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通讯员 许雨舟

快递包裹消杀规范(进口快递安全吗)(1)

驾驶员测温、车辆消毒之后,才能进入工作区域。 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双十一”快递多,市民不禁会担心“国际进口邮件是否安全?”“是否会携带新冠病毒?”

11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邮政公司获悉,目前,进口快递从抵达上海到运送投递,需经过喷洒消毒、静置隔离等多道关卡,此外,经过多重消杀的包裹要进入下一步处理过程前还要静置48小时,“层层阻击”为国际邮件的运送之路筑起了“防守墙”。

快递包裹消杀规范(进口快递安全吗)(2)

快件经消杀后,还要静置48小时。

进口快递件需过多重消杀关

近日,位于静安区沪太路的上海邮政国际分公司国际邮件互换局,实行了严格的出入管理以及防疫措施。这里相当于国际快递的“中转站”,但凡国际包裹入境,以及国内包裹出境,都要从这里集中“中转”。

上海邮政国际分公司国际邮件交换站有关负责人介绍,来自各国进口邮件的邮车从驶入这里开始,就要经过多次消毒,第一次是车子进大门,身着防疫服的工作人员就会对车辆环绕一圈喷洒消毒。

除对驾驶员测量体温外,还对驾驶室、车厢门、车厢内等进行全方位喷洒消毒后再进行装卸作业。

“其实在此之前,进口邮件在抵达浦东机场后的第一时间,工作人员便会在装车前对整袋邮件进行整体消毒。”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车辆消毒完毕后,工作人员将邮件统一装卸到储存面积约2000平方米左右的隔离区内,但凡进口邮件都必须在这里进行消杀静置隔离,保证邮袋、邮件消杀静置时间不少于48小时,其中邮袋消杀、静置时间不少于24小时;邮袋开拆后邮件消杀、静置时间不少于24小时。待消杀静置结束后才对邮件进行下一步处理。

快递包裹消杀规范(进口快递安全吗)(3)

国际邮件互换局隔离区每天4小时一次进行全场地消毒。

国际与国内邮件分开作业,工作人员集中住宿管理

上海邮政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8月起,上海邮政在沪太路841号园区内设置国际邮件互换局隔离区,此隔离区独立设置于互换局内部处理场地之外,负责所有进入国际邮件互换局的进口外洋邮件以及高风险地区的邮件的消杀、静置工作,落实封闭式的闭环管理。与此同时,实施进出口分开作业,国际进口邮件与国内邮件互不干扰,分开作业。

所有进口邮件在隔离区消杀、静置后,本地邮件由专人驳运至互换局内部处理场地进行后续操作处理;外省市转关邮件消杀、静置24小时后发往前程。

同时,为确保场地卫生及保障人员安全,国际邮件互换局隔离区每天4小时一次进行全场地消毒,人员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实名测温,消毒人员消毒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专用手套等,确保消毒作业安全有效。国际邮件互换局的内部处理场地每4小时对生产场地进行一次喷洒消毒,要求生产区域全覆盖,同时做好消毒记录。

同时,上海邮政也有效落实隔离区内作业人员的防疫管控。提前建立了包含个人信息备案(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在沪住址、行程码、健康码、完成疫苗注射证明、一周内核酸检测报告等)的作业人员信息库。全体作业人员均接种了新冠疫苗,并每2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采取一定工作周期的轮班制,在工作期间集中住宿、封闭管理,工作场所与居住地之间点对点转运,确保闭环管理。上海邮政也在隔离区附近整租酒店,对区内工作人员实行集中住宿管理,采取“14 7 7”工作模式(即14天工作在岗,7天酒店隔离,7天居家隔离),经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居家隔离。另请邮电医院派员赴酒店进行两天一次核酸检测,往返隔离区和酒店使用专车接送并做好进出酒店的人员体温检测记录,严格做好人员“两点一线”。

2021年“双十一”期间全国包裹总量超6.96亿件,11月1日-11月16日,上海邮政口岸的国际邮件进口总量达到32万件。另外,随着12月中国及欧美电商市场相继进入“双十二”和“黑色星期五”狂欢促销,进入上海邮政口岸的邮件量更将大幅提升。

上海邮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安全运行、末端稳定等工作,确保上海寄递渠道平稳运行。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丁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