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噩梦飘雷
大家好,我是噩梦飘雷~
关注我,持续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
本文篇幅较长,全文一万字,大家可以点下收藏,然后慢慢看。
另外为了方便阅读,先放一张本文的结构提纲,方便大家按图索骥:
写在前面——关于传统NAS与轻NAS之争
本文是一篇NAS老用户用户在入手极空间新Z4后的全面体验报告。
实际上,在今年618期间入手极空间新Z4之后,犹豫了好几天要不要写作本文。
原因么很简单,首先是懒。。。。毕竟本着为读者负责的原则,写一篇相对全面一点的使用体验,怎么也要奔着1万字往上了。。。
其次,目前站内关于极空间NAS的文章,评论区大概率会有老哥要来大战一番,平白无故被喷,我也怕。。。
但是实际上手体验了新Z4后,个人感觉极空间的整体表现并没有评论区老兄们说的那么差,我自己是感觉还是不错的。
缺陷么,是有的,但是优点么,也是很突出,没必要夸到天上,也没必要踩到地里。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有义务给大家来个客观的、较为全面的使用体验。
在系统的成熟度、稳定性、可玩性上,群晖、威联通等传统大厂毫无疑问是要碾压以极空间为代表的的新晋NAS厂商的,毕竟研发底蕴积累的太雄厚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船小好调头,在易用性、学习成本等方面,极空间毫无疑问的又要比群晖、威联通强的多,这方面用过的老哥应该都有数。
作为一个17年入手白群晖,后续陆续使用过威联通、爱速特等传统NAS的老油条,个人认为,其实这是不同NAS品牌设计思路和方向不同导致的结果。
传统NAS厂商需要兼顾专业用户和企业级用户的实际功能需求,所以依然保留了较为完整全面的功能设置选项,可设置的选项多,必然带来操作上的便利性受到一些影响,这方面威联通最好的例子。
而以极空间为代表的的新晋轻NAS品牌的设计思路,则是全面倒向新手家庭用户,在尽量保证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以便于用户使用、提高易用性作为第一要务。
事实上,从群晖DSM7.0、威联通QTS5.0、爱速特ADM4.0等各家大厂新版系统的表现来看,传统NAS厂商也都在朝着简化用户操作、提升易用性的方向改进。
红花绿叶白莲藕,轻NAS、传统NAS、专业服务器本是一家,NAS这种东西无非就是个数码产品而已,没必要搞个鄙视链出来,反正在商业服务器面前,众生平等。个人觉得只要价位合适、符合自己需求、自己用着满意的就是好NAS。
说了这么多,就是欢迎大家理性分析,在评论区就事论事和谐讨论。无论哪家NAS厂商,产品有毛病有缺陷该提出来的就要提,不如此的话,产品还怎么升级改进呢。
入手理由我自己的主力NAS是一台i3 8100、16G内存的黑群晖,还搭配着威联通的TS-262C和爱速特AS3302T在玩,这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了。
为啥这次又入手极空间新Z4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己家里原有的几台NAS都在移动宽带大内网,虽然有ipv6 ddns和zerotier one可以外网访问,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不少限制。
我的办公室网络没有ipv6可用,基于ipv6的ddns基本上就被废了。为了用个ipv6再开手机热点,感觉着实有点傻。
另外,经过测试,zerotier one虽然部署和使用都特别方便,我本人也超爱的,但是只有在同运营商的网络环境中才能获得完美的异地组网效果。单位用的宽带是联通,有时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想要访问家里的NAS时,跨运营商的访问速度很慢,走转发的话,因为zerotier one服务器在国外,数据传输速度也就只有几百K每秒左右。自建moon节点的话又需要购买云服务器,费钱费劲。
