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

究竟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好人会不会变成坏人,坏人又会不会变成好人?由于检验所需的时间成本太高,其实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不过那些喜欢思考、喜欢观察,喜欢研究社会学的人,总想探讨一下界定的可能性。然而,人的好坏真的能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吗?有的文艺作品在质疑,有的文艺作品在举证。山东卫视热播的电视剧《继父回家》中的主人公李宽(范明 饰)曾蹲监狱17年。他,真的不是好人吗?

继父要求继子养老 拷问好人与坏人的界定(1)

在大家都盛赞曹保平的《烈日灼心》时,我却觉得他这次的改编工作并不及格。因为影片上映后,观众都去讨论邓超和段奕宏的基情了,完全没有体会到原著小说《太阳黑子》对现行刑法的思考。深刻的现实意味在银幕上悉数丢失,你说算不算及格?在我看来,影视作品就得有一定的现实担当。如果纯粹娱乐化,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继父回家》虽然没有《烈日灼心》的光环,却有着比其更直观的现实担当。

李宽出狱后,由于被贴上了标签,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上不同人对他不同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的不同,代表了他们对好人的界定不同。很显然,离李宽最近的人(在李宽进监狱前就熟悉的人),比如他的妻子丁洁(闫学晶 饰)和他的好友马建新(曹力 饰)对其接受程度最高,基本上做到了无条件的信任。离李宽稍远的人(在李宽进监狱前没有交集的人),比如一直追求丁洁的司徒憾(张一龙 饰),以及李宽的“龙凤胎”儿女,对李宽便已经是有戒心的接受了。而与李宽完全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在刚接触李宽的时候,更是会有完全不接受的情况出现。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依法治国多年后,法律在约束人行为、规范人做事上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法律却变成了很多人界定好人与坏人的硬性标尺。你若犯过法,无论真实的缘由是什么,你都会被贴上坏人的标签。即便别人不指着你骂,你都会在心里被这个标签死死绑住。范明把李宽演得在社会上时时刻刻都好像处于委屈之中。这到并不是因为李宽懦弱,而是因为他与社会产生了矛盾。虽然没有明讲,但是《老炮儿》中的六爷其实和李宽是一样的情况。只不过重视戏剧冲突的电影,需要六爷在冲突中把生命燃烧;而重视情感关怀的电视剧,则需要李宽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阴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