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起名对一个企业未来发展而言,是品牌在发现阶段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步,这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还关系到企业所经营的产品投放市场后,消费者对本企业的认可度。名字有的时候比企业重要,slogan可以更换,产品可以迭代,甚至CEO都可更换,唯独名字:一旦推出很难更改!

接下来我们讨论,怎样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好名字。

公司企业起名思路(创业公司起名手册)(1)

1)起一个好的名字有多重要呢?

先举个例子,下面列举几家建筑行业的名字,各位感受一下。

瓷惠到家 梅克伦堡 法蒂纳 佰宜杰 铂尔菲 罗浮威尔 京士顿山 思格特 玛奇朵 伯戈斯 欧铂雅 塞丽雅

现在,闭上眼睛停顿5秒钟,你能想起来几个名字?

我想大概率大家应该是完全记不得任何一家,最多可能只记得玛奇朵,也是因为有种咖啡叫焦糖玛奇朵。

人们陷于忙碌的生活中,每天的信息过多,以至大家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去记别的东西,无论什么行业,如果一个很传统的名字一闪而过,是根本留不下印象的。

普通名字与有特色的名字之间相差 17 倍的记忆量。

除了记忆量,品牌名的形象感也特别重要。不少公司起名都爱用名词,比如苹果,瓜子二手车,奶茶妹妹,三只松鼠,小米手机。举个例子,斑马精酿。为什么呢,以斑马精酿为例,它的创始人亚东曾经说过,斑马的形象识别度是很高的,黑白相间的条纹,不需要看见就可以在大脑里浮现出来。当你每天过斑马线的时候,会在潜意识里产生对斑马的联想和强化品牌记忆,语言的钉子和视觉的锤子会让你对品牌印象更加深刻。

再一个优秀的要点就是好记,自带流量,加联想力。这一点很简单,比如,叫个鸭子是外卖烤鸭的,叫了只鸡是外卖炸鸡的,维多利亚的秘密是卖时尚内衣的。像韩寒开的一家饭店叫“很高兴遇见你”,未见其店,光一个名字,已乘风破浪,先声夺人。

公司企业起名思路(创业公司起名手册)(2)

2)接下来说说有什么好的起名方式

起名字可以从以下3个步骤着手:

1、对自己产品、所在行业、用户痛点深度剖析

取名字时,我自己的思考是去研究产品的本质是什么,身上有什么独特卖点,以及产品的延伸服务。用户对你的心理认知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拿没想稻来举例,没想稻是一个大米品牌,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销量一直很不错。它名字里的“稻”字是稻子的稻,但听上去意思就是“没想到”。它起这个名字是想强调,市场上五常大米 90% 都是掺假的,那么没想稻的核心价值就是真的五常大米。这个卖点其实也挺搞笑的,就是没想到我们是真的卖五常大米。

「没想稻,你是这样的大米。」这是它第一阶段的 slogan。在第二阶段传播的时候它用到了另一句文案「没想稻,能让宝宝多吃碗饭」,结果发现妈妈对这个产品的认可度非常高。

要有洞察。洞察是名字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有趣就只是逗比。

2、逼死自己和小伙伴

就是要大家开脑洞。在公司里老板去给大家去讲解品牌、产品核心卖点等等细节,然后每个人去回去想10 个名字。

想名字的过程可以用一些工具:百度、微博、大众点评、简书、片刻、MONO、一个、花瓣等文艺app,查询好的关键词进行联想。或者是通过产品定位,查找用户习惯及口头禅进行联想,比如:滴滴、去哪儿、叫个鸭子、没想稻、淘宝、什么值得买、今日头条等等。

总之限定时间1天,每个人去回去想 10 个名字。如果团队有10个人,第二天就有100个名字可以讨论,然后再进行思维扩散、评估和筛选。不断重复,直到你找到一个名字,有“就是它了”的这种感觉。

3、真实目标用户测试

起完名字之后一定要去测试,看大家的反应。找目标受众,至少要100人起, 按照年龄、性别、行业分开测试,测试过程不要刻意引导,要做到客观、事实求是。

如果你的产品是消费品,有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是做医疗美容,偏韩国日本一点可能会好一点。因为用户认知会觉得这两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会比较专业和权威。总之,名字好不好用户说了算。

公司企业起名思路(创业公司起名手册)(3)

3)为什么这些方式能够切实起效?

上面3种方式其实都透漏着一个重点,那就是传播。

而传播属性,是一个让你可以赢在起跑线的超级属性。

互联网圈曾经被一家名叫「宝鸡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带领下会创造生命的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刷屏了。一间四线城市的创业公司,仅靠名字躺刷了北上广深。最重要的点,就是不论这个名字好与坏,难记不难记,它都具有了强大的传播属性。

品牌需要的是能够强化其语言定位概念的视觉。创业公司本身起步就难,利用好名字,让自己的IP,达到病毒式传播,才是打好创业开头的第一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