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位直接关系到钓点,是钓鱼公认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野钓桦尖、湾子等结合实际天气和鱼种的钓位选法,许多钓友耳熟能详。但是说到另一个最常见的坑塘选位,恐怕就没几个人能说出哪个钓位最合适了,尤其四边规整、整齐划一的钓场。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规整的坑塘如何初步快速选择钓位的问题。

一直的池钓最多的是竞技和黑坑,这我一直提醒身边的钓友一定要理智。这个“理智”首先是不要冒然前往,而是要做够“功课”。如今的黑坑为例,众所周知,好的饵料不如好的钓法,好的钓法不如好的钓位。好的钓位就像敲门砖,打开了门才有钓技和饵料更好的使用空间。竞技钓鱼表现的更充分,位置更是随着场次变换的——坐在快鱼区怎么钓、坐在慢鱼区怎么钓、做到死位怎么钓。。。其实,都有合理的应变对策的,这更是反向理解钓位的重要性。针对快慢鱼区施钓,咱们回头单开话题来说。

野钓如何正确选择钓位图解(钓位选中间还是大边)(1)

长钓腰,方钓角,“俩眼一抹黑”时候最有效

黑坑为例,常见都是典型的放钓鱼池,而且大多都修整的很规矩。抽到个靠前可选号,可是坐哪儿呢?偏坑的地方倒还好说,直接奔一号位,但现在许多黑坑出鱼钓位不太固定。尤其前期功课没有做好,或者出钓一个刚开的黑坑。在这些“不明”之下,可以遵照“ 长钓腰,方钓角”这个原则,因为一般能够保险系数大一些。这个原理考虑的是在鱼正常开口和洄游的时候,根据鱼池的形状,这些地方是鱼的必经之处和最爱存鱼的地方。但是注意前提,那就是“正常”。这是常见中间钓位相对都是出鱼比较稳定的。

正常范围可首选增氧机位置或拉纤两边的钓位

这些钓点类似于上边说的选位类型,但也常见一些区别。比如,长条形的方坑,常见设置两个增氧机,这就形成了三等分的位置。增氧机附近的钓点,被认为有以下好处:

1,常见是人工溶氧量最高的区域。这个在打氧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更加明显。水体的含氧和水温近似,常见长时间都存在区域性差别。

2,水深。尤其经营了一段时间的坑塘,其增氧的水流作用甚至包括鱼弊害的本能,都常见增氧机下方相当的面积呈现“锅底”效应。相对的深水的优势是水温、溶解物等水质指标恒定,常见是弊害和受惊鱼的首选栖息之处。

3,远岸、障碍物效应。增氧机长期漂浮在水面,存在固定水面障碍物效应,这包括拉纤两边,别看就一条绳索,效应表现的却常见很充分。而且增氧机都设立在鱼池中央,加之增氧时候的水流作用,这个区域也是相对水底腐殖质、有害气体等最少的区域。这尤其水温高的季节和老鱼滑鱼等,都更容易聚集于此。受到刺激和惊吓的应激反应鱼,也常见这些区域躲避。

野钓如何正确选择钓位图解(钓位选中间还是大边)(2)

出鱼好坐中腰,出鱼不好坐大边

这在黑坑来说,就是一类先期的判断。结合来鱼、天气、鱼情特殊时期,进行判断性选位:

1,近期出鱼不好,由于水质、天气、人工等前提,常见一些黑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都呈现出鱼不好的现象。这个时期,常见大边的钓位还能不错。这类似一些竞技比赛的后期,大边常见优势凸显,原因常见就是相对干扰和污染小一些,病态鱼会找相对安静水质较好的大边聚集。但注意如果鱼塘过大,也常见此类病态鱼会鱼塘中间远岸的地方。

2,来鱼病态或不适应水质、缺氧等。此时顶风浅水的大边常见是新撒鱼的聚集处。因为浅水常见是溶氧量偏高的;水温低的时候,浅水有常在日照下表现出水温升高快;水温高的时候,顶风的浅水,水温和溶氧量更趋于合理。

3,产卵、打机井水等前提的时候。此时相对有些许障碍物的大边或远离进水的大边出现鱼群的聚集。这里注意,在水质明显缺氧或水位一直持续下降这些前提下,也常出现鱼在进水口聚集。所以可以看出,前提的重要性。根据前提的应变,才是钓鱼人的“灵活”。

气压低、湿度大首选浅水大边

由于上边的一些原因和坑塘的结构,常见大边位置是鱼池中最浅的位置。在气压低、湿度大池水明显缺氧的前提下,浅水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了。所以,一经判断出水质缺氧,浅水位就是首选。

但这也有例外,就是坑塘不大而且有持续的增氧措施。鱼追着溶氧量高的区域跑,钓鱼人也只好追着鱼跑。比如桑拿天,持续扬水或增氧机打氧,那势必增氧附近是鱼的聚集区。

野钓如何正确选择钓位图解(钓位选中间还是大边)(3)

最后解释“大边”名词的由来

“大边”最早是竞技池塘的叫法,竞技比赛一般都是长方形的坑,两头不坐人,只坐两条长边,钓友面对面PK。所以最边位一侧是岸边而没钓友的位置,这就是大边钓位。也就是最靠边的钓位,然后往里数是二边、三边以此类推直到中腰。竞技池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坐大边位呢?不仅是一侧无人干扰,关键的是比赛场次多,鱼的惊恐度高甚至明显呈现病态、高应激状态;以及比赛当天人多、环境嘈杂,这些都会促使鱼被动本能的找相对“安静”少干扰的边位 聚集,此时无疑大边位是首选。

前提一变又变了,比如新撒鱼的比赛,生口鱼的前几场,又常见拿小分的是中间钓位。这其实就是前提符合咱们上边说到的前提了。所以再次提醒,前提才决定我们的应变。鱼是活的、环境和水情是变化的、天气是多变的——钓鱼人,就更不能“死板”了。期待找套配方打天下,求个神奇药酒去哪都上鱼,这都不是死板的问题,是没睡醒的现象~

最后提醒做“功课”的重要性

本文只是泛泛的站在未知坑塘细节的角度,从大面上说明4个坑塘选择钓位的基本原则。其实,任何一个点都能再细化出许多前提的不同,如坑底环境、水流、玩水、人工肥水、净水等等范畴的钓位选择和注意,咱们就以后再说吧。了解达奇老牛的都知道,这么多年各种平台回复,都经常要问“做功课”了吗?其实说的就是出钓前对钓场环境、水质、规矩、涨水降水、天气情况下的钓位钓点、来鱼、一号位等等有没有先期的必要性了解(反而我唯独不问:这坑吃什么味)。如果有,这就是有准备之仗,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只有常规的建议 自求多福了。

新撒鱼会“巡坑”洄游,其实就是“熟悉”环境;我们钓鱼人其实也应该这样,无非我们在岸上,我们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知晓前提而后针对性施钓,才是科学理智钓鱼的关键方面。人是渺小的又是伟大的,我们可以在自然面前低头,但我们不能被自己糊弄~:钓鱼有风险,下竿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