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芯线的压降与其电阻有关。

其电阻计算公式:

20℃时:17.5÷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

75℃时:21.7÷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

其压降计算公式(按欧姆定律):V=R×A

线损是与其使用的压降、电流有关。

其线损计算公式: P=V×A

P-线损功率(瓦特) V-压降值(伏特) A-线电流(安培)

二、铜芯线电源线电流计算法

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

三、铜芯线与铝芯线的电流对比法

六、铜铝线每千米对应电阻

1、标称截面积/ (铜芯线)

铜线截面积

对应电阻 (Ώ/Km)

1.0mm2

17.5

1.5mm2

11.7

2.5mm2

7.00

4mm2

4.38

6mm2

2.92

10mm2

1.75

16mm2

1.10

25mm2

0.7

35mm2

0.5

50mm2

0.35

70mm2

0.25

95mm2

0.194

120mm2

0.146

150mm2

0.117

2、标称截面积/ (铝芯线)

铝线截面积

对应电阻 (Ώ/Km)

1.0mm2

28.3

1.5mm2

18.9

2.5mm2

11.32

4mm2

7.1

6mm2

4.72

10mm2

2.83

16mm2

1.77

25mm2

1.13

35mm2

0.81

50mm2

0.57

70mm2

0.41

95mm2

0.314

120mm2

0.24

150mm2

0.19

电阻公式:

压降=2X电阻X设备总电流-交流电压=设备供电电压

R=p*l/s

p—电阻率查表求;

l—电阻长度;

s—与电流垂直的电阻截面面积

两个电阻R串联会变大,成为2R,意味着长度增加1倍,电阻值增加1倍,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两个电阻R并联,1/2R,横截面积增加1倍,电阻值变为1/2,电阻与截面积成反比。

因此

R=pl/S. p=RS/l

金属丝就是一根水管,电流就是水管里的小鱼,当水管长时鱼就感觉从这端到那端阻力很大很困难,当然管子越细(截面小)感觉也越运动到另一端更困难。电阻率就是水对鱼的阻力这个性质的常数,无论你管子多长或者多细,水对鱼(电子)的阻力同类水的管子是一样的 铜的电阻率0.0175,铝的电阻率0.026。从载流量上来讲,4平方铜相当于铝线4*0.026/0.0175=4*1.485=5.94平方。

但由于铝的耐热性比铜差,所以4平方铜线可用电流能超过6平方铝线。

10平方两芯电缆,温度20时允许载流量为75A,电压降为4.67MV/米 在220V电压下可以带动16.5KW以内的电器截面1平方毫米长度1米的铜芯线在20摄氏度时电阻为0.018欧,R=P*L/S(P电阻系数.L长度米.S截面平方毫米)电阻为0.72欧。

220V电压下线损的计算为:

P=I2R (p损失功率W,i设备电流,r电缆电阻)

设工作时设备电流为50A,则损失功率为50*2*0.72=72W。

电阻率应为

p=0.0175欧.mm^2/m =1.75*10^-8欧.m

L=6000mm=6m,S=6mm^2

R=pL/S=0.0175*6/6=0.0175欧

R=PL/S

R是电阻(单位是Ω),P是该种材料的电阻率(铜的电阻率为0.0175 ),L是导体在电流方向上的长度(单位是米m),S是导体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重量用M=PV来计算,M是重量(单位是kg千克)P是密度(铜的密度=8.9×10³千克/立方米)V是体积(单位是立方米)。

七、举例说明

若500W的功率用多少平方的线缆了??这个计算公式是什么

这要看你用三相还是单相。

单相按P=UI

三相按P=1.732*UI

假设你是单相:P=UI I=P/U=500/220=2.27 安

假设你是三相 : P=1.732UI I=P/1.732U=500/1.732*380=0.75安

压降=电流*导线电阻

导线电阻=(导线长度*电阻率)/导线截面积

电流=用电功率/用电电压

铜的电阻率=1.75*10-8次方欧.米

1.5平方的铜线就是1.5mm2截面积的铜线,这样2000m长的铜线电阻(常温)为:

(2000m*1.75*10-8次方欧.m)/1.5*10-6次方m2 =23.33欧姆

这样如果你导线上通过1A的电流,则压降为23.3V。

也就每平方米对电压压降为0.0024mv。

假如你用电电器额定功率为1千瓦,额度工作电压为220V,则用这样的导线的话,压降为:71.5V (约有三分之一的电能都浪费到导线上了) 假如你接了个100瓦的功率,则压降为:10.1V (基本可以忽略了,不影响电器正常工作)