外网访问的不完美也造成了分享文件时的不便,有时想把NAS里的电影电视剧、软件资料等分享给同学朋友的时候,就很难搞。
二是我家的NAS只有我自己玩的开心,老婆、父母都觉得过于复杂,根本懒得学习怎么利用。
比如之前教过老婆,在办公室连接家里NAS的时候,要先把zerotier one的手机APP手动打开,然后尝试ping通黑群晖的IP后才能连接NAS。
不等我继续说下一步操作,她听了就直接摇头拒绝学习了。
之前看过站内不少大佬介绍极空间的系统易用性很强,所以也想趁这机会带着家人也把NAS用起来,最起码要懂得定期备份家里小孩的照片视频,以及通过NAS看看电影电视剧吧。
第三就是纯粹的好奇了。
毕竟极空间在站内的讨论很多,争议也很大,很想亲身体验下到底是个什么体验。正好之前在大妈兑换了一批E卡,于是就趁着618做活动的时候,入手了一台最便宜的无硬盘新Z4。
整体使用结论本文篇幅较长,为防有些老哥没耐心看到最后,直接在开始就放出我自己的使用结论吧,有兴趣的老哥可以收藏下来慢慢看。
1.优缺点总结优点:
- 外网访问特别好用。
- ZOS系统易用性真的很棒,学习成本非常低,手机端所有功能都能通过一个APP实现,方便。
- 颜值高(个人认为),铝坨坨外壳YYDS。
- 硬盘散热效果较好。
缺点:
- CPU为J4125,虽然在ZOS下性能是够用的,但是没用上最新的N5105,也不支持自行添加内存,还是觉得心里有些遗憾。
- 在功能性方面,可以看出来极空间主要以满足新手家庭用户的常见用法为主,官方套件虽然基本够用,但是可玩性真的不太大。另外SSH之类的系统功能与权限开放的很谨慎,虽然目前支持了docker可以弥补功能性,但是在使用体验方面还是照着传统厂商有差距。
- 极影视等部分套件的功能尚有改进余地,需要开发团队进一步打磨。这一点在后文中会详细叙述。
(1)没接触过群晖、威联通等传统NAS的新手小白用户。
这个不吹不黑,纯新手入门传统NAS,不看上一堆教程,是很难了解要咋用的。不说别的,就单纯一个威联通文件夹的权限配置问题,就能卡住很多新手。
(2)年龄大了懒得折腾传统NAS的老爱好者,需求返璞归真,功能够用就好。
我自己虽然用了好几年传统NAS,但是年过30,尤其有了小孩后,是真的有点折腾不动了,对NAS的需求也是够用就行。平时也就挂挂PT、备份家人照片、存些稿件文档之类,什么虚拟机、All In One,真的提不起心劲来搞。甚至家里的J4125软路由,我都是直接装了个爱快物理机完事儿。
(3)对外网访问和分享有较高要求的非专业玩家。
刚才提到,目前外网访问NAS的几种方案里,zerotier one现在存在跨运营商的访问效率问题;DDNS的话IPV4公网IP不好搞,ipv6在有的场景下没法用;群晖和威联通的服务器都不在大陆,使用自家外网访问服务的话速度有些慢。
这些因素都对NAS的外网访问和文件分享造成了很大影响。
当然有的老哥会说可以搞FRP啦、DDNSTO啦、zerotier one的moon节点啦什么的,这些都是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普通用户来讲,与其花费大量学习成本跟着折腾,还不如直接用轻NAS现成的的外网访问解决方案。在这方面,以极空间为代表的的大陆轻NAS厂商有很强的先天优势。
3.极空间NAS选购建议首先,传统NAS老用户最好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要入手以极空间为代表的轻NAS,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玩得转群晖和威联通、爱速特的话,买不买极空间感觉都无所谓。
如果只是简单存储下文件照片,并且外网访问的话,Z2S就够了,现在的ARM平台NAS用起来其实还不错,之前用过的爱速特AS33302T也是非常喜欢。
外观颜值拍照的时候正值下午,光线不太好,黑色的包装箱有点反光了。
包装箱上印刷有这台极空间新Z4的配置信息。CPU为群晖DS920 也在用的J4125,14nm制程,4核4线程,TDP只有10W,自带的核显可以硬解4K H.264视频。
