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1)

绥德县枣林坪镇镇长谢露露主持启动仪式

观黄河奇石,品红枣美味。9月29日,绥德县枣林坪镇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红枣开杆启动仪式在黄河岸边上河源景区举行。本次活动通过现场签约和网络直播预售,共销售红枣60.8万斤,总计销售金额224.8万元。

绥德县政协主席孙虎生,绥德县委副书记王剑飞,绥德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高晓燕,绥德县副县长万雁、黑兆龙,绥德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光东等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负责人、有关企业和村民代表参加活动。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2)

绥德县政协主席孙虎生授杆

枣林坪镇是绥德县四大古镇之一,也是绥德县红枣产业示范区和农旅融合先行区。沿黄公路穿镇而过,黄河滩枣久负盛名。利用原枣林坪中学旧址建设的3A级上河源休闲度假景区,使绥德县唯一的沿黄小镇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3)

绥德县副县长万雁(右)与枣林坪镇党委书记冯娟(左)推介红枣

“枣林坪镇有传统红枣林3.4万亩,近年几年建成高标准枣园5000亩,引进柳选一号、梨枣、灰枣、骏枣等多个试验品种。”枣林坪镇党委书记冯娟在致辞时介绍,“近几年,枣林坪镇投入2000多万元,依托红枣地理优势,深挖黄河文化特色,打造了集陕北窑洞民宿,农耕文化体验、黄河奇石展览为一体的3A级休闲度假景区;引进南京石书堂书画院在景区开设分院,宁绥两地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将在此交汇融合。今后镇党委政府将全力推进万亩红枣高标准示范园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打造沿黄特色旅游小镇。”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4)

授予7人助农大使

绥德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振亚在对红枣产品推荐时介绍,红枣树是绥德县最古老的优良经济树种,全县红枣栽植面积为14.66万亩。枣林坪镇黄河滩枣又名“木枣”,生长在距黄河五十米至一千五百米范围内的沙滩上。枣林坪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黄河滩枣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的上乘品质。枣林坪镇红枣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除鲜食红枣外,枣林坪镇深加工的紫金枣、红枣干、枣夹核桃等十多种产品倍受市场青睐。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5)

签订购销协议

活动中,绥德县绥德汉食品有限公司、绥德县志强枣业责任有限公司、黄河湾枣业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分别与该镇金水湾村、枣前坪村等5个村集体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共签约购销红枣60万斤,签约金额220余万元。此外,本次活动通过直播带货预售优质大枣8000斤,销售金额48000元。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6)

绥德县副县长万雁要求,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立足镇村实际,因地制宜,应体现出特色和品位。重点是突出人文特色,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充分搜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故事、传说、名人轶事,体现枣镇人民勤劳、善良、纯朴的民风,使枣镇文化旅游更具历史厚重感和文化生命力。突出产业特色,坚持产业强镇,以富促美,充分利用红枣产业发展优势,打响特色农业品牌,使枣镇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枣之乡”。突出旅游特色,注重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创意,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上下功夫,增强旅游服务功能。突出环境特色,坚持走绿色生态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把美丽乡村的核心点落在“美”上,用美的环境吸引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7)

授予7人助农大使

本次活动为郝浪杰、白晶晶、刘咪、柴亚红、贺静、高锦慧、高迎春等7人颁发助农大使证书。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8)

枣农代表鱼利军介绍经验

枣农代表鱼利军在启动仪式谈了红枣种植感受;绥德县政协主席孙虎生向枣农代表鱼丙财授杆,并宣布仪式启动;枣林坪镇镇长谢露露主持活动。

在嘹亮的锣鼓唢呐声中,上河源景区打响了绥德县收获红枣的第一杆。(鱼玉军)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9)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10)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11)

开杆

佳县红枣产量如何(首日销售224.8万元)(12)

枣农收获新鲜红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