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71年的一天,陕西省乾县的文物局来了两个人,他们肤色黝黑其貌不扬,衣服上还带了一两个补丁,一看就是当地的农民。

这两个农民略显局促的和工作人员交谈,片刻后递出一个颇有分量的灰扑扑的包裹。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看着包裹上陈旧的布料,起初工作人员还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直到武则天墓前的61座无头石像飘入他的脑海中,他才知道:或许这个千年前的谜题,要被揭开了。

武则天墓前的61座无头石像是怎么回事?和这两位农民手上包裹里的东西有关系吗?千年前的谜题,真的要被揭开了吗?故事,还要从一次农作活动说起。

农作挖到神秘石像

1971年秋天,陕西省乾县北侧的梁山脚下,零零散散的农民正在低头锄地。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2)

锄地的两位农民

和北方的一年一熟不同,陕西省因为气候温暖湿润,作物一般是一年两熟,所以这里的农民格外忙碌。

春耕播种,夏季除草施肥,秋天收获之后又紧锣密鼓的准备下一茬耕种。

日暮降临,四周的景物逐渐变得模糊,农民们陆陆续续地收工回家,一眼望去,田间只有几个人还在奋力地挥动锄头。

地头近在眼前,他们准备锄完脚下的几垄地再回去。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3)

他们都是老庄稼把式,即使满头大汗还是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可是往往越着急就越容易出问题。这次,

扬起的锄头没有像先前一般破开土地,而是当地一声偏到一旁。

毫无防备的老李(化名)心里咯噔一下,这地里一定有什么坚硬的东西。他直起腰握了握被震得发麻的手腕,一只手拄着锄头一边探下身子,试图把那个东西扔出来。

但是天色已晚视线不清晰,老李摸索半天还没成功。他呼了一口气把锄头放到地上,用双手扒拉。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4)

按照老李的想法,这指定又是一块碎砖头,白天的时候他都扔出好几个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埋在地里的东西很大,老李忙活半天也只扒出一小点。而且他越扒越觉得不对劲,这东西表面圆润没什么棱角,可不是什么碎砖头。

眼见天越来越黑,地里的活儿还没干完,老李快没有耐心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还有多少,我帮你整点。”

就在老李发愁之际,旁边地里干完活儿的老张(化名)拖着锄头走了过来。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5)

图源网络

老张和老李是邻居,两家平时相处得很好总是相互照应。

“你来得正好,我这地里埋了一个东西老半天挖不出来,你给我搭把手。”

看到老张老李简直喜出望外,他连忙站起来指了指身前的土地。

有了老张的加入,挖东西的速度快了不少,没过多久这个埋在土里不知多少年的东西终于得见天日。

但是因为光线太暗,他们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除了材质是石头之外并没有看出个所以然。直到第二天一早,这个石头终于显露真容。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6)

图源网络

天才蒙蒙亮,老李就打着哈欠来到院子里洗脸,凉水扑在脸上,老李一个激灵地清醒了大半。

随意抹了几把脸老李端着水盆准备倒水,正在这时他看到院子里昨天抱回来的石头。

老李绕着石头走了几圈,突然把水泼在了石头上,随着表面泥土慢慢滑落,他吃惊地发现这是一个石头雕的人头。

老李吓得腿都软了,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老李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又端了几次水把石像头洗得干干净净。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7)

看着眼前这个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人头,蹲在地上的老李一时说不出话来。

“你怎么又往院子里倒水,说了几次脏水要倒门外。”

妻子的声音让老李回了神,由于站起来得太猛他还踉跄了几步。缓了一会儿老李把妻子拉到石像头跟前,跟她详细说了昨天晚上的事。

老李的妻子开始吓了一跳,然后就看着石像头啧啧称赞。

早饭还没吃,老李捡到石像头的事就被全家知道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左邻右舍小半个村子的人都过来串门。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8)

串门的邻居

送走一波又一波的客人之后,老李确定这应该是古代的一个雕像,只是不知道身子到哪里去了。老李和妻子商量着决定把这个东西上交给国家。

但是要怎么做呢?老李一时犯了难,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这个问题明显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这东西一看就值钱,把它卖了你们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老李的决定很快被村民们知道了,在一片钦佩声中还有不少惋惜的声音,他们都说老李傻,家里穷得响叮当还要当好人。

老李不以为然,东西再好,不属于他的他坚决不要。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9)

图源网络

一番周折过后,老李在邻居老张的陪同下带着石像头来到了县里,他们准备把东西交给文物局。

此时乾县的一家文物局里,一位专家正为武则天墓旁的无头石像苦苦思索,他不知道一个关键性的线索即将到来。

物归原主

文物局门前,老李和老张徘徊了半天迟迟不敢进门,这种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让不怎么识字的他们感到自卑。

