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莫善于寡欲(修口即是修心切莫口舌招尤)(1)

中国有句俗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意为告诫世人说话应当谨慎,不要信口雌黄,招惹祸端。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

这就是成语“三缄其口”的典故由来。文中的《金人铭文》对孔子的思想产生过极大的触动。在《论语》及《孔子家语》中,常常出现孔子告诫弟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口是何伤,祸之门也”,“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等言论及观点。

修心莫善于寡欲(修口即是修心切莫口舌招尤)(2)

《警世通言》说:“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舌头是人体器官中形体非常小的,但是因为口舌招尤惹来的祸患却是非常严重的。

雍正年间刊刻的《关圣全书》中讲了一篇在关帝面前出言不逊,遭关帝当即斩杀的故事:浦城道士张东海,万历初年于是邑降雷乩,书关帅临。旁观一妄人云:若号英雄,何失手于马忠。乩即大书曰:马忠贼子今何在,关某威灵恰至今。书毕,以笔于此人颈上一圈,其人即仆地,次曰毙。颈中一带如绳痕云。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子不语》中也曾记有这类故事:四川酆都县,民俗传说是人鬼交界处,县中有井,每年须焚烧纸钱金箔投进去,名叫“纳阴司钱粮”,耗费千金,人若有吝惜的,就会生瘟疫,民众苦不堪言。

清朝初年,知县刘纲到县上任,听到后就将这场迷信活动禁止了。民众恐惧,县令毅然取来长绳,绑住身体吊下井去。幕僚李诜也跟随前往。县令下到井底,在阎罗殿拜见了包公,禀明民间生活状况。包公对阳间借鬼神之名祸害百姓的行为很生气,同时也很赞赏知县为民请命的仁德勇气。

话没说完,红光从天而降,包公起身说:“伏魔大帝到了,您暂避一下。”刘退到后堂。关帝问:“您这里为什么有生人到访?”包公说明原委,关帝说:“若是这样,就是贤德县令了,我愿见他。”关帝请二人坐下,面色温和,问世上事很详细,只是不涉及幽冥的事。

李诜冒失问:“玄德公在哪里?”关帝大怒,拂袖而去。包公很惊慌,对李说:“你必然被雷击死,我也救不了你。你怎么可以在关帝面前这样无礼?”县令代李哀求,包公说:“只有让他赶紧死,免遭焚烧尸体。”取匣中的玉印有一尺长,解开李的衣袍在背上印记。县令与李拜谢后,仍然从垂吊的绳子出来,刚到酆都南门,李竟中风而亡。没多久,暴雷闪电,围绕李的棺椁转,衣服都焚烧光了,唯独背上有印记的地方不坏。

修心莫善于寡欲(修口即是修心切莫口舌招尤)(3)

《鬼谷子》云:“口者,心之门户。

修口就是修心。传统文化儒释道教都把“善护口业”摆在首要的位置。

元代许名奎《劝忍百箴》的第一篇便是《言之忍》。书中云:“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

《无量寿经》云:“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也把守好口业放在第一位。

中国民间传说中十八层地狱的第一层即是拔舌地狱:凡在世之人,欺瞒哄骗,谗害忠良,恶语中伤,曲解正法,妖言惑众,蛊惑世人,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凡此种种,死后被打入拔舌地狱,小鬼掰开来人嘴,用铁钳夹住舌头,拉出还用犁去耕。受此苦楚,号哭叫唤不止。

此罪竟毕,尚且堕灌铜铁汁地狱,沸腾滚烫的热铜铁汁烧其咽喉,次烧其心、肺、肝肠等,种种的苦楚,都是因舌根所造之种种罪业。

修心莫善于寡欲(修口即是修心切莫口舌招尤)(4)

《关帝圣训》云:“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自古云“言为心声”,言语是人思想情感的反映,表达着一个人的内在品德修养。要达到言语的适当合宜,首要的是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发心。

修口就是修心,心地正直,说出来的言语必然真诚可信、让人尊敬;心地善良,说出来的言语必然春风拂面,使人悦服。

《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心正、念正,言语自然端正。谨言慎行,必然不会口舌招尤,多惹事端。因此,言语方面与其在技巧上提升,不如在心念上提升。

甜言蜜语,巧舌如簧,只会让人一时愉悦;立身正直,正心正念,才会让人永远尊重。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