内存为板载8G,不支持用户自行扩展。自带两个2.5G网卡,可以通过链路聚合成5G带宽。同时还有USB和Type-C接口,方便外接移动硬盘、UPS备用电源等设备。
配件给的不多,但是比较实用。包括说明书、保修卡、电源适配器,以及两条扁网线、一个小螺丝刀和硬盘支架备用缓冲垫。
电源适配器为12V8A规格,最大功率96W,应对J4125 4块机械盘绰绰有余了
极空间新Z4整体为灰黑色金属配色,上下盖子都是硬邦邦响当当的铝合金材质,我自己是超喜欢,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的金属爱好者。
在主机的一侧,有4枚硬件状况指示灯,以及开关键。
从另一侧角度来看,更像是一个Z形了。讲道理我个人挺喜欢这个炫酷的造型,感觉比起方方正正的传统NAS来说,科技范儿更足。
前面板为塑料材质,仿金属质感漆面,与铝合金外壳并无色差,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在主机的正前方,前面板后方就是Z4的硬盘支架。
前面板的背后有用于绑定设备的二维码和序列号等信息,关键时候用得上。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板与Z4本体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方便空气流通形成风道。
前面板的底部,有一个USB3.0接口和一个5G速度的Type-C接口。可以明显看到的是,硬盘支架之间的空隙预留的非常充足,基本是我见过成品NAS里最大的了,这样可以促进硬盘之间的空气流动,加强对硬盘的散热效果。
主机的背面有一枚14cm规格的风扇,用来吹动空气给整机散热,一寸大一寸强,散热效果比12cm的风扇要好的多。
这里我着重观察了下,风扇是向机器内部吹风的,整体风道为后进前出式。一开始我没想明白为啥不是和其他NAS似的用前进后出风道,后来琢磨了一下,如果空气由前面板流入的话,由于前面板处不方便安装防尘网,更容易形成积灰吧。不过管它是什么风道呢,只要散热效果好就行。
背面板的接口包括两个2.5G速度的网口,一个USB2.0接口以及电源接口。这里的USB接口是新Z4在老版Z4的基础上新增的,主要用于连接UPS(不间断电源)的数据线,接受关机指令。
一般在停电时,UPS可以无缝转接到电池供电模式,继续给NAS供电,同时通过USB数据线缆向NAS发出停电通知,方便NAS自动关机,避免因贸然停电造成的硬盘损坏问题。我自己之前一直用的是施耐德的APC BK650-CH,最近内置的铅酸电池电池不大行了,趁着618顺手换成了锂电版的APC BK650M2-CH。
快拆硬盘支架为塑料材质,可以实现免工具固定机械硬盘,直接用手一掰一扣就能固定上。
实测这个硬盘支架还是挺结实的,并且每个支架镂空的进气孔中央,还做了个“Z”字形的造型,挺细节。
硬盘支架的扣具上有厚厚的硅胶垫用于缓冲硬盘运行过程中的共振,同时支架本体上还有海绵垫片,也能起到减震作用。
把NAS从背景布拿到桌面上,可以看到内部的做工很精细,基本看不到啥毛刺,硬盘背板看起来也比较靠谱。硬盘支架抽拉时挺顺滑,比我手头的黑群晖和威联通TS-262C要流畅的多。
新Z4的底面有4枚橡胶防滑脚垫,还有4颗螺丝,拧下螺丝即可看到CPU和主板了。话说,这4颗螺丝是直接拧在底面铝壳上的,也没个纸垫片之类的东西隔一下,螺丝拧紧时会在底壳上留下痕迹,多次拆装后会有点影响美观。
掀开底面外壳,就可以看到新Z4的主板了。J4125由大面积散热片覆盖,因为机箱内风道比较流畅,所以被动散热的方式完全能压得住。
同时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一个2280规格的NVME M.2固态硬盘安装位,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找一块NVME硬盘插上,作为NAS的读取缓存使用。
虽然说如果能有双M.2槽位的话,实现一读一写双缓存更好,但是考虑到J4125只有6条PCIE通道,所以只支持单条M.2固态硬盘貌似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注意,这个M.2固态硬盘位是PCIE3.0的标准,也不支持SATA协议的M.2硬盘,读写速度为10Gbps左右,所以没必要插昂贵的PCIE4.0硬盘,随意找个PCIE3.0 协议的NVME M.2固态插上就行。