做了好半天的心理建设,老张和老李对视一眼终于迈出步子。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0)

乾陵无头石像

文物局里隔着窗子看了他们好一会儿的工作人员小刘(化名)舒了一口气,这两个人要再不进来他就要出门询问了。

门被推开的一瞬间,小刘马上迎了上去,亲和的笑容让紧张的两个人放松了不少。

一番交谈过后老李拿出装石像的包裹递给小刘:

“我们在地里挖到一个人头,拿过来交给你们。”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1)

刚接过包裹引导两人坐下的小刘吓得手一抖,他强忍恐惧没把包裹扔出去,就在他回头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旁边的老张说话了:

“应该是什么石像的头掉了。”

原来是石像头,小刘坐到对面放心地打开了包裹。

看着雕刻精细活灵活现的人头石像,刚刚坐下的小刘又弹了起来,按照他的经验这绝对是个珍贵文物。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2)

无头石像

强忍着想要呐喊的冲动,小刘给局里的一个文物专家打了电话让他过来鉴定。专家来得很快,他就是先前苦苦思索乾陵无头石像的人。

他先是细细观察了石像头,然后问了老张老李几个问题,得知石像头是在梁山脚下找到的专家突然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这是乾陵61个无头石像上面的吧。

乾陵是武则天死后和李治合葬的地方,位于乾县城北的梁山上。乾陵的朱雀门外,左右两侧各有二三十尊石像拱手而立。

他们和真人差不多大,高矮胖瘦各不相同,共同点就是都没有头。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3)

乾陵

为了找出石像身首异处的原因,无数专家学者遍查典籍,还有一小半人甚至不远千里前来考察,结果却是无功而返。

就在众人不抱希望的时候,居然有两个农民误打误撞找到线索,专家摇摇头十分感慨。

谨慎起见,他还是仔细研究了石像的年代,在确定是唐朝文物之后专家彻底坐不住了,他想立刻拿着人头石像去乾陵比对一番。

但是刚出门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因为天已经黑了,文物局的技术人员早就下班回去了。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4)

乾陵

专家无法,只好回到家里耐心等待。

躺在床上,专家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一想到这个千年难题会在他手上解决,他就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一整宿,专家满脑子都是到达乾陵手拿人头石像的画面,他几乎是睁着眼睛挨到了天亮。

但是天亮还不能出发,他得等到上班时间和技术人员一起去。

专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随后拉开窗帘躺回床上,看着窗外的太阳慢慢升起,看着光线越来越多地照进屋子。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5)

乾陵

终于,距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专家快速穿衣洗漱,坐上去往文物局的车。车一路颠簸着前进,不一会儿就离文物馆很近了。

看着相距不过百米的目的地,专家的心越跳越快。他想着一会儿要带的人和设备,还有那个文物局二楼妥善安置的人头石像,不由得有些焦虑。

比对的时候人头石像不小心摔碎了怎么办?没有一尊石像和它吻合怎么办?吻合了技术不支持修复怎么办?

专家一脸严肃,额头渐渐冒出细细的汗珠。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想多了,因为他来得太早文物局的门都没开。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6)

专家比对石像头

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专家深呼吸好几次来平复自己的情绪,等技术人员到来的时候,他已经恢复如常。

嘱咐几次随行人员留心人头石像之后,他步履从容坐地上了驶往乾陵的车。

陵园内的朱雀门前,专家指挥技术人员把头放在石像上比划。

因为石像和真人差不多大,脚下又踩着几厘米高的台子,技术人员只能举着十几斤的人头石像,一遍又一遍地上下椅子比量,至于专家他也要用同样的方式观察。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头顶的太阳越来越大,身上的汗水也越来越多。又一次捧着石像从椅子上下来,技术人员眼睛一花,踉跄着险些摔倒。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7)

技术人员没有勉强,他把人头石像轻轻放在地上,身体一仰就躺在了地上,另外几个助手也学着他的姿势随性一躺。

专家伸手拍了拍踩过的椅子,然后一屁股瘫在上面。早上的阳光没有中午那么强烈但是依旧不能小觑,专家抬起一只手盖在眼睛上,透过指尖的缝隙看向天空。

天空很蓝万里无云,表面看来宁静悠远,实则内里包含万象神秘莫测。专家闭上眼睛,他们研究的石像也是如此,单调的背后藏着积淀千年的历史文化。

中午到来之前,专家和技术人员比照了道路左边的29个石像,虽然技术人员的胳膊已经酸得快抬不起来了,但是他们依旧没找到和头像断裂处相符的那个。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8)

在场的众人一阵失望,不过专家确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一定是石像没找对。

于是片刻的休息之后,专家一行人顶着大太阳走向右边的石像,这32个里面必然有合适的。

事实证明专家的猜测是正确的,最后一行的最后一个,石像头和身体高度吻合,分离千年的头和身体再次重聚,丢失的61颗头终于找回了一颗。

那为什么六十几个头和身体齐刷刷地分离了呢?

