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步入三月份,随着气温逐渐变暖,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在农村种植的各种蔬菜也快速发了芽,而进入三月份多地开始迎来持续降雨。如今正值三月,农村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啥意思?

农村俗语冬月初一晴(三月阳春农村俗语:)(1)

三月份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月份。进入三月份以后,人们开始现种植各种蔬菜以及农作物,依靠着春天气温的回暖,各种农作物生长也进入了关键阶段。而在这个时期对于农作物来说是需要充足的水分滋润的。而如果三月份出现持续干旱,那么收成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农村老人常说“三月怕三七”,这里的“三七”就是指三月初一、十七、二十七这三天。由于这三天连接着整个月份,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如果这三天天气异常,比如持续干旱,那么这个月很大程度上将会是一个缺水的季节。这时候对于粮食比如小麦生长就极为不利,因此人们更为害怕三月中“三七”天气的异常。

农村俗语冬月初一晴(三月阳春农村俗语:)(2)

其次,对于“四月怕初一”其实道理跟前半句类似。到了四月份的时候,小麦正处于灌浆时期,这时候人们不再希望持续阴雨连绵或者持续降雨。同时还有油菜生长处于开花阶段,这段时间天气晴朗对于它们来说更为有利。

而如果在四月初一持续大雨,那么人们常常认为四月是持续降雨的月份。持续降雨影响油菜花不能顺利度过花期,而小麦如果在灌浆期遭遇大雨,那么也会影响籽粒的饱满,最终影响收成。

农村俗语冬月初一晴(三月阳春农村俗语:)(3)

对于农民而言,依靠种植为生很大一部分是“靠天吃饭”。天气的突变对于农作物影响很大,特别是粮食作物。我国每年粮食虽然实现了连年丰产,但是如果当年遭遇恶劣天气,那么整个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劳动人民通过平时劳作而总结出的三四月份天气变化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最终通过俗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三月已经来临,希望对于农民而言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