拆下来的铝合金外壳手感不错,敲起来邦邦硬,量了量,上下这两块铝板的厚度都是2mm左右,挺结实的。
极空间新Z4的整体体积不算大,比我用过的迎广MS04和乔思伯N1机箱都要小一号,放在书桌上也不违和,电视柜上也能轻松放得下。
这里我用了两块西部数据的4T红盘Plus,非叠瓦盘。NAS专用盘由于转速低,发热和噪音表现都远强于企业级硬盘,缺点就是价格着实高了点。
通电后发现,新Z4主机前面板下方有一个小小的LED灯,用来显示NAS的运行状态。如果觉得碍眼,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关掉的。
同时在开机时,新Z4的侧面灯效是这样的:
相比老版Z4,极空间在这里把原有的USB接口挪到了前面板,增强了放置的便利性与整体颜值。
安装与激活极空间新Z4的激活方式非常简单,可以选择手机端、电脑客户端以及局域网内IP直连的方式完成初始化和系统激活。
这里为了图省事儿,选择直接用极空间的APP来激活:
首次使用极空间APP的话,要先使用手机号注册一个极空间的账号。
激活时需要将极空间新Z4连接到路由器,同时将手机接入同路由器的WiFi,然后打开极空间APP按照提示不断点击下一步操作即可。
相较于群晖、威联通等传统NAS,极空间新Z4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只支持ZDR动态备份以及RAID 1、RAID 5三种硬盘模式,并且会对插入的硬盘进行格式化操作,大家记得提前备份好旧硬盘里的数据。
注:这里由于我只插了两块硬盘,所以没有显示RAID 5的选项
RAID 1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磁盘阵列模式,两块硬盘互为镜像,同时在两块硬盘上写入相同的数据,这样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另一块硬盘还有完整的数据备份,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不过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两块硬盘组成的RAID 1阵列,只能使用其中一块硬盘大小的数据容量,硬盘空间被大大浪费了。
RAID 5模式需要至少3块硬盘来组建磁盘阵列。在写入数据时,将数据并发写入到阵列中所有磁盘中,并且将数据校验信息也写入所有磁盘中。一旦某一块磁盘发生损坏,可以用其余磁盘中的数据和相应的校验信息恢复损坏的数据。
实际上,我们在家庭内使用NAS时,并非所有的数据都有备份的价值,比如照片、文档资料等是肯定要有备份保证安全的,但是一些影视剧之类的资源可能就没必要进行备份。使用RAID1阵列的话会不分青红皂白全都备份一份,造成硬盘空间的极大浪费。
而RAID 5模式看似安全,但是家用NAS与专业的商用服务器毕竟有所不同,一般没有配置专用的硬盘阵列卡,而是使用软RAID的方式组件阵列。在这种情况下,RAID 5模式其实有不低的恢复失败风险。
针对这种情况,极空间开发了目前独家使用的ZDR模式,可以有的放矢将需要保护的文件夹进行安全双备份,既保证了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又节约了硬盘空间,个人感觉这个思路真的不错。
在注册激活完成后,即可使用手机APP、电脑客户端或者网页端来进入极空间新Z4了。
1.手机APP群晖、威联通、爱速特等NAS大厂的在移动端的产品思路类似,不同的NAS功能要使用不同的APP来实现,用户需要安装多个APP才可以体验NAS的完整功能。
而极空间在这一点真的是做的很棒,不服不行。无论是文件管理、照片备份,还是PT下载、影音播放、文件分享,几乎所有的功能与设置都能通过手机上这一个APP来实现。
而且手机APP能即开即用,不需要用户自己设置外网访问方案,只要NAS连上互联网,不管身在何处,都能直接使用ZOS几乎所有的功能。