所以建议使用功率不要超过200W为好,超过200W了,你用电电器上的实际电压将低于200V。



分3档计算,说明负载情况,以电机为负载行算。

❶ 电线长度:L=400米,

电机功率:15kw+12kw+18kw=45KW,

电流:I≈90A,铜线截面:S=25平方,

铜线电阻率:ρ=0.0172

求400米距离线阻(单线)

R=ρ×(L/S)=0.0172×(400/25)≈0.275(Ω)

求400米距离电压降(单线): U=RI=0.275×90≈25(V)

该段线电压为:

380-25×2(双线)=330(V)

❷ 电线长度:L=600-400=200米,

电机功率:12kw+18kw=30KW,I≈60A

求200米距离线阻(单线):

R=ρ×(L/S)=0.0172×(200/25)≈0.138(Ω)

求200米距离电压降(单线)

U=RI=0.138×60≈8(V)

该段线电压为:

380-(25+8)×2=314(V)

❸电线长度:L=700-600-400=100米,

电机功率:18KW,

I≈36A

求100米距离线阻(单线):

R=ρ×(L/S)=0.0172×(100/25)≈0.069(Ω)

求100米距离电压降(单线):

U=RI=0.069×36≈2.5(V)

末端电压为:

380-(25+8+2.5)×2=309(V)



如果用4平方(mm)铜线,线长:200m.(三相四线)。那么30日线的耗电有多少? 6平方(mm)的线又是多少?

1平方毫米等于1/1000000 平方米

(1平方毫米=0.01平方厘米=0.0001平方分米=0.0000 01平方米,1毫米=1/1000米

1平方毫米=1/(1000*1000)平方米 )

物体电阻公式:

R=ρL/S

式中:

R为物体的电阻(欧姆);

ρ为物质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Ω. mm²/m)。

L为长度,单位为米(m)

S为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m²)

欧姆定律(I=U/R)

电线上的电压降等于电线中的电流与电线电阻的乘积(U=I*R)

功率计算公式P=U²/R(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纯银线在0℃的电阻率是0.016 Ω.mm²/m(欧姆米 ), 纯铜线在0℃时的电阻率是0.0175 Ω.mm²/m(欧姆米),电阻温度系数是0.00393/℃。 纯铝线在0℃的电阻率是0.0283 Ω.mm²/m(欧姆米),

ρ=ρo(1 a*t)

式中

ρ——在t摄氏度时的电阻率

ρo——在0℃时的电阻率

t——温度

纯铜线在21℃度时的电阻率 =0.0175(1 0.00393*21)=0.0189 Ω.mm²/m) R=0.0175X200/4=0.875欧姆

30日的耗电量,如果是220V的电压,那么先要求出功率 P=U²/R=220²/0.875=55.314W

(这种状态是电线直接构成回路,也就是说不接任何家用电器。如果真这么做空开会直接跳闸!)

55.314X30X24÷1000=39.826度 (1度电=1千瓦时)

电压损失=∑(P*L)/(C*S)

P:电路总功率(KW) L:电源距负荷的距离(m) C:材料系数 (380V时,铜取77,铝46.3;220V时,铜取12.8,铝取7.75) S:导线截面积(mm)

八、不同温度电阻率

0.035截面积允许流过的电流(最全电缆直径和电缆流过电流计算以及对照表)(1)

几种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1)银 1.65(欧) × 10-8(米)

(2)铜 1.75 × 10-8

(3)铝 2.83 × 10-8

(4)钨 5.48 × 10-8

(5)铁 9.78 × 10-8

(6)铂 2.22 × 10-7

(7)锰铜 4.4 × 10-7

(8)汞 9.6 × 10-7

(9)康铜 5.0 × 10-7

(10)镍铬合金 1.0 × 10-6

(11)铁铬铝合金1.4 × 10-6

(12)铝镍铁合金1.6 × 10-6

(13)石墨(8~13)×10-6

0.035截面积允许流过的电流(最全电缆直径和电缆流过电流计算以及对照表)(2)

0.035截面积允许流过的电流(最全电缆直径和电缆流过电流计算以及对照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