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如何评价莎士比亚(文学地位超越马克)(1)

梅尔维尔身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20世纪二十年代声名鹊起,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巅峰人物。其作品《白鲸》直到出版后七十年,才获得社会大众广泛的重视。英国作家毛姆认为他的《白鲸》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著名桂冠诗人罗伯特·潘·沃伦则认为赫尔曼·梅尔维尔是美国最伟大的诗人。后人的评价中,他一度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英国作家如何评价莎士比亚(文学地位超越马克)(2)

“家道中落·奔波谋生”

梅尔维尔于1819年8月1日,出生在纽约市一个有名望的家庭。所以他打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父亲因破产而忧虑成疾,在他12岁时去世。他不得不辍学做工,以帮助养家。于是先后当过银行小职员、农场工人、皮货店小伙计、农村教师等。家庭的不幸与环境的骤然变化使他感到被生活所遗弃,形成了复杂深沉的性格。

为摆脱穷困,年仅十九岁的梅尔维尔到一艘开往英国的货轮上当差。当船抵达目的地英国工业城市利物浦时,资本主义的丑恶现实使他震惊而难忘。这次航行给他充足的创作素材,对他的民主、平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英国作家如何评价莎士比亚(文学地位超越马克)(3)

“出海数年·著书立作”

从英国返回后,梅尔维尔在捕鲸船“ 阿古希耐” 号上当水手。1841年到1844年的三年航海生涯对麦尔维尔的一生影响很大,而这其中,相当的时间是在捕鲸船上。他根据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的经历写成《泰皮》 和《欧穆》 两本游记体小说。书中所描写的土著人风情为美国读者闻所未闻,加之作者的笔调流畅幽默,因此,这两本书畅销一时。

他的另一部作品《玛地》虽然在形式上仍是游记体,但意图是写自己在深奥的哲学领域的探索。他借波利尼亚人的寓言故事讽刺西方“文明” ,并表达人类对真理与理想境界的追求。《玛地》一书凝聚了他的心血,但却未获得预期的成功。

后来,他创作《雷得本》和《白外衣》时,他顺着《泰皮》及《欧穆》的生动写实的创作路子,以迎合读者的口昧,同时,他并没有放弃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梅尔维尔开辟了两条创作途径,学会了为不同水平的读者写作。同时,也为他日后写长篇小说《白鲸》做了充分的准备。

英国作家如何评价莎士比亚(文学地位超越马克)(4)

“结实挚友·深居创作”

梅尔维尔在28岁那年,同马萨诸塞州大法官之女结婚,并安家于纽约市。经朋友介绍,他结识了纽约知识界一些自称“年轻的美国人”的文学艺术家。他还有机会听到爱默生的演讲,接受了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的某些影响。

31岁的他,受朋友邀请到马萨诸塞州境内的碑山郊游,突然偶遇自己崇敬的作家霍桑,从此两人结为好友。同年秋天,他遇到离霍桑居住的莱诺克斯不远的皮茨菲尔德,在他自己命名的“ 箭头农场” 居住了十三年。在此期间,两位作家虽因各自埋头写作而相互拜访不多,但时有书信往来。

英国作家如何评价莎士比亚(文学地位超越马克)(5)

“执着热爱·自费续作”

他47岁时,自费印行第1部诗集《战事集》。同年(1866年),他开始在纽约任海关检查员一直持续到1885年。

他57岁时,又自费出版以宗教为题材的18000行长诗《克拉瑞尔》,并于1888年和1891年自费出版诗集《约韩·玛尔和其他水手》和诗集《梯摩里昂》,各印25册。

这位文学巨匠,带着他一生对文学的热爱,最终于1891年9月28日辞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