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禀实而社稷安”。无锡,历史上曾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
无锡米市牌楼(2020年5月摄)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无锡大运河沿岸形成“八段米市”,70%以上的米行约80多家分布在三里桥两侧,成为无锡米市的主要集散地、江浙各县漕粮采购地和中转站,与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湖南长沙(湖北沙市)形成“四大米市”(又被称为“江南四大米市”),而无锡米市素有中国“四大米市”之首的响誉。
资料图
无锡米市兴于何时,至今仍说法不一。早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无锡已是太湖流域和两浙漕粮集中地及江南著名粮食市场,据《无锡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北门大桥(即原先的北塘大街一带)就有米市,且初具规模。清乾隆年间,无锡粮食的吞吐量达到七八百万石。光绪十四年,那年新米上市的光景,三里桥堍蓉湖茶楼里每天上午都是茶香四溢、水汽氤氲、人声鼎沸,各米行的人都聚在这里饮茶集会。宣统二年,无锡的米行达143家,仅三里桥和北塘段的米行就有80余家。
无锡市民在三里桥米市购买平价米(资料图片)
到解放初期,据《无锡市志》记载,全市有米店(摊)175家,粮行252家,北塘、三里桥沿河仍为米市的中心地,粮行达到158家,约占全市总数的67.4%。但到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取消粮食自由市场,粮食流通全部纳入国家计划轨道,至此“无锡米市”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1978年后,粮食网点又逐步增加。1981年,原北塘区组建三里桥粮油市场,北塘、三里桥一带停顿了近30年的无锡米市中心又趋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粮油成交量仍居“四大米市”之首,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粮食加工业成为全国五大碾米中心,当年市郊的三里桥米市是中国最大的粮油市场。
2004年,无锡市政府为全面提升无锡米市的功能和品位,对米市进行布局调整、资源整合,恢复使用“无锡粮油中心批发市场”这个国家级市场招牌,在城南路重新建立了一个以粮油中转储备仓库为基地,以稻谷、小麦、大豆、玉米等大宗原粮交易为主的南市场,而北市场则重新选址迁移至江海西路,市场也大多以成品粮油现货交易为主,以满足锡城及周边地区居民米袋子的需要。从此,三里桥米市开始逐渐萎缩衰落。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和无锡老城区改造步伐的加快,昔日三里桥船来人往、人声鼎沸的场景早已不再,曾经水陆便捷的交通优势也已转变为运输瓶颈,加上旧城改造,米市周边居民陆续搬迁;粮油销售网点增多,购买力分散;购买渠道和方式日趋多样化,客户群分流;居民饮食结构改善,消费量下降等因素,曾经辉煌荣耀的三里桥米市犹如人生步入暮年,褪去浮华后略显沧桑。
2015年,面临拆迁的三里桥米市仅剩商户不足30户,他们大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便一直在米市经营,和三里桥一起见证了现代米市的兴衰,或许是那份融入生命的米市情结和对老客户的一丝眷念,即使市场冷清却依然坚守……
2020年,随着三里桥地块的整体拆迁,米市里的商户陆续搬离。至此,曾经盛极一时的三里桥米市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