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那些没有自信的大丈夫们,为了禁锢伟大的半边天,也当真是煞费苦心了。他们先发明了“三从四德”,所谓“三从”指的是女子要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四德”指的是女子要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就是女子的品德、辞令、仪态和女红。然而这传了3000多年的三从四德,终究还是没困住天下女子,于是又有人发明了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的可恶之处在于,他站在极高的视角,用唯一的标准评判了天下女子,而且这个评判标准竟是“无才”。因为这短短7个字,多少父亲不让女儿识字,多少有志才女放下书卷绣女红。

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实含义必须知道(农村俗语女子无才便是德)(1)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男权社会下男人打击女人上进心的利器,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将女人锁在深宅后院中过着无知的生活。而在女人地位日渐得到提高的现在,还有不少男人用这句话来贬低女性,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老祖宗说女人就不该有才学吗!这句话其实是有着完整的出处的,并不是只有这么一句话,要联合上下文一起才能真正理解。隋唐演义的第三十七回写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何必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歎为有才无德,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

明清时期,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压迫越发深重,女性的存在意义,不过是男性的附属品,是男性泄欲以及繁殖的工具,诗书什么的,都是杂书,女性既不该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移了性情,更不应该展露自己的才华,显得轻浮而不端庄,安心待在深宅大院相夫教子才是正经,一旦丈夫不行早逝,按照那些老学究的观念,最好殉了丈夫而去,这方才是古代模式女性。

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实含义必须知道(农村俗语女子无才便是德)(2)

所以,“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还有上半句,只可惜少有人知。而且,这两个人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时,并没有传达女子就一定不能读书、有才的意思,而是在强调,不管是男是女,德行都应该摆在才华前面——如果德不配位,认识再多字也没用;如果没有才华,那就用德行去评判他(她)。

但到了后来,有心人断章取义,只保留了下半句,用来宣传女人不该读书。清朝还有一个文人李渔,非常不赞同这流行的下半句,他认为,这话肯定是一个在女人那里吃了亏的愤青传播出来的,有人吃了为官的亏,就劝后人别做官;有人吃了美女的亏,就劝后人远离美女。

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实含义必须知道(农村俗语女子无才便是德)(3)

然而后来他的这句话被人们截取了后半句,并且广为流传,反而成为了旧社会中很多人以此去剥夺女性受教育权利的理由,想必陈继儒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当然如今已经没有人使用这句话了,女性们也早就已经成为了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半边天,创造并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所谓的“才、徳”自然也就少有人提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