠阵斩,刘备还很遗憾地委婉批评了黄忠:“要杀你就杀张郃,杀夏侯渊干啥?”

张飞怎么娶的夏侯渊侄女(张飞娶夏侯姑娘)(5)

细节四:刘备为何允许张飞收葬夏侯渊?

夏侯渊被阵斩后,夏侯姑娘出面了,张飞在老婆大人的命令下,跟刘备请求收葬夏侯渊,刘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刘备没有将夏侯渊枭首(脑袋挂在高处)以震慑敌军,而是让张飞将其安葬,估计后来也会允许曹操派人将其灵柩运回谯县,这说明刘备对这个“亲家”也不是一点香火之情都没有。

三国时期,各路诸侯拐弯抹角都能攀上亲戚:曹操的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曹彰娶了孙权的侄女,曹仁的女儿嫁给了孙权的弟弟孙匡,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刘协娶了曹丕的三个妹妹,又把两个女儿送给曹丕为妃,辈分乱得一塌糊涂。

辈分乱套,一帮亲戚见了面都不知道咋称呼,所以刘禅见了舅丈人夏侯霸只好含糊其辞:“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

张飞怎么娶的夏侯渊侄女(张飞娶夏侯姑娘)(6)

细节五:刘禅为何说自己的儿子是夏侯家外甥?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谁认为刘禅傻,那他自己就是真傻。

刘禅把夏侯霸当成真正的外戚重用,并将其加封为车骑将军,等于是让他接了张飞的班。

上面五个细节,加上张飞娶妻时间模糊,这就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怀疑:张飞和夏侯姑娘极有可能是在建安三年就相遇了,那时候张飞不到三十,夏侯姑娘已经十三四岁。建安五年刘备败逃,已经十五六岁的夏侯姑娘跟着张飞一起跑掉了——刘备出逃有人追,关羽被围在下邳没跑掉,只有张飞在那段时间神秘消失了,任何史料都没有记载,直到刘备从袁绍阵营离开,张飞才再度出现,并跟着刘备一起到了荆州。

综上所述,半壶老酒认为,张飞与夏侯家这段姻缘,并非缔结于建安五年,而是建安三年就已经牵上了红绳。当时刘备是左将军领豫州牧,张飞是大汉朝廷正式任命的中郎将,双方也算门当户对,张飞与夏侯姑娘的两个女儿能成为季汉皇后,也跟家庭渊源有关——甘夫人直到刘禅继位后才有了名分(她只是代理正妻),而张飞娶夏侯姑娘,直接就给了正室名分。

史料和小说中这五个细节,都非直接证据,但是我们看夏侯姑娘在季汉的待遇,显然是明媒正娶的大家闺秀才能享有,这样一想,我们还能认为张飞是不讲武德地抢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