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的由来

人类发展之初,没有姓氏,随着人类的进化,生产及生活空间的发展,原始人族群内外交往的需要,族群一起运用的符号便出现了,这就是“姓”,而个体称号符号,便是日后所说的 “名 ” “字”“号”。

姓氏主要是因应人们区分不同族群的需求而产生,在部落中有不同部族,不同部族成员具有不同姓氏。部族成员具有血缘及姻亲关系,再者,部族内的成员多生长在同一地域,由是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环境,也构成一个特殊的社会血缘关系。为了区分不同部族中不同的成员,不同符号便出现了, 于是便出现了姓氏与名字。

陈姓家族渊源(陈姓渊源及我的家庭故事)(1)

另一方面,因为生活环境及文化改变,同一姓氏属下的族群也会流布其他地方,这样促成同一宗族,同一血缘,不同支派。华夏民族或本源自黄河一带,在上古原始人时代,多聚居在中国境内不同地域,就是今天考古学上所说中国境内多元文化源 头的观点。各族群日后多往其他地方流迁,更有不少移居东南亚,而他们多奉同一姓氏为海内外同一宗族不同支派的共同祖先。举例而言,今天海内外甚多以李为姓氏的人物及宗族,供奉老子“李耳” 为各国家及地域李氏宗族社团的开宗立族始祖。由此可见,同一姓氏可成为团结各宗族支裔及支派的力量。

今天常说“姓氏”,“姓”已见上述,那么“氏” 又是怎样发展出来的? “氏”与子女一出生就有 “姓”的情况不同。人类发展之初,出现一些为人熟 知的族群,后来因应其特性而产生了称号,如“炎帝”称为神农氏,可能因为“炎帝”此人长于农业, 后人以“神农氏”指称所属的家族和部族。如尧帝生于“陶”这个地方,其后封于“唐'故称为“陶唐氏”。

人类社会中,“姓”应是人在出生时已有的, “氏”则为人社会上成名后才具有的,故“氏” 是此人对社会、族群的贡献及与地位有关的象征符号。日后,因氏的社会意义渐渐大过姓,而且,社会人口不断增加,以社会名声及社会地位为氏的家族日渐普及,故出现了家族的后代以氏为姓的现 象。由是出现了氏族社会,同时也出现了姓、氏 存,姓、氏混用,再发展至姓、氏合二为一。今天多合称“姓氏”的现况,也就是姓即氏、氏即姓的现象。

此外,远古时代,首先出现的是母系社会,婚姻情况为对偶形态,也就是一位女子和一个男子在一定时期内,各自从一群男子或一群女子中选择一位主夫或主妻,也有除了主夫或主妻以外的其他性关系,此时也是“姓”产生的时代。母系社会的姓, 从母不从父,血统以母系为依归,也出现了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故华夏民族中的姓,多从 “女”偏旁,如姒、姬、姜等。后来,由于男性取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故氏族部落进入父系社会,姓氏制度也由从母不从父,渐渐成为从父不从母,更带出了父系中的辈分排列问题、亲属姓名避讳课题, 及已婚女子的姓氏问题。

二、陈姓来源

陈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当天子之前,尧把他的两个女儿人嫁给了舜,并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于是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找到当时舜帝的后代妫满,把大女儿嫁给他,封他在陈, 建立了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了许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陈胡公、胡公满。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陈姓家族渊源(陈姓渊源及我的家庭故事)(2)

先秦时期,陈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安徽、湖北地区,秦汉时期,陈姓的足迹已踏上了湖南、江苏、山西、山东。

西晋末年,中原动荡,居民纷纷南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已经是陈姓主要的迁回迁移的地区。同时,中原地区大姓林、黄、陈、郑率先进入了福建,到南朝时,陈姓已经成为福建的四大姓之一,主要是颍川派陈宸的后裔。陈宸十世孙陈霸先,到南京建立陈朝,史称陈武帝,南朝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子孙遍布长江与珠江之间,为陈姓在东南地区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唐朝初,以河南固始人为主力,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攻入福建,祖孙四代一直任漳州地区的行政长官,后人尊陈元光为“开漳圣王”,其后裔成为闽、粤、台地区和南阳诸岛陈姓的主要派系。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了闽国,大批中原陈姓再一次移民福建,从此,陈姓成了东南地区的第一大姓。

宋朝时期,陈姓大约有30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9%,为宋朝第六大姓。陈姓第一大省是福建,约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20.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西、浙江、四川四省,大约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河南、广东、江苏、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6%。全国形成了以闽粤赣湘、苏浙、四川、河南为中心的四大块陈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陈姓大约有4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5%,为明朝第四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陈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纯增长率高达4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四省,大约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55.4%,其次分布于广东、安徽、山东、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4.6%。浙江为陈姓第一大省约占陈姓总人口的20%。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皖鲁、赣闽粤湘两大块陈姓人口聚集地区,陈姓聚集重心开始裂解,向东、向南分离。

历史上陈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西汉名相陈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唐朝诗人陈陶;南宋思想家陈亮;明朝画家陈洪绶;近代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老陈云,元帅陈毅,数学家陈景润,历史学家陈寅恪、陈述、陈垣等等。

三、陈姓现状

据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陈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户籍人口数量达0.633亿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该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陈姓家族渊源(陈姓渊源及我的家庭故事)(3)

四、家庭渊源

我爸爸与共和国同龄,幼时从湘潭移民至岳阳一个农垦农场。老爸幼年丧父,是奶奶一手抚养长大,祖辈皆是贫雇农,因经济原因,读书仅仅读到小学五年级。13岁开始做工,稍长跟随一亲戚学习算账记工分。年少好学,勤劳肯干,渐渐崭露头角,开始在生产队当记工员,后来学习会计,打得一手好算盘。
接下来调到分场当会计,组织安排到长沙学习,虽然文化底子薄,但刻苦钻研,获得优异成绩。第一张照片便是老爸在长沙学习期间拍的,是不是很帅啊?

陈姓家族渊源(陈姓渊源及我的家庭故事)(4)

再后来,老爸调到总场,一路努力拼搏,转干,当上审计科长、财务科长。当审计科长期间,老爸经常审查基层单位的账目,查出不少问题。在财务科期间,总是记得老爸到了年终决算的时候,天天晚上加班,每一个单位上报的资料汇总以后必须分毫不差,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老爸颈椎、腰椎都有问题。
好在退休后,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对智能手机上瘾,玩微信,网上下棋,废寝忘食。希望老爸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近日我从网上查到了我家族谱,我属于中湘白吒陈氏德星堂后人,字辈排行如下:“世守祖训,茂本培元,家声克振,令德方新,笃生吉士,秀启贤昆,泽傅仁里,庆集义门,五伦有叙,奕代相亲”。

陈姓家族渊源(陈姓渊源及我的家庭故事)(5)

我爸属于培字辈,我属于元字辈,我就是按照这个线索找到陈家宗祠族谱的。

头条正好有一个中华姓氏活动,于是参与一下,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另外我老婆姓周,周姓也是大姓。她家祖先是周敦颐,《爱莲说》的作者,南宋理学家。

陈姓家族渊源(陈姓渊源及我的家庭故事)(6)

陈姓家族渊源(陈姓渊源及我的家庭故事)(7)

前几年在网上认识一个周姓网友,深入交流后发现他和老婆是一个宗祠的,同宗同组,而且字辈完全一样,都是“明”字辈,哎,世界还真是小啊!

陈姓家族渊源(陈姓渊源及我的家庭故事)(8)

平时找找家里的姓氏来源,查查族谱,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人渊源,你会发现这将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