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时期,帝王将相等权贵之人对成仙长生十分痴迷,生前修道炼丹,死后也要好好捯饬一番。有条件的人,能穿金缕玉衣最好,起码能防止尸体腐朽,次则银缕玉衣、铜缕玉衣;棺椁也不能简单,上面尽量绘上羽人神人及青龙白虎等神兽。

镇馆之宝和石头的来历(南博镇馆之宝距今1700年)(1)

当然,死后最好能避开小鬼,所以墓中一定还会有镇墓兽。

镇墓兽出现于战国时期,流行语汉晋,唐末五代后,基本就很少见了。它通常是人面、鹿角、兽身以及底座,为了达到震慑鬼怪的目的,其面目往往很狰狞,甚至能吓退盗墓者。不过,镇墓兽也有不吓人的。

镇馆之宝和石头的来历(南博镇馆之宝距今1700年)(2)

南京博物院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就是一个很萌的镇墓兽,叫青瓷神兽尊。

43年前的一天,在江苏宜兴的一个村庄里,考古学家在一座西晋墓中发现了青瓷神兽尊。青瓷神兽尊全器高27.9厘米、口径13.3厘米,上面窄腰部鼓,足部稍宽于口,整体像一个梨。

镇馆之宝和石头的来历(南博镇馆之宝距今1700年)(3)

这座墓属于三国时期吴国周鲂的墓,看过三国的朋友一定了解,演义中有“周鲂断发赚曹爽”的故事。不过他的儿子周处相对来说更有名。小学有篇课文就是说周处年轻时为害乡里,后来立志向善,为乡里出去了恶蛟、猛虎,改过自新后拜师陆机,终成忠臣孝子。

仔细看这个镇墓兽就会发现,这家伙就是来卖萌的。

镇馆之宝和石头的来历(南博镇馆之宝距今1700年)(4)

从正面来看,简直就是西游记中的妖怪。瞪得大大的眼睛,朝天鼻,嘴巴张开,咬着一个球,连后槽牙都看得清清楚楚。下巴下面应该是胸毛,长成了一片,乍一看还以为是餐巾。话说小兽,为啥要戴个餐巾布,是不是你咬着球会流哈喇子哟!

再看这双手,手指并拢作掌状,向前推出,这个动作很熟悉啊!咋地,小兽,你这张嘴伸掌的姿势,如果是趴着简直很像欧阳锋啊,是在练“蛤蟆神功”吗?至于这脚就更萌了,手臂和腿部毛都排的整整齐齐,看样子风是从背后吹来的。

镇馆之宝和石头的来历(南博镇馆之宝距今1700年)(5)

两侧有耳,后面是脊背,上面还有剑尖一样的东西,应该是背脊的毛发。明明该一本正经吓唬小鬼和盗墓贼的,可你这不正经的样儿,实在让人害怕不起来啊。小兽啊喂,你这也算是玩忽职守了啊!

镇馆之宝和石头的来历(南博镇馆之宝距今1700年)(6)

​有专家怀疑这尊神兽是上古凶兽之一的穷奇。据《山海经》记载,穷奇形似老虎,叫声像狗,前腿长有翅膀,浑身有野猪一般的鬃毛。用穷奇作镇墓兽,本无可厚非,但此神兽却看不到翅膀,似乎不对。

萌归萌,但是这个镇墓兽却很实在。青瓷神兽尊出土的时候,专家发现内中竟然有骨头,这骨头是谁的?是墓主人周鲂的还是一种特殊的祭祀礼仪?专家也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