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事件妥妥的是几个老鼠害了一锅汤人群共愤的同时,也害苦了一个超级时尚品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著名的服饰品牌?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著名的服饰品牌(46年著名服饰品牌Boy)

著名的服饰品牌

唐山打人事件妥妥的是几个老鼠害了一锅汤!人群共愤的同时,也害苦了一个超级时尚品牌。

其中一名涉事男子身穿BOY LONDON服饰,导致该品牌遭到网暴。自事件爆发后,该品牌电商平台销售额大幅下降,原本已经售出的产品遭遇了“退货潮”,许多人甚至涌入品牌直播间“抵制”该品牌。

这个品牌也无奈地跟着倒霉了!

它就是鹰牌。

自从“唐山围殴案”以来,网友就提出远离穿着Boy London的人群,Boy London 的大 logo T 恤直接被 “点名”,因为该品牌似乎很适合这类人的穿搭。

确实,向来以T恤卫衣和大金链子、紧身九分裤等一起组成社会人的标配,也是它给人的印象。这个服饰品牌能引起网友的抨击,也不是空穴来风,早前的形象没有在平时设立或者美化,一遇到暴力事件,那对富有感情的人来说,品牌方怎可能将暴力事件的影响撇的一干二净呢?

基因难逃“街溜子”

这个品牌诞生于英国,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崛起。

20世纪 70 年代末,英国青年从音乐上的叛逆运动为起点,用前卫摇滚和重金属风格编制出了一场关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意识的全民文化运动。

创始人 Stephane Raynor 与联合创始人 Joh Krivine 首先在 1974 年,于伦敦切尔西国王路 153 号开出了服装店 Acme Attractions,Acme Attractions 的灵感来自于同一条街上由 Malcolm McLaren 和 Vivienne Westwood 共同建立的门店 Let it Rock,开启了新浪漫主义朋克风格。

1976 年,自称时尚无政府主义者的 Stephane Raynor 英国伦敦国王大街 King's Road 上开出 BOY 门店,Boy London 就此诞生。

在品牌在创立之初,就被打上了叛逆的标签,品牌采用黑色为主色调,宽宽大大的剪裁述说着不被约束的态度,谁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天不怕、地不怕、打人也不怕的人才有。

时代就这样被寄托在一个服装品牌上了,也击中了年轻的叛逆者,他们纷纷决定它能代表自己的个性,唯一的能力就是买“图腾”的东西。这个东西恰好让“Boy”这个服装品牌赋予了。

没过几年,Boy 门店迅速成为风靡伦敦的朋克风潮胜地,挤满了穿着考究、极具风格的叛逆青年。 包括 Andy Warhol 和 Madonna(麦当娜) 等文化名流均纷纷前往,很快便让 Boy 门店的地位从伦敦青年的聚集地,上升为融合朋克、先锋和反叛精神的青年文化象征。

进入中国一波三折

1997年,Boy London母公司英国安格洛联营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注册了商标。2001年,在广州越秀商圈的中华广场“流行前线”开设了中国首家门店。不过因商标权问题,2001年,代理商金甲琪也在国内注册“韩国BOY LONDON”并进行经营。

早期商标版权之争不断的Boy London并没有在国内掀起什么火花。直到2010年前后,伴随着Rihana、Justin Bieber、权志龙、陈冠希等明星穿起了Boy London, 这个直白、简洁、甚至于略显粗犷的英伦街牌开始席卷中国潮流圈。

 “你离潮人就差一件BOY LONDON。”这是2010年前后流传在国内潮流圈的一句话,老鹰、BOY logo俨然成为当时潮人身份的象征。

记得2012年到2015年,是BOY LONDON在国内风靡的顶峰时期,深受潮流年轻男女、中国富二代留学生的喜欢。“当时你去国内任何一片繁华的商业街区,像南京1912酒吧街,10个男生有8个穿BOY LONDON的衣服。”

那时候,很多人无论是大街上,还是电视上面都会有人穿着印有BOY的T恤或者夹克,给傍观者的印象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品牌形象不能远离现实

消费者是人,是人就会有感情,让富有感情的消费者不要存在“连坐”,理性上可以,感性上边界很难划清。

我们买东西由己及人设想下便知道,中国人尤其如此,一个东西被赋予了美好、乐观、幸福的含义后,人们会买它,反之人们会拒绝。

所以说功夫在平时,平时要赋予品牌一些美好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摇滚、朋克、小镇青年、“社会人”等一些列让傻瓜都会联想到打架等不良形象标签。

当前,摆在 Boy London 面前的是一场关于品牌形象扭转和口碑营销的硬仗

如何剔除中国消费者情绪中关于品牌的负面认知?

如何将品牌真正所代表的朋克摇滚精神以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

这估计不是请几个年轻代言人或者植入热门综艺所能够轻易做到的。

稍有不慎,这个被标签化的潮流品牌,将会走至被中国消费者逐渐抛弃的窘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