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的音效(艺术家的黑科技)(1)

维米尔作品《倒牛奶的女人》

干货分享的音效(艺术家的黑科技)(2)

维米尔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倒牛奶的女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两幅17世纪的油画名作,为何能画得如此逼真形象?

原来是因为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可是这维米尔是怎么想到用“小孔成像”画油画的呢?

维米尔其实是个科学爱好者,曾参与过欧洲最初的光学实验。他在暗房的墙上凿了一个小孔,装上镜片,然后让光线透过镜片投到画布上。这样,他就收获了一份最真实的实景投影,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在这张虚拟影像上铺垫油彩就可以了。

17世纪就有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够前卫的。这种跨界结合还有更早的呢。16世纪,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雕塑大卫。

干货分享的音效(艺术家的黑科技)(3)

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雕塑大卫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有生命力。但是,在欣赏大卫肌肉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大卫的头部和双手都特别大,跟他的身体躯干完全不是一个比例,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米开朗基罗的一个“小心机”,他利用了透视学上“上小下大”的特点,放大了大卫的头部尺寸,来增加气场,同时放大了他的双手尺寸,以表现力量感。借助“黑科技”,让英雄大卫的形象更加真实,深入人心。

内容来源:文艺之声

来源: 央视综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