回程的路上,技术人员向专家求教,专家沉吟片刻讲出了几个流传很广的说法。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19)

无头石像的传说

根据资料显示,石像身首异处应该发生在明朝时期。

明朝初年,一位诗人路过乾陵留下了一句诗,诗中的石像气势十足。但是到了明朝末年,又一位诗人留下的诗中,石像已经被毁,横七竖八倒在地上。

至于石像被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最深入人心:一种是人为破坏,一种是自然灾害。

明朝时期,中原地区和周边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都城内不仅有很多外来的商人,还有不少外族的王室子弟专程前来游览名胜古迹,名声在外的乾陵吸引了很多慕名前来的游客。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20)

武则天

据说,有一次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后代慕名来到乾陵,他想见识一下武则天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皇帝。首领后代沿着陵园里宽敞的路细细观赏,一花一木都驻足流连。

即使在他们部落,也几乎没有能总揽大权的女性,现在在中原这么一个讲究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地方却能出现武则天这么一个“另类”,这怎么能不让人好奇呢?

当他满怀敬畏地来到朱雀门前,突然被几十尊石像吸引了目光。

从左到右一眼看去,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这些都是周边少数民族的首领和特使,而他本族的首领赫然在列。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21)

首领后代怒气直冲脑门,凭什么要他的先辈给别国的皇帝守陵,简直欺人太甚。他必须把这个石像毁了,否则难消心头之恨。但是看着旁边人流如织,他哪里有机会下手?

首领后代郁闷地回到客栈苦苦思索,终于被他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此时正值疫病流行,他顺势在乾陵的山脚下制造谣言,宣传石像成精害人的假消息。迷信的村民们毫不怀疑,于是谣言愈演愈烈,附近的村子人心惶惶。

看着时机已到,他接着散布另一个谣言,砍掉石像的头就能消灭妖怪。村民们病急乱投医趁着一个晚上全部出动,拿着自家的砍刀锄头就把石像的头打掉了。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22)

美术作品 农民砍石像头

这个就是毁于人为的说法,虽然初听荒诞,但是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首先这61尊石像的的确确是少数民族的人,头上编成的几股辫子和身上的服饰就能证明这一点。

其次,明朝年间中原地区和周边国家交往密切是有史料记载的。最后就是传说的立足点村民迷信,这在我们现今看来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封建迷信这四个字现在几乎无人不知。

当然,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在千年后的今天已经不可考证,而且细细推敲,这个说法也有牵强的地方。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23)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首领后代让人损坏先辈石像,这在当时可谓大逆不道欺师灭祖。一个看到先辈石像给别人守陵都万分不满的人,怎么会愿意直接毁掉石像。

所以追求客观科学的人们更愿意相信下面这个自然灾害的说法。

明朝时期,陕西省发生了一场十分惨烈的超强地震,直接导致地表裂缝、河水倒流,远至福建广州都能感到轻微晃动。

而且这次地震时间跨度很长,断断续续震了三年还没停止,余震更是长达五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位于震中的乾陵自是难逃一劫。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24)

仔细观察这些石像不难发现,脖子是石像全身最细的部位,自然也最容易被损坏。61个石像全部从脖子断裂虽然听起来太过巧合,不过考虑到石像的特点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听着专家的分析,车里的几个工作人员都若有所思。一片静默中,坐在后排的人突然开口询问,剩下的几十个人头石像会不会也在山脚下的田地里。

专家摇摇头,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他们既没有能在地面探测石头的仪器,又不可能一寸寸地挖地寻找。

目前看来,找头像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当地世代劳作的农民,他们的每一次锄地都是对无头石像的新一次搜索。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25)

专家的想法很有道理,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群体,农民的整体形象十分不错,形容他们的词语往往是淳朴善良一类。

他们用力劳作,用心生活,日子虽然不宽裕却绝不会想什么歪门邪道。

就像文中挖到石像头的老张和老李,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很多,一件衣服缝缝补补要经历好几代人,他们的日子不用想就知道十分拮据。

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想过卖掉石像换取好一点的生活,这种品质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像成谜(1971年陕西两农民挖出石像头颅)(26)

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到大城市打工。和土生土长的城里人相比,他们或许有不如意的地方。

普遍不高的学历和有限的见识让他们的收入十分有限,但是靠着骨子里的艰苦奋斗和不服输的精神,他们依旧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对于专家的想法和这些神秘的石像,各位读者有何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