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中国教育史的时候,自然而然是绕不过蔡元培这位五星级的教育家的。他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在我们教育学考研中,他也是重点考察对象。今天,学姐就和你们一起深入了解蔡元培先生~
一:生平简介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民主主义教育家,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担任北大校长,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他也为发展中国的新教育,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实践五阶段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前:成立“中国教育会”,组建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
第二阶段: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第一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奠定民国教育的基本规模。
第三阶段:再赴欧洲,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第四阶段:任北大校长,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大成为近代新式大学。
第五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提出大学区与大学院的改革思想。
三:“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一)简介: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教育方针。
二)目的: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三)内容:
1.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式,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张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历史地理等。他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
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就是完全人格之本。他主张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
4.美育:蔡元培主张用美育代替宗教教育,用正确的审美代替宗教的审美,达到净化人心灵的目的。
5.世界观教育:蔡元培的最高教育理想,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刚刚拜托封建制度,民智未开。因此,世界观教育没有实施。
四)关系:五育并举,不使偏废。
五)影响:
积极方面:
1.教育方针符合当时的历史要求,在教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
2.符合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不足之处:他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在具体解释各种教育不免掺杂某些唯心主义的色彩。
四:改革北大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1.学生观念:1)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生来此求学的目的是为研究学问,而非做官。
2)砥砺德行:要求学生谨严品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并且还要“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
3)敬爱师长
2. 教师队伍:延聘有积学热心的教员,学诣第一。
3.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激发师生研究兴趣。
4. 创办学会,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
二)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 教师聘任:学诣为主,不论出身,网罗众家,百家争鸣。
2. 开创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
3. 建立旁听生制度,学术活动向社会开放。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目的:把学校交给真正懂教育的人,希望教育学术化。
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局面。突出文理两科的地位,强调基础理论地位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文理相互沟通,相互渗透。
3.改年级制为选课制,学分制。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五) 评价
1.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里程碑
2.北大不仅包容资产阶级思想,也成为宣传无产阶级的讲台,后来还成为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影响深远,其影响远超出教育领域 。
五:教育独立思想
一)简介/背景:民国军阀混战,政权不稳定,为了维持教育的正常运转。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教会学校用宗教诱惑未成年学生,去信仰他们的基督教,侵犯中国的人权。
二)内容:
1.教育经费独立:教育经费单独于其他费用,不得挪用。
2.教育学术,内容独立:自由编辑教科书
3.教育行政独立:教育不应该由政党来管理,应该把教育事业完全交与教育家。
4.教育独立于宗教而存在。
三)评价
积极方面:1.在当时,教育独立思想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是对当时社会的无奈反抗。
2.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
局限之处:教育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治,政党,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六:大学院与大学区制
一)简介:蔡元培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效仿法国而建立的教育制度。
二)内容:
1.大学院:中央设立大学院,是全国最高的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主管全国教育。
2.大学区:全国划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负责大学区学术,教育行政的事务。
三)失败原因/评价:
1.理想过高,期望教育学术化反而使教育学术官僚化。
2.忽视中小学的需要,遭到强烈反对。
3.忽略中国的国情,是一场失败的教育管理改革实践。
更多内容学姐放在公众号【311逃跑学姐】里啦~欢迎大家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