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一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守法循理的官吏”,即官员遵守法度,依照道理或遵循规律办事史书中有诸多有关循吏的记载,但关于循吏的标准和特点,相关记载并非完全一致,或关涉品格,或关涉能力,并不仅限于“守法循理”清诸帝熟稔中国古代的吏治,也深知循吏对治国安民的重要性,嘉庆帝曾言:“国家亲民之官,首重循吏”清朝的循吏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清朝酷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清朝酷吏
“循吏”一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守法循理的官吏”,即官员遵守法度,依照道理或遵循规律办事。史书中有诸多有关循吏的记载,但关于循吏的标准和特点,相关记载并非完全一致,或关涉品格,或关涉能力,并不仅限于“守法循理”。清诸帝熟稔中国古代的吏治,也深知循吏对治国安民的重要性,嘉庆帝曾言:“国家亲民之官,首重循吏。”清朝的循吏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爱民,且源自本心而非政绩。在清朝皇帝眼中,爱民、亲民是循吏的重要特征。雍正五年,雍正帝说道:“古之称循吏者……以至诚恻怛之实心,尽父母斯民之实政。”在他看来,循吏对百姓是发自内心的恻隐和怜爱之心,并以父母之仁心施政,让百姓得到实惠。乾隆二年,乾隆皇帝评价当时地方督抚的表现,认为重视财政及司法事宜的督抚并不少见,但这些人的施政动机往往是“自顾考成”(官员考核),考虑自己的政绩和升迁,而“以爱养百姓为心、留意于稼穑桑麻如古循吏所为者,益不可得”。乾隆帝认为循吏关心百姓民生是发自内心,且需留意生产,抓住保障民生的根本,因此他勉励地方大员“刻刻以民生利赖为先图”。地方官是否爱民、是否为循吏,最有发言权的并不是皇帝和吏部,而是其所治区域的百姓。嘉庆四年,山东菏泽知县程良傅因未完成地方赋税征收指标,将被按例参革,地方百姓听闻此情,纷纷吁请留任该官,且“众口一辞,洵称良吏”。经查证,程良傅之所以为未完成赋税指标,源于“采买河工秸料,拨运赈谷脚价,未经报销,不能赴藩库领回”,并非私自挪用或不尽责。此外,程良傅在地方于“差徭并无扰累”且“体恤民隐”,无失职或扰民之举。嘉庆帝分析程良傅之所以险些被参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程良傅质朴不取巧,不是“工于逢迎上司、巧取殃民之员”,因此命程良傅留任菏泽,并强调“此系朕特奖安分循吏”。
为官办事公正、清正廉洁。循吏在百姓心中的威信或声誉,同循吏自身公正办事联系密切。乾隆十二年,乾隆帝提到古代循吏“使人爱之如父母”,而百姓之所以爱之如父母,“良由威信所孚”,即地方官自身的威信和声誉使然。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威信或声誉呢?乾隆帝认为,一是“铢两之奸,无不洞烛”,能够及时察觉社会上存在的轻微不法事,防止问题扩大化;二是“法立令行,心悦诚服”,即依法办事,公正办事,以此来获得百姓的认可;三是要有去除积弊的决心和意志,如将地方对百姓的需索等“向所习为固然者厘剔殆尽”。此外,洁己奉公亦是循吏的重要特征。嘉庆十四年,江苏淮安发生了一起新科进士李毓昌在查赈过程中自缢而亡的疑案,后经嘉庆帝亲自过问,真相得以大白。当时,李毓昌在淮安查出地方官虚报赈灾户数、贪污赈灾款,且面对地方官的行贿和利诱时“不肯扶同捏饰侵赈”,坚持上报总督,最终招来杀身之祸。地方官勾结李毓昌的随从杀死了李毓昌,并伪造了其自缢而死的现场假象。此案被嘉庆帝认为“似此惨遭奇冤,实从来所未有”。后来,嘉庆帝在命人处理案件相关人等的同时,为李毓昌正名,提到“俾循吏清风,勒诸贞珉,用垂不朽”。在嘉庆帝看来,清正廉洁是循吏的一大特征。
为政惠民、体察民情民隐。循吏当惠民,而惠民的方式之一便是与民休息不折腾。乾隆帝认为循吏为官不折腾,施政不耍花腔,风格朴实。乾隆八年,广西巡抚杨锡绂上奏提到永宁州知州董天良为官“朴实无华,视民如子”,乾隆帝认为“此等循吏应使久于其任,与民休息,方有实济”。董天良因为关心百姓,乾隆帝故决定将其留任该州,以让当地百姓获得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此外,循吏当体察民情和民隐。乾隆帝认为,地方官对民情的体察不能仅靠下级的汇报。乾隆十二年,乾隆帝以当时督抚上报各地米价情况为例,一方面强调了上报米价的重要性,即“开报米粮价值,用以验年时之丰歉,审民食之盈虚”,用来印证丰收与否和判断民生好坏。另一方面,提到地方督抚上报的米价报表有诸多离谱之处,如报表中的各州县“竟无价贱之处”,乾隆帝认为这是地方督抚放任州县官员乱报数据,“奏报稍有不实,则民生之盈绌,必致壅于上闻”,导致国家无法精准应对民情。因此,乾隆帝提到“古太师陈物价以观民风,汉刺史问羊得马……传称循吏”,乾隆帝认为循吏要有体察地方民情的能力,避免上下信息堵塞,地方政情上达失真。嘉庆帝也曾提到循吏与惠民的关系,“必其惠爱及民,于境内兴举教化,使士民爱如父母、敬如师保者,方不愧循吏之称”,虽然讲惠民与教化并举,但惠民在前。
尽管西汉之后的后世诸朝君臣对循吏的标准认知并非完全一致,但爱民、惠民往往被视为循吏的重要特点。明宣宗在阅读《汉书》时曾感叹,西汉循吏只不过是做了兴教育、劝农桑等职内之事,“非有奇才异能”,为何这些人会载入史册而流传千古呢?他认为循吏之所以为循吏,是源于他们在施政中恪尽职守、与民休息,与那些虽有政绩但“尚威严以为治者”不同,因此明宣宗认为选任地方官,要力争“用天下之善士”。曾国藩也曾评价历代对循吏的认知,他认为西汉时的循吏标准是在施政过程中做到令行禁止,以及懂得为人处世的要领和道理。但包括清朝在内的后世君臣,对循吏的认知与西汉时不同,“专尚慈惠,或以煦煦为仁者当之”。可知,是否爱民和惠民是时人界定循吏的重要乃至首要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