2.电脑客户端
极空间的电脑客户端的界面如下,和手机APP一样,只要登录极空间新Z4的管理员账号,就可以直接对NAS进行管理和使用,不需要用户自己考虑内网穿透的问题。
可以看到极空间ZOS系统给出的应用数量并不算多,不过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发现,基本覆盖了普通家用用户的大部分NAS需求了。
当然,如果有搭建虚拟机之类更专业的要求,还是建议选择传统NAS厂商的产品。
使用电脑客户端要比通过网页访问Z4更加稳定,还可以实现一些网页端没法实现的功能,比如可以将极空间自动挂载为“我的电脑”中的磁盘,哪怕小白用户也能轻松使用。
3.网页端
使用公用电脑,或者不方便安装客户端时,可以在电脑浏览器中输入“zconnect"来进入极空间的网页端,使用账号登录即可对极空间新Z4进行管理和操作。
之前有小伙伴担心,使用极空间账号登录NAS时需要访问公司的服务器,万一极空间母公司出现什么变故,服务器失效后岂不是整个NAS就趴窝了。
针对这个隐患,极空间现在已经开放了IP直连功能,在浏览器中输入NAS的内网IP或者DDNS域名,例如:
192.168.1.60:5055/
然后加上5055的端口号即可登录管理页面。注意,这里所说的DDNS域名为通过DDNS-GO等第三方插件实现的,极空间本身并没有给出官方的DDNS解决方案。
极空间ZOS系统体验与群晖不同,极空间ZOS将存储池管理作为单独的套件拉出来,而是直接整合到了系统设置中,在这里能对ZDR双备份功能和硬盘的相关数据进行观察。
在服务控制选项中,可以看到极空间提供的一些额外的功能服务,用不到的功能可以手动关闭。
个人感觉这些功能都挺实用的,而且实测开着基本也不咋耗费性能,还是建议都打开吧。
话说极空间ZOS在一些细节功能上做的真是不错,比如这里的“挂载为磁盘”功能,启用该功能后,可以自动将极空间挂载为本地硬盘分区,无论是局域网内还是网外都可以直接使用,对新手和小白用户来讲,真的非常实用。不用折腾什么异地组网、DDNS、SMB协议挂载之类,直接即点即用就完事儿了。
挂载之后真的就是个普通硬盘分区的样子,确实方便得很。
虽然极空间新Z4主打易用性和低学习成本,但是毕竟骨子里还是一台标准的NAS的,SMB、WebDav等常见的文件共享服务也还是进行了支持,足够普通用户使用了。
遗憾的是,ZOS可能是为了安全性和稳定性考虑,没有向用户开放SSH功能。这一点对小白和新手用户无所谓,但是对于爱折腾的老鸟可能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毕竟安装docker、查看Linux底层系统信息啥的,还是刚需SSH的。
另外,在硬件相关设置中,可以对灯光、风扇、硬盘的休眠的方案进行设置,同时极空间新Z4还支持与外置UPS(不间断电源)进行通信,在家里突然停电的情况下,通过UPS给NAS临时供电,同时通过UPS的USB线缆通知NAS主动关机,避免因突然停电造成硬盘坏道等损坏问题。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极空间的硬盘休眠功能做的是真不错,基本是我用过NAS系统中最好的。
例如在群晖的DSM6.*系统中,硬盘休眠功能基本是个摆设,一旦某个进程对某一块硬盘产生读写操作,所有硬盘都会被集体唤醒。
而极空间的硬盘休眠功能,是可以实现全盘休眠,以及单盘运行、其他硬盘休眠的。
理论上来讲,硬盘休眠不仅可以省电,同时还可以减少机械硬盘盘面持续旋转的寿命损耗,降低硬盘发热,延长硬盘寿命。
文件管理NAS的核心功能是数据存储,所以评价一台NAS做得好不好,文件系统的相关功能是重中之重。ZOS中,对于本地数据文件的管理,是通过“个人空间”这个套件来实现的。
前面我们在安装与激活一节提到,极空间新Z4目前只提供了RAID 1、RAID 5、ZDR三种磁盘阵列方式,并没有提供如群晖的Basic模式。
所以在ZOS的文件系统中,所有硬盘的容量被整合到一起使用,无法做到在每块硬盘的空间上单独创建文件夹。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不需要用户进行过多的设置,缺点就是不够灵活,牺牲了一定的自由度。
