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1)

编者按:十年风雨兼程,十年铸就辉煌。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展现全县“头雁”队伍风采,近期我们将在商河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开展“喜迎二十大 谈谈这十年”活动,挑选全县连续任职十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谈谈村庄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感受村庄“蝶变”的魅力。

本期为大家邀请到的是——殷巷镇逯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军,下面,让我们跟随张书记的脚步,一起来领略逯家村的风采!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2)

★人物档案:张洪军,男,1964年1月生,200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2月至今任殷巷镇逯家村党支部书记。

敢啃“硬骨头”,绘就美丽乡村蓝图

十年前,逯家村房屋交叉错杂,村内唯一称得上大街的路弯弯曲曲,所有的胡同都是死胡同,没有一点规划。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3)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4)

【以前的逯家村】

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众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成为村两委的共识。没有规划就没有发展,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张洪军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研究出了村庄建设5年规划,制定了院落统一修建图纸。规划出来了,第一刀切在哪,只能切在自己身上,这样老百姓才会信服。于是,他带头拆掉了自己家的老院子,在规定位置建设了新的院子。群众看到村两委整治的决心了,抵触情绪也就不那么大了,工作推动也就快了。到2011年,村里所有的院落都完成了重建,规划出东西向和南北向各一条大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5)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6)

【现在的逯家村】

近年来,在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下,逯家村逐步开展村内大街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村庄亮化“五化”建设,建设排水沟及路沿石5000米,粉刷墙面4万平方米,硬化大街2万平方米,改造厕所396处,安装热风机、碳晶电热板240户,并且实施弱电缆下地、环村观光路径和坑塘改造等项目,在实施民生工程方面下足“狠功夫”。如今的逯家村“摇身一变”成为美丽乡村,村庄也先后荣获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省级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村“两委”成员吴洪香说:“看着村庄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一个样,真为我们村的发展由衷高兴。”

十年磨一剑,铸就留兰馥郁芬芳

以前,逯家村还是一个市级贫困村,村小地少,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特色支柱产业。和其他大多数村子一样,村内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玉米,村民收入来源单一。要增收,就要发展特色产业。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张洪军了解到留兰香的种植效益比较好。考虑到群众对新产业认识较浅,他在自己试种成功后才向村民进行了推广。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7)

在张洪军的带领下,村党支部牢固树立“一流党建促一流发展”的理念,探索实施“支部联建聚力量、党社联合聚财富、村校联盟聚人才、岗责联动聚能量、干群联手聚民心”的“五项创新举措”,创办起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建起留兰香精油集中提炼场所,流转54亩土地,发展苹果和留兰香套种,2016年亩均留兰香纯收益达3500元,总收益达19万元,群众变身“股东”,坐享“分红”,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合作社社员张风青说:“村庄一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我就立马跟着流转土地,还投了些资金入股,如今年年能拿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8)

2018年9月村庄借助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张洪军聘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团队,设计了留兰香主题公园;争取到扶贫资金和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了25座果蔬、花卉温室大棚,实现农户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2019年,殷巷镇党委以产业为纽带联合逯家村周边11个村党支部成立了留兰香产业联合党委,由张洪军担任联合党委副书记,形成了“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的功能性党建联合体基本架构。现在逯家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50万元,打造出一个集产业发展与采摘旅游的新园区,让逯家村在留兰飘香之外,又增添了三产融合的新篇。

深化“产学研”,搭建人才引育平台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9)

乡村要实现振兴,关键在人。逯家村的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才。近年来,张洪军借助“人才东风”,将目光瞄准科研院校,先后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农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合作关系,通过政产学研紧密合作模式,坚持科技引领,依靠强有力的专家队伍,搭建联合研发平台,在精油提取、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逯家村先后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济南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山东交通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济南市农业局留兰香种根繁育基地”、“济南市继续教育教学基地”等称号。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10)

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张洪军成立了工作室,开展人才服务工作,为留兰香产业的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聘请农业专家定期开展培训,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余人,重点包括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退役士兵等人员,为留兰香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并且通过参与式、讨论式等互动教学方式,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争取达到让农业经营有良好的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11)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张洪军又开始尝试“线上”销售推广模式,建设了农特产品O2O体验厅。疫情期间,逯家村的乡村振兴专员化身“主播”带货,各类果品线上销售量达到10万斤以上,拓宽了销售市场,也打响了品牌。一个集采摘、垂钓、观光等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框架已经形成,逯家村成功趟出了一条实现农户和集体双增收的“逯家经验”。

聚焦优治理,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以前,白天忙活完回家,或者在茶余饭后,可供消遣娱乐的地方就仅仅有一个村里早些时候建起来的文化广场,利用率也不高。”党员张洪顺说道。随着村庄发展越来越好,村民们对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张洪军又把矛头指向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打出乡村治理“组合拳”。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12)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13)

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2017年,逯家村实施村级办公场所提升改造计划,新办公室场所建成后,张洪军带领着村“两委”成员专门研究规划建设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书画展览室等,配备图书1.8万多册,音响、道具等设备10套,他说:“我们以新建的场所阵地为载体,着力搭建乡风文明的大平台,成立了广场舞队、鼓子秧歌队,先后有50名村民加入到队伍中,只要天气允许,每天晚上都会跳广场舞、跳秧歌,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14)

张洪军坚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一方面,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创建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党员为网格员的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一支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乡村治理“铁军”。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好村规民约,组织村民学习涵盖村风民俗、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社会公德等内容的行为规范,引导他们积极踊跃参与乡村治理,切实把乡村治理主体“聚起来”、乡村治理力量“统起来”。

此外,他还组织村两委成员、村“五老”人员成立了“逯家新风”小队,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活动,围绕“庭院美”、“生活富”、“家风好”三个方面,在全村开展“争创出彩人家,共建美丽乡村”活动,推动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竞相出彩、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四德榜好人评选、五星级文明户评选和优秀家风家训评选,对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不断激励村民争当五星级文明户,争当文明村民,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出彩机会”。

“整洁干净的村庄,蓬勃发展的产业,纷纷而来的荣誉,并没有让逯家村停下前进的脚步。未来,逯家村将继续聚焦党建领航,以留兰香产业为龙头,带动村民发家致富,为实现逯家绿意盎然、留兰芬芳,欢声笑语、瓜果飘香的目标加倍努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洪军自豪的说道。

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喜迎二十大谈谈这十年)(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