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朵玉娇 周金标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17日下午,在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大讲堂”活动现场,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文史馆馆员凌宇与职院大一的师生开展了以“沈从文及他的《边城》”为主题的读书讲座,并取得圆满成功。

边城现实意义微写作(阅读经典激励人生)(1)

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州委主委刘小刚致辞

曾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学习并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新时代一个重要的主题!“文化大讲堂”的举办,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学院和社会浓郁读书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学生和有识青年热爱学习,乐观生活,勇于拼搏进取,实现人生价值。

凌宇教授在讲座中深刻的分析了《边城》的思想情感内涵。

《边城》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文学经典,是一部十分精致,美到极致的卓越的艺术品。其言论呈现给读者以“现实与梦“水乳交融的结合(沈从文语),通过小说中人物情感脉络寄寓对自我与湘西少数民族命运的沉痛感慨达到的深度(朱光潜语),人物内心刻画的精彩传神(曾有一位女读者说,沈从文是一个男人,却对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却那样体察入微,真让人难以置信。因为翠翠的心理状态,我们也曾经历过),作品所营造的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以及由小说的开头主体部分到结尾形成的环环相扣的连轴画卷感,或者如汪曾祺所说,边城如画肪笙歌,从远处来,过近处,再到远处去。读完《边城》,掩卷沉思,仍觉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边城现实意义微写作(阅读经典激励人生)(2)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延敏讲话

《边城》有一个十分精彩的结尾: 在边城发生的那一场认识牵连尘埃落定,老船夫猝然死去,二佬傩送独自驾船远行,翠翠在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独自留守在渡口,等候二佬的回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样的结尾,既不是传统小说的大团圆式的结尾,也不是纯粹的悲剧性的结局。就翠翠和二佬的爱情关系而言,可以说是希望和绝望并存。但是,不论如何,翠翠仍然矢志不移,坚持着她的边城守望一一不改初衷,勿问西东。

《边城》通过翠翠这一人物形象,她所要守望的是什么?就故事的表层意旨来看,是守望驾船远行的二佬的归来。但作为文字作品的特有意象,渡口守望,还有其深层的意旨,那么这意旨究竟是什么?

先听沈从文1934年返乡之行所发的感慨:

民国二十三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京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经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那点堕落趋势。最明显的是,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

边城现实意义微写作(阅读经典激励人生)(3)

凌宇教授

重读这段感言,凌宇不由想起去年冬天,他和湘西州文联黄叶主席一起到福建武夷山,写过一首词。这首词叫《永遇乐•武夷山抒怀》:

九曲溪边,蓦然又见,朱子行处。磐石清流,紫阳嘉树。心性儒经注,莘莘学子,寒灯残月,犹听晨钟暮鼓,记当时,诗朋文友,风云几番吞吐。

流年似水,可怜时下,灵府荒芜如许。络绎人流,附山行嶬,踉跄天游路。武夷精舍,门庭罗雀,珠玉自当尘上。仰无问,天柱折矣,又谁可补?

对民族精神,道德层面忧虑,和沈从文先生当年重返湘西的忧虑产生了共鸣。《边城》问世至今已经84年,而民族精神、道德层面所呈现的境况与危机,似乎又回到了沈从文当年观察的原点,这不能不让人感慨系之。

《边城》结尾的守望意象,所守望的正是民族品德的重造与回归。这并非我们给《边城》附加的一种牵强附会的解释,而是《边城》所述人事演绎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回到《边城》文章叙事本身。

《边城》叙述的,是一个关于二佬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故事。整个故事有两大情节链,两大情节链形成了两个叙事序列。

一是围绕二佬——翠翠——大佬三人关系而展开的故事情节链。其中,内涵的矛盾对立项是车路——马路(两种完全异质的婚恋形态)车路:封建婚恋形态,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由双方父母做主。马路:前封建社会的原始婚恋形态,依旧保留在苗族聚居区,其本质是男女婚恋自由,通过对歌选择婚恋对象,一切由当事男女自己做主。

二是围绕团总女儿——傩送——翠翠三人关系而展开。其中,矛盾对立项是碾坊——渡船。碾坊是团总女儿身份的象征,一座新碾坊一年的收益顶十个长工干一年;渡船则是翠翠的身份象征,这条渡船还是边城的公益财产,并非翠翠家所有。杨马兵:“翠翠乖巧能干,将来谁得到她是谁的福气。”老船夫回答说:“什么福气:又无碾坊做陪嫁,一个光人。” (湘西方言:光人即光身一人,什么身外之物也没有。)对二佬而言,选择渡船则是选择心中的爱,这里有爱而无钱财;选择碾坊,便是眼里只有钱财而弃爱意。二佬最终的选择是拒绝碾坊,并坚信自己应该得到的只是一条渡船。