在客户端中,可以如本地文件夹一样进行正常的上传、新建、删除、复制、移动等操作,这一点几乎所有的NAS系统都能做到,没啥可说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左侧“外部设备”一栏,可以通过多种协议把其他设备挂载为网络硬盘,使用起来跟本地文件夹一样方便。
常见的USB、Type-C等方式挂载移动硬盘且不多说,这里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已经支持以SMB和WebDav协议将其他厂商NAS中的文件夹挂载过来。
这里我通过WebDav协议,使用ipv6 DDNS域名 端口号的方式,将另一套房子里的黑群晖文件夹给挂载了过来,管理和查看就跟本地文件夹一样方便。
与群晖、威联通等传统NAS不同,极空间在文件系统中直接双击时,并非执行下载操作,而是会尝试执行打开操作,这一点在客户端以及网页管理端都是如此。
例如直接双击视频文件,会调用极影视播放器,直接进行播放:
双击文档,会自动进入在线文档编辑器,也很实用。
以上是通过客户端对文件管理的简介,如果想在电脑上挂载和使用极空间的文件数据,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前面提到的,使用系统设置中的自动挂载为磁盘功能,将极空间新Z4挂载成电脑上的一个普通分区,这种方式需要在极空间客户端运行时才有效果,但是好处是无论在不在家中局域网内,都能正常使用。
另一种方法是在“我的电脑”里,右键添加网络位置,然后输入极空间新Z4的IP地址或者DDNS域名,然后添加成网络文件夹的形式。这种情况,要么需要和极空间处在同一个局域网中,要么需要使用DDNS-GO之类的Docker插件实现域名DDNS解析的功能。
此外,极空间ZOS还给了一个“团队空间”的功能。这是啥意思呢?实际一台极空间NAS只能有一个管理员权限的账号,但是在用户中心里,还可以为家人和同事创建普通用户权限的账号。
在团队空间套件中,可以对某个文件夹设置权限,控制有哪些账号可以使用,以实现共同协作、分别管理的功能,对小公司、工作室之类的用户来说挺方便的。
另外,极空间里的文件分享功能也很棒。得益于自带的远程访问功能着实给力,给朋友分享文件的时候,不用担心因为跨运营商、没有公网IP等问题无法下载。
甚至分享到微信上的视频文件,还可以直接打开观看,非常稳定方便。
下载功能
NAS由于7*24H不关机的工作方式,天然适合作为下载平台。我自己几年前入手第一台白群晖的时候,就是为了给PT种子下载和挂机用的。
极空间ZOS默认自带了迅雷下载功能,有官方合作的加持,免去了我们手动安装迅雷docker的麻烦。
迅雷下载没啥可介绍的,和电脑上的迅雷软件操作方式没啥不同,登陆账号后该咋用咋用。值得好评的是,在手机极空间APP中,也可以远程使用Z4上的迅雷下载文件。
ZOS自己的下载套件名字很直白,就叫“下载”:
如果是下载普通资源的话,这个自带的套件相比迅雷并没有什么优势,其更适合用于PT下载与挂机保种,这一点是挺少见的。
像群晖的Download Station这种传统NAS大厂的自带下载工具,虽然也能凑活着用于PT下载,但是无论是下载速度还是挂机保种功能都不太能打。
关于PT下载,由于比较敏感,这里不多做讨论,有兴趣的话可以百度查查。PT与普通BT下载的区别在于,PT属于一种比较私密化(private)的BT玩法,混PT资源站,是需要持续挂机上传的,上传量本身就是用于在站内下载资源的一般等价物。
ZOS的下载套件使用的是Linux版的Transmission内核,可以通过添加URL和PT种子来进行下载。
Transmission么,熟悉群晖和威联通的小伙伴肯定很熟悉,是个挺好用的PT下载软件。我个人在黑群晖和威联通、爱速特上,都用它来下载PT种子。
在群晖中,刷了UI皮肤之后,Transmission长这样:
看起来是不是还比较复杂的。
而ZOS的下载套件,界面就比较简单了,对新手用户很友好。
如果大家有PT下载的需求的话,建议到路由器或者光猫中把51413端口给映射一下,以增强种子上传的速度和稳定性。不过经过实测,我这里只在路由器中设置了UPNP,也能实现正常上传,并且下载速度也能达到30多MB/S.
