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108位好汉是天上星宿转世,来世间本该有一番作为,即使打不过朝廷的正规大军,也该拼个鱼死网破,如此才不失好汉们的英雄气魄,然而众好汉们的结局却令人惋惜不已。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1)

梁山好汉们最终还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为腐朽朝廷手中的一把利刃,被派去征讨辽国、方腊等势力,结果导致众好汉们在此过程中死伤无数,梁山势力也分崩离析。

其实,好汉们的结局以悲剧收尾是命中注定的,尤其是在宋江成为梁山的首领后。梁山前中期在宋江的带领下,的确开始走上巅峰,可发展到后期,宋江却毫不掩饰地表露出自己渴望接受朝廷招安的心。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2)

而这也为好汉们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况且施耐庵在取名时,或许就已经悄悄透露出宋江是“朝廷内奸”,毕竟宋江这个名字的谐音是“宋将”,寓意是宋朝的将领,从这个名字就可看出,宋江从始至终都是忠于朝廷的。

宋江无奈上梁山

宋江的身份本是一个小小的押司,不管这个职位如何低微也算是吃朝廷俸禄的人,而在一开始,宋江就选择了包庇劫走生辰纲的晁盖、吴用等人,这明显与他忠义的名声不符,可以说宋江私放晁盖完全违背了他为人处世的原则。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3)

那宋江为何还要这样做呢?估计是为了提升名望,在私放晁盖之前,宋江的名字也就在山东、河北一带有人知道,而随着晁盖等人占据梁山并且将梁山的名号发扬出去,宋江“讲义气”的好名声也随之扩散开来,这也是他日后成为梁山之主的最大依仗。

而在私放晁盖等人之后,宋江也没有放弃押司的身份上梁山,真正迫使宋江辞去押司职位的原因,是晁盖等人上了梁山之后,给宋江送来一封感谢信以及不少金子,好巧不巧,这件事被宋江那个不守妇道的小妾阎婆惜知道了,而且她还用这封信来威胁宋江。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4)

宋江暴怒之下,一时“失手”将阎婆惜送上了西天,自知犯下了大错,成为朝廷的缉捕对象,宋江仍旧没有选择上梁山投奔晁盖,而是选择逃亡,途中也曾在清风寨暂时落脚。

当然,宋江也不是没有想过去梁山,但在半路上却得知父亲病逝的噩耗,只能回家奔丧,但他没想到这是个假消息,结果宋江被抓并判罚发配并州。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5)

在宋江被押解至并州的途中,梁山好汉们曾下山救他,但宋江的选择是去并州完成刑罚,可见此时宋江仍不想上梁山,而真正令他不得不上梁山的原因是醉酒写下了两首“反诗”,朝廷判处他死罪,实在没有活路了才不得已上了梁山。

反对招安的好汉

梁山在晁盖时期奉行的发展路线是劫富济贫,收拢人才的方式也比较粗犷,与一般匪寇没有什么不同,而宋江上梁山坐上第一把交椅后,他立即改变了这种发展思路,让梁山扛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在招贤纳士上也更加重视好汉的质量,比如关胜、董平这样的武将。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6)

随着聚齐108将以及到处“劫富”,梁山实力愈加强盛,而宋江看着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强大势力,他心中愈发渴望获得朝廷的认可,于是在重阳节的时候,宋江便借着庆祝节日的名头,召集梁山众好汉们回来参加聚会,他的目的就是试探众人对招安的想法。

于是在宴会上,宋江作诗一首来试探众好汉: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梁山好汉中的大多数人都与朝廷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们自然强烈反对接受招安,比如武松就抢先开口拒绝招安,说招安会冷了兄弟们的心,而李逵也大怒掀了桌子,大叫着“招甚鸟安!”。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7)

宋江见众人都反对自己,一时间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不过他没有对有着二龙山背景的武松下手,而是表示要将李逵推出去砍头,为何宋江对待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呢?因为李逵是宋江的忠实小弟,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他干,妥妥的工具人一个,其结局更是被宋江一杯毒酒害了性命。

可此时有大佬说话了,如果接受招安的话,还不如散伙各寻出路,这个敢提出散伙的大佬就是鲁智深,原本鲁智深就是二龙山的首领,率领二龙山众人加入梁山之后,算是与梁山成了合伙人。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8)

宋江也不愿形势大好的梁山至此分崩离析,只能好言安慰众好汉,说他这样做是为了兄弟们的前途命运,众人见他将姿态放得很低,也就不再说话,而宋江的这次试探虽然失败了,但他依旧在推行接受招安的政策,而且最后还真让他办成了招安这件事。

为何说宋江是“内奸”

宋江一意孤行接受朝廷的招安之后,梁山很快便被朝廷放在战斗的最前线,在平辽、征田虎、王庆等多次战役中,梁山好汉们一个个都很神勇,并且都在战场上活了下来,而到了征方腊的时候,兄弟们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102位好汉参战,结果仅战死的就高达59人。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9)

鲁智深听潮圆寂、武松断臂出家、林冲瘫痪……昔日风姿卓越的好汉们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感到惋惜,而宋江则获得个朝廷封赏的“楚州安抚使”职位,不过,朝廷从来没有打算放过宋江,于是赐他一杯毒酒了事,也不知此时宋江心中是否后悔。

不管宋江临终前有没有后悔,他的做法实在令人不齿,不然也不会有人说,他一直以来都是朝廷的内奸,不仅是从名字的谐音“宋将”可以看出,从他不顾反对,铁了心要接受招安也可以看出来。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10)

有人说宋江接受招安是为兄弟们着想,以梁山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与朝廷大军对抗,此举只不过是顺势而为,但以当时梁山表现出来的实力而言,朝廷想要剿灭梁山并非易事,拼死一搏未尝不能打拼出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不管怎么说,梁山好汉们的悲惨结局,宋江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他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梁山的发展方向由他掌控,宋江将他忠于朝廷、效忠皇帝的腐朽思想带到梁山,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带领将众好汉们走向一条不归路。

宋江害了梁山众兄弟(梁山老大哥宋江)(11)

结语

以施耐庵写书的本意来看,梁山起兵反抗朝廷的结局注定是个悲剧,即使没有宋江带领梁山接受招安,成为朝廷手中的利刃,最终也会在与朝廷的对抗中被消灭,不同的是,被消灭的过程会更加壮烈一些而已,所以将一切过错都安排在宋江身上,似乎也有些太过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