边城现实意义微写作(阅读经典激励人生)(4)

湘西飞扬101电台董事长吴铁川现场朗读《边城》片段

既然二佬与翠翠真心相爱,在二十世纪初叶的边城社会里,又尚来确立起父母强行干涉儿女婚事的威权——即封建婚恋体制尚未完全确立,为何最终却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回答这个问题,需留意小说的几处相关细节描写。

顺顺对二人婚事的态度。其一,是龙舟竞赛那天,顺顺家请来了两家客人,一家正团总家母女,一家是翠翠与老船夫。客人到后,团总家母女二人被安排在家中最好的地方,翠翠则被安排在团总家母女的旁边。其二,是二佬的出走。二佬为何出走?是与他父亲吵了一架后赌气出走的,吵架的缘由是顺顺逼二佬在翠翠与团总女儿的婚事上表态。

龙舟竞赛时,几位乡村妇人对二佬面临的两种选择的议论。一位女人说:“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另一位女人不同意她的看法,“那谁知道,横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

这场乡下妇人的对话,显示出边城社会价值形态的典型症候。一面是原始乡村古朴的人生价值选择: 渡船不会不如碾坊;一面是相对于原始乡村的“现代”的人生价值选择:“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

边城现实意义微写作(阅读经典激励人生)(5)

职院学生与凌宇教授互动

正是这种无形的唯实唯利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其中兴风作浪,最终形成了《边城》故事的结局。《边城》守望的,是在唯实唯利和人生观蚕食人性的二十世纪初叶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渴望不为利玷、不为物驭的属人的爱的同归,属人的本性的复归,这也正是小说结尾边城白塔的坍塌与重建的寓意所在,也是《边城》故事层面所显示的主题指向。

然而,《边城》还有着超越故事本身层面的更大的思想情感寄托。这需要从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谈起。

一是老船夫形象。老船夫堪称是老湘西之子,在他身上延续着老湘西的全部美德。朴实、善良、诚实、睿智、(并非那种因饱读诗书形成的知识型睿智,而是一种历经世事沧桑而形成的经验型的聪明与智慧)重情重义,尤其是对儿孙辈深入骨髓的关爱,对人生命运的令人心痛的忧患意识。同时,又带有因为知识理性的缺失所形成的保守习性与对人生命运的无从自主把握。“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时时流露出对造化弄人造成的不公平命运的无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的那种不为人理解的孤独感。

二是翠翠形象。沈从文是塑造乡村少女形象的高手,同《长河》一样,翠翠是沈从文湘西之思的一种理想生命形态。这种生命形态不同于沈从文笔下其他少女形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自已人生命运的自主把握。翠翠在爷爷猝死、二佬出走之后,独自守候在渡口,等待二佬的归来。不忘初衷、信守本来,勿问东西。对翠翠形象的这种理想主义的寄托,源于沈从文对乡下人现实的自在的生命状态的反思。

边城现实意义微写作(阅读经典激励人生)(6)

活动现场

正是在老船夫和翠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情感演泽中,融入了沈从文对自己人生经历与湘西少数民族命运的沉痛悲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边城》又是一部象征的抒情的作品。

综上所述,《边城》的思想情感内涵,触及到的是对湘西民族的再认识与对民族的品德重造的渴望。这两个问题又有着文化学上的内在关联,民族品德的重造的文化资源何在?沈从文正是在老乡村保留的朴素人性美那里找到了资源。原始朴素的人性美与生命的独立自主的现代意识,应该成为重造的民族品德的两大精神支柱。

在《边城》题记上,曾提起一个问题,即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青人的血液里或梦里。相宜的环境中,便可能唤起年青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边城》所关注的民族品德重造问题,恰恰是二十世纪严峻的中国问题(二十世纪到今天,中国在政治、经济层面的问题是救亡图存和治穷,在精神、文化层面,则是民族品德的重造)。这一严峻的中国问题,到了今天,变得愈发严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培养出的唯实唯利的人生观全面腐蚀人的心灵,全民道德底线全面失守)。今天重读《边城》,便益发感到了沈从文《边城》里的忧患意识的价值与意义。

演讲结束后,活动现场很多同学都积极发言与凌宇教授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边城现实意义微写作(阅读经典激励人生)(7)

合影

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州委主委刘小刚,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延敏出席活动并讲话。湘西州侨联主席沈卫军,民盟湘西州委专职副主委杨艳妮,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处处长曾翠林,湘西州委台办副主任彭大为,团结报社湘西网总编岳跃强,湘西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欧阳文章,湘西飞扬101电台董事长吴铁川,湘西金成混凝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井昀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民盟湘西自治州委员会,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民盟湘西职院总支、湘西职院宣传处承办,湘西州侨联、湘西州金成混凝士有限公司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