这个速度感觉已经差不多够用了,个人感觉没必要再装Docker版本的QB,我自己是实在懒得捣鼓。想要提升下载和上传速度的话,不如直接在设置里把peer数给改多一些。
极影视
极空间ZOS自带的极影视套件,是我用过NAS原厂观影套件里最好用的,没有之一。Video Station和这比起来完全就是个弟弟。
1.刮削速度快、准确率高。
Plex和Emby、Jellyfin等第三方软件,大多使用国外的TMDB、TVDB之类的影视数据库进行刮削,众所周知由于GreatWall的存在,有时候刮削效果挺差的,不得不使用TMM之类的工具进行辅助。
极影视使用的应该是国内豆瓣电影的数据源,在命名规范的情况下,基本一两秒就能完成电影、剧集的海报与文字信息刮削,并且自动完成电影/电视剧的分类,第一次体验的时候我都震惊了。
一般来讲我们从正规PT大站里下载的资源,命名都是相对规范的,我还没遇到过无法刮削的问题。
如果使用迅雷从公网上下载的资源,到是有可能因为命名问题刮削不到——不过这是资源本身的问题,命名不规范的话,拿给Plex和TMM也没辙。
对于这种刮削失败的资源,也可以通过手工匹配来进行修正,所以实际使用过程中基本是不用担心的。
2.操作便捷
我们只要选择把存储影视剧的文件夹绑定的极影视即可,自动刮削后,分类整理电影电视剧。无须复杂设置,即可在手机、PC、电视端流畅播放。
3.播放体验好
新Z4使用的J4125处理器,核显拥有硬解HEVC H.265的能力。实测在播放时,可以流畅播放4K蓝光原盘电影,ISO格式也一样没问题,这一点要比Plex方便得多,Plex直到目前为止还是不支持对ISO格式和BDMV文件格式的原盘电影电视剧进行管理和播放。
尝试播放一个35G大小的ISO格式的《失控玩家》电影,稍作等待后即可流畅播放,没有卡顿。
如果是播放码率较小的电影,更是即点即开,毫无压力。
外出的情况下,使用极影视播放电影电视剧时,可能存在由于宽带上行带宽不足引起的卡顿问题,极影视提供了一键转码的功能,可以通过降低画质标准实现流畅播放,这在Plex和Emby是需要买会员才能实现的功能。
即使使用硬件转码成1080P,CPU的占用率也很低,核显的硬解是确实生效了的。
4.需要改进的地方
客观的来说,极影视已经做的很棒了,但是实际体验下来,个人感觉在细节和功能方面还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本人不怎么用Jellyfin,用Plex比较多,所以这里主要以Plex为例来进行对比吧。
例如在播放ISO格式的高码率原盘电影时,无法进行硬解和转码,只能以原画画质传输数据。当然这有点鸡蛋里挑骨头,Plex连ISO格式的电影都不能识别,这个根本就没法比了- -!不过人家Jellyfin是确实能够实现的。
在刮削剧集时,具体到每一集还是以原始文件名的形式展示,要是能和Plex一样,每一集的名称、剧情简介等信息都能显示就好了。
还有,在刮削同一部剧集的多个季时,每一季都会分别展示,需要手动将不同季的剧集整合到一起。
而且整合后的合集,名称、封面以及简介等不能通过刮削获得,需要手动进行设置,并且需要单独进入“合集”列表才能看到。
Plex里,是可以这样的:
在海报墙界面中,无法查看文件的详情,无法获得文件大小、码率等信息。
然后在实际播放时,也只能选择不同的播放质量,并不能精确地知道不同质量对应的码率到底是多少。
平心而言,虽然极影视还是有一些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对普通新手用户来说,真的已经足够用了。
考虑到Plex、Emby终身会员几百元的售价,瞅瞅免费的极影视,再琢磨下在传统NAS上折腾核显硬解的麻烦,感觉还是极影视更香。
更何况极影视相比Plex、Emby,最大的优势在于局域网外访问完全不用操心,根本不用自己折腾内网穿透之类的骚操作,真正实现了即点即用。
极相册极相册是非常简单易用的照片管理与查看工具,支持照片的导入与查看,还有AI识别功能。
导入的照片,既能以时间线为顺序查看,还能以相册为分类,分别管理与使用。
另外极相册的AI识别功能,可以智能进行人脸识别、场景识别等,配合人脸识别功能,还可以创建家庭相册和宝宝相册,通过设置家人的账号权限,既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使用相册,又留有自己的隐私空间。
在极空间的手机APP里,可以设置手机相册自动备份,而且备份速度非常快。
文件备份
文件备份也是NAS的核心用途之一,目前极空间提供了多种文件备份的方式。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手机相册的备份,还能在APP中实现手机文件的自主备份(上传):
以及电脑端的文件主动备份(上传):
另外,极空间还与百度网盘合作,在ZOS中集成了“网盘备份”套件,通过获取授权码,可以一键登录百度网盘:
