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包括学生版和教师版,下面展示为教师版!

需要电子版的亲们关注我后,私聊发送:114

关注我持续分享更多化学干货!喜欢就帮我点个赞,转发一下给更多人看到哦!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2)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3)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4)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5)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6)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7)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8)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9)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0)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1)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2)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3)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4)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5)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6)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7)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8)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19)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常考问题(中考专题复习四)(20)

【拓展研究】

(1)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9分钟以后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量气管内液面所在刻度

量气管内液面所在刻度

150.0mL

30.8mL

0.2mL

①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炭粉和氯化钠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③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粉换成足量的铜粉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解析】

【回答问题】由题意可知,废料中的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蓝色溶液中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铜,根据蓝色溶液中加入铁有气体产生,说明蓝色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硫酸,所以溶质中还含有硫酸;加入铁粉是利用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将铜置换出来,得到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也是获得硫酸亚铁,所以加入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使CuSO4、H2SO4完全反应;固体C中可能含有铁所以先用硫酸清洗把铁除掉,再用水冲洗,最后进行干燥就能得到铜了。所以:(1)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2)由上述分析可知,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是 CuSO4、H2SO4;

(3)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Ⅲ中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Fe H2SO4═FeSO4 H2↑;

(4)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锈需要空气中的H2O、CO2;

若要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如图2所示实验中,只需完成BD两个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拓展研究】①量气管内蒸馏水变化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30.8mL﹣0.2mL=30.6mL

空气中氧气含量=×100%≈20.4%;

②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铁粉、炭粉、氯化钠和蒸馏水等物质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所以炭粉和氯化钠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③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故答案为:【回答问题】(1)过滤; (2)CuSO4、H2SO4; (3)Fe H2SO4═FeSO4 H2↑;

(4)H2O、CO2,BD;

【拓展研究】①20.4%;

②催化作用;

③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