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安市委组织部 陈士国,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月河老街美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月河老街美文(泰山美文你看那灵动的泮河)

月河老街美文

你看,那灵动的泮河

作者:泰安市委组织部 陈士国

说到泮河,泰安人没有不知道的。从泰山西北山麓流出的山水穿城而过,往东南流入大汶河。久居山城的人,多年来对泮河熟视无睹。然而,就在这不经意间,蓦然回首,昔日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的泮河就像一位新娘,梳理了整齐的发髻,换上了艳丽的新装,一条灵动靓丽,生机勃勃的新泮河倏然铺排在了你的面前。

如果把泰山比作端坐的慈祥老人,那大汶河、泮河、梳洗河、奈等河就是他胸前的几条彩带。而泮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这条彩带曲折蜿蜒,像迎风飘摆,彩练当空舞,造化钟神秀。崭新的泮河给古老的泰山平添了不少的灵气和精神。泮河的建设者们是有智慧的,他们依托泮河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沿河公园,这个公园规模宏大,据介绍公园内河道有13.5公里,5.8公里的绿化带像长龙一样随河赋形。设计者把自然风光和人文内涵有机融合在了一起,公园核心段打造形成了一个中心互动活动区、三个文化展示区、多个民俗展示点的功能分区,展示了山文化、城文化、民文化的丰富内涵。整个公园按照不同主题划分了现代段、生活段、仿古段和自然段四个不 同部分,赋予不同内容的29个新景点像颗颗珍珠镶嵌其中。整体大气,局部精致,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以河为主的公园水是当然的主角。黎明,太阳还在攀爬泰山的时候,曙光最先展露面庞,一层一层由高到低从黛青赧红大红到红的有些刺眼,几种颜色色谱一般叠加在一起层次分明,挂在东天,美艳无比。这时你看泮河的水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天上挂着的颜料泼洒在了泮河里,顿时一幅以河水为画布的七彩祥和图含蓄地献给了这座城市。远山含黛曙色暖,近水如画意蕴含。一天了,闲云河水日悠悠,物换人往皆满足,泮河的水不断幻化出不同的画作展现给人们。薄暮,泮河又饱蘸浓情画就了一幅落日余辉图,圆圆的红彤彤的太阳像一位慈祥的老者背着手微笑着向西踱步,一会被几片浮云遮住,一会又露出微笑,时隐时现,转眼间老者走出了人们的视野,只留下几抹彩霞,和那几片云和谐成温馨的画面,不仅让人油然生出夕阳无限好的感慨。天上的这些美景被泮河撷取又定格了下来,人们尽情欣赏着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喷泉是泮河的点睛之笔。夜色降临,四面八方的人们陆续聚集到泮河的中央核心区等待这以水为媒的艺术盛宴。开始了,音乐响起,远处的彩灯照射过来,河带上陡然跃升出无数的图形和图案,这些由水柱组成的图形和图案随着音乐的旋律不断变换,曼妙多姿,音乐、灯光、喷泉融合的天衣无缝,把人带入了如梦如幻的世界。重头戏还在后边,这时,一幕水帘在河中央升起,水帘上播放着介绍泰山的画面,有时还播放动画等,以水为幕的影像让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河岸上人们惊呼起来,陶醉其中。记得第一次看水幕电影还是十几年前在新加坡的鱼尾狮喷泉广场,当时目瞪口呆的样子一直记忆犹新。中央核心区河广岸宽,河面上展演着艺术盛宴,河岸上也是热闹非凡。玩具、游戏吸引着活泼的孩子们,他们欢笑着嬉闹着,在这山水的胜地茁壮成长。夏日的晚上,狂欢啤酒节四处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他们吃着喝着大笑着,欢快和豪情不时激起片片涟漪。灯光球场上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你来我往,那迸发的活力无不展现着现代青年的力与美。星罗棋布的小广场上,三五成群的女士们跳着健身舞,舞出热情的中国风。远处脚灯安全地照着精心铺筑的甬道,老人们在从容散步,切身感受着不一样的生活,感叹人生的酸甜苦辣,体悟突然来到眼前的满足和幸福。

沿河的绿化带给泮河戴上了一串祖母绿的翡翠项链。绵长的绿化带高树低植错落,绿地红花相映,极具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人们徜徉其中,犹如画中游。满眼的绿中最抢眼的当属依依飘洒的垂柳,长长的柳枝像刚拉直的少女的长发垂在河边,不时亲吻着河水,微风吹来拂动着疏朗的柳枝,发出沙拉沙拉的声音,羞羞的柔柔的,像是在和河水喃喃细语。初春的柳是最有生机的,乍暖还寒中一有春的讯息,细长的柳枝就会由鹅黄泛出绿意,然后就会看到柳枝上冒出毛茸茸的嫩芽,像调皮的小儿探头探脑左顾右盼,等待春风暖阳。俗语“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顺时而变,她用嫩绿率先引领了春意和生机,贺知章手中的那把“剪刀”把冷冰冰的冬日送走了。

泮河的自然景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但是没有厚重泰山的人文元素一定显得单薄。智慧的建设者们不会顾此失彼,泰安人没有不把泰山作为自己的生命符号的,哪能忘了把泰山元素搬到这偌大的公园,于是以雕塑、书法、诗词等为媒 的史实或传说活灵活现地点缀在了泮河的两岸。高大的雕塑展现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清皇帝封禅和祭祀泰山的壮阔景象,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随唐高宗李治封禅泰山这段历史,河南岸的这组雕塑动感十足,武则天塑像形态饱满富有张力,昂首向前,脸上的神情刚毅坚定,仕女们随从左右,好像回到了车马攘攘,彩旗飘飘,仪仗威严的历史瞬间。现在岱庙东碑廊里有一通“双束碑”,这通碑双石并靠,同额同座,形制独特,富有深意,上有武则天的造字“天”“地”“日”“月”,这通碑不仅饱含政治意蕴,也书写了唐代那段历史的浪漫情怀。南岸西侧有巨石叠起,上刻既极具书法艺术价值又赞美泰山的词句,各家风骨尽展其中。北岸的影壁历代文人歌颂和描绘泰山的诗词镌刻其上,李白的洒脱,杜甫的遥望,诗家们的感慨,风格各异文采荟萃。往东走,如虹廊桥飞渡卧波,廊上画梁勾丹青,雕饰亦天然,古朴大气;桥下鱼群互嬉戏,芦草任飘逸,自然随意。泮河承继着厚重的泰山人文,泰山烟雨中永远飘荡着历史的回响。

泮河是一篇写不完的文章,现代泮河穿越岁月活泛出自然和生活的亮色,给泰山以灵动给泰城以美景给人们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