登录百度网盘后,可以选择将极空间的文件上传到百度网盘,或者从百度网盘下载到极空间,亦或者也可以设置自动备份。
如果之前家里有其他品牌的NAS,可以使用“FTP备份”这个套件,通过FTP协议把旧NAS中的文件拷贝到极空间:
实测是可以通过原有NAS的DDNS域名来进行访问的:
输入旧NAS的管理员账号与密码后,可以选择需要备份的文件夹,以及在极空间上存放的位置:
当然,FTP备份 这个套件目前只是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在功能性上还是不如群晖的Hyper Backup、威联通的HBS3等软件,只能实现从旧NAS到极空间的单向导入,也只支持FTP协议,并且无法设置备份的计划任务。
不过,考虑到极空间是NAS领域的新晋厂商,这倒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复杂的系统需要一点点完善。希望在后续能逐渐完善各项功能吧。
另外,如果需要更换硬盘的话,极空间提供了“硬盘搬家“功能,对于ZDR模式,可以实现不损失数据更换硬盘,对新手来说免去了折腾RAID磁盘阵列的麻烦。
Docker功能
目前,极空间已经支持了Docker功能,弥补了官方套件功能较少的缺点,大大增加了整机可玩性。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 镜像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的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
在常用镜像中,收纳了OpenWrt、Plex、Emby、Jellyfin、Qbittorrent等NAS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常用软件。
对于其他镜像,也能在仓库中通过搜索功能实现下载与调用:
个人感觉,Docker更适合热爱折腾的玩家来玩。
以我自己为例,极空间自带的极影视、极相册和Tr内核的下载功能已经足够我使用了,而我唯一想用的Docker版zerotier one因为无法通过SSH部署安装,所以我这就一个Docker都没装。
从这个角度来看,选购NAS时真的是考虑自己的切身需求即可,没必要一味追求性能强、功能全,后者不仅意味着要多掏钱,往往还伴随着操作和设置方面的大麻烦。
其他功能简介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满1万字了。由于篇幅所限(实际是写不动了),暂时就先写到这里吧。
实际上,极空间的ZOS系统真的好玩,还有一些其他功能挺有意思。
比如针对不熟悉NAS的老人和小孩,极空间专门搞了个亲情版APP。
相比正常版本的极空间APP,界面追求简洁和清晰,也非常简单。我们在NAS端设置好相应的视频、照片、音乐等数据后,家人用亲情版只需要直接观看就好,非常方便。
如图,界面很简单,正适合老人和小孩用。
再比如Android端的极空间APP,自带了”极阅读“功能,可以阅读txt、epub、pdf格式的电子书。现阶段能提供读书服务的NAS,确实挺少见的,ZOS开发团队脑洞着实有点大。
音乐播放功能,可以实现多客户端一致的在线听歌功能,还能播放无损音乐,对音乐爱好者来说挺实用,也是各主流NAS品牌都有的功能。
此外如闪电传、保险箱等功能,实测后也挺有意思的,大家可以入手后自行摸索。
总结以上全文一万两千字,就是我关于极空间新Z4的完整使用体验和思考报告了,不吹不黑地说,新Z4在硬件方面相比旧版Z4,优化了很多,工艺更精细,结构更合理。
虽然极空间ZOS系统在部分功能和细节方面尚有一些不足,但是结合自带的便捷外网访问服务,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易用的好系统了。
关于传统NAS与轻NAS孰优孰劣的问题,在本文开头已经讲过,适合自身需求的的产品就是好产品。极空间新Z4在易用性方面几乎做到了市面上同类产品的极致,确实需要值得肯定的。从这方面来讲,我是很推荐新手用户先入一台极空间的NAS试试的,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对于NAS老手,如果觉得此类轻NAS功能太简单的话,也许只是这台设备不适合你而已,用不到的话不买就是了- -!
最后,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请关注点赞评论三连,我会持续创作大家感兴趣的内容,您的支持就是我熬夜码字的动力!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