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叶曙明

在越秀山上有一座五羊雕像,建于1950年代,最高的那只衔穗公羊仿佛在引颈远眺。它究竟在眺望什么?

五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五羊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1)

(网络图片)

也许在眺望自己的故乡。它的身世从来都是一个谜,对广州人来说,羊并不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它是如何变成广州城的标志?这个疑问,各家说法莫衷一是。流传最广的版本,当属“五仙骑羊,衔谷而降”。许多人甚至考证过五羊降临的年代,有人说是西晋,有人说是东吴,也有人说是战国,还有人说是西周,甚至有人说是神农氏时代,真是愈说愈没边了。

然而,我始终弄不明白,既然广州没有多少羊,古人为什么要杜撰一个羊的故事呢?会不会是那些被贬谪岭南的北方官员、文人,因怀念家乡而编造的?

于是,有人很认真地考证出,这些流落广州的“羊”,是战国时代随着罗氏族人从黄河边迁徙至岭南的——不是他们带来了羊,而是他们本身就是“羊”——罗氏族人姓芈,以羊象形,北方读“mi”,粤语读“me”,也就是羊叫声。“芈”们把种水稻的技术带到了番禺。后来因为受不了咸潮的困扰,罗氏族人又迁往别处,番禺人与他们依依惜别,“五仙骑羊,衔谷而降”的故事,正是用来纪念罗氏族人的。

这固然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是否有道理,暂且按下不表。事实上,从官私文献中,我们都没有看到相关记载,说战国时代广州就有羊城( 芈城)之称,这个关于羊的传说来源,也不是从“一群芈”逐渐变成“五只羊”的,而是一开始就以“五仙骑羊而降”出现的。还有一个更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传说中,仙人把谷穗赠与州人后,“仙忽飞升以去,羊留化为石”。也就是说,“芈”(羊)没有走,而是留在广州了,这与罗氏族人迁徙他处的说法,似乎亦不尽吻合。

五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五羊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2)

五羊传说,据说最早见于晋代裴渊的《广州记》,这本书的原版已经失传,现在看到的只是收进宋代《太平御览》里的“语录”版本。可见这个传说当时并不怎么流行,以至于到宋代时已不传。

我粗略查一下,发现“羊城”这个词,在唐代初年已有,初唐诗人沈佺期《峡山赋》即称广东清远峡山“切惟羊城王岭之要冲”。而高适的《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诗亦有“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之句。唐代说羊城,是不是也源于“五仙骑羊,衔谷而降”的传说?如果是,为什么唐代的书里没怎么记载?为什么直到宋代以后,这个传说故事才纷纷出现于各种书籍之中?像《太平御览》《南部新书》《太平寰宇记》《方舆胜览》等,五仙观也是北宋初年修建的。如果说,广州人直到宋代,才忽然想起要为一千多年前路过广州的罗氏族人立祠纪念,未免也相隔太久了吧?

那么,为什么北宋对这个传说会那么感兴趣呢?据我推测,大概和南汉灭亡有关。

五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五羊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3)

细细咀嚼这个传说,不难发现,故事的真正重心,不是五羊,而是谷穗。且看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所说:“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仙人降临的真正目的,是将谷穗赠给广州人,祝广州永无荒饥。那五只羊化为石头,其意义倒有点像是仙人故意留下的记号,起着一种“提醒”或“监督”的作用,要人们时时谨记“以农为本”。

南汉的“首都”就在广州,几代皇帝都被史家形容为荒淫骄奢的暴君,他们不喜欢种五谷,只喜欢种些嘉花瑞草和荔枝佳果,对珍珠又嗜爱如命。南汉最后一代皇帝刘鋹,手下有八千兵专门帮他打捞珍珠,办法是用绳子把石头绑在他们身上,丢到水里,把他们沉到五六百尺的水底去采珠,扯上来时,多半已经翻了白眼,没死的再丢下去。办法虽然残忍,倒也采了无数珍珠。皇宫内珍珠堆积如山,所有的梁栋帘箔,都以珍珠装饰,极尽铺张扬厉。这种奢靡之风,必然传染民间,引诱人们弃农下海,采珠牟利。

五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五羊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4)

后来宋太祖扫平五代十国,南汉灭亡。通常开国皇帝都比较懂得“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的道理,因此宋太祖下令广州官民一律不准采珠,以前以采珠为业的人,年轻的充军,年老的回乡务农。朝廷要老百姓明白,耕田种粮,以农为本才是正道。

于是乎,五仙骑羊衔谷而降,祝福广州“永无荒饥”的美丽传说,便在这个时候,忽然广为流传,又是著书立说,又是建五仙观,无非是劝人务农,“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

可是广州人的老观念,偏偏认定“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最终还是没有走种田的路,令那五只羊至今还叼着一把稻穗,无奈地守着这个繁华的商业之城。

五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五羊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5)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广州主题公园,三衰六旺好奇特

当帝制来临时,广东护国真男儿

说说张发奎这个人

谜一样的黄花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