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放弃高薪回乡务农(只想为村里做实事)(1)

新明村党总支书记黄季明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章帝 摄

【人物名片】

黄季明

中共党员、果园镇新明村人,现任职新明村党总支书记。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他先后获得了“星沙好人”“长沙县优秀党员”“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回乡十余载,带领支村两委班子一心为民谋利益,为新明村绘就出一幅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带领新明村从一个偏僻山区村跃进成为“全国文明村”。

◎星沙时报记者 谢佳唯 梁焕鑫

【访谈面对面】

5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党建服务中心,黄季明正在与前来交接工作的工作人员交谈,熟练地安排全村“电诈”宣传工作,并叮嘱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自2014年回乡工作至今,黄季明几乎开启“连轴转”工作模式,认真处理全村大小事务,全村情况他已了然于心。在同事们眼中,他是“老黄牛”,为全村的发展和村民正常生活生产孜孜不倦地工作;他的满头白发,与工作铭牌里证件照上的黑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他平添了几分沧桑。

然而,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他也没有丝毫怨言,他总是说:“我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就想为村里做实事。”

从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新明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在黄季明的带领下,全村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他也将继续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全村百姓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引领全村产业迈向新台阶。

本报记者:十年前,您为什么会放弃企业老板身份,选择回乡当一名村党总支书记?

黄季明:当初老书记打电话给我,说村民都信任我,很认可我的品德和能力,希望我能回来建设家乡。选举时,尽管我还没辞去外面的工作,仍以最高票当选了村委委员。听到这个消息我也很开心,因为我的性格就是热爱工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且我在这里长大,有家乡情怀,全村百姓也信任我,所以我就放弃了企业老板身份,回新明村建设家乡。

本报记者:回乡初期身份发生转变,您当时经历了怎样的困难,有哪些深刻印象?

黄季明:回家乡以前,我经营了一家服装厂,服装厂属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环境和要求比较简单,只注重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回来之后环境完全不同,村委会的工作看中的是社会效益,主体和服务对象完全发生了转变。

首先是工作相对复杂很多,全村的大事小事几乎是面面俱到,事情接踵而至,手机必须24小时不关机,可以说时刻处于工作之中。其次是工作环境的变化,在村里开展工作时,经常面对批评和不理解,不同的村民对待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宣传上级大政方针的时候,也会听到不支持、不理解的声音。例如春节慰问时,我们是严格依据政策开展慰问,所以有的村民家慰问物资有可能不同,村民得知后便误以为被区别对待,就会来问我们,为什么慰问品不一样,我们就要耐心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

本报记者:新明村曾经是贫困村,到如今已成为全国文明村,十年来,您觉得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

黄季明:目前,我们村在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医养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变化很大。村支两委始终贯彻落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不推,水不填,树不砍”,新明村的水、土壤、空气通过检测都符合有机农业的种植。与此同时,村民环保意识也极大提高,垃圾分类已经在全村铺开,因此土地保护得很好,土壤中的镉等重金属每年检测一次,均未超标,给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明村2020年评为全国文明村,这离不开乡风文明建设,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规范办理流程,以宣传、引导、监督、服务为基本职责,发挥出刹歪风、正民风的作用。

本报记者:是什么样的初心和使命,推动您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黄季明: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医养结合、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5年前仅12000元,而现在已超过了200万元。

我秉承的初心和使命,首先是家乡情怀,新明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所以想为家乡发展做点事情。其次是从2012年入党,尤其在2014年当了支部书记以后,感觉肩上担子更重,我也更加坚定了为村民服务为家乡服务的信心,整体社会效益比个人经济效益更重要,因为我最大爱好就是工作,更想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这也是我的人生目标。

本报记者:在长沙县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您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接下来要怎么样发力,才能让振兴蝶变的蓝图描绘得更好?

黄季明: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按照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要盘活集体建设用地,积极招商引资,吸纳更多社会资本进驻,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体量;其次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做大做强有机产业,扩大市场份额,把自己的品牌效益发挥出来;最后是大力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产、学、研、游四个重点,全方位带动新明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您心中的星沙精神是什么?

我心中的星沙精神就是攻坚克难、与时俱进、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用星沙精神赋能省会之强,我觉得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抓好粮食安全生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另一个就是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与时俱进,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积极招商引资,持续发展有机产业,让老百姓吃得更健康更放心,完成从“吃饱”到“吃好”的跨越。——黄季明

【寄语星沙】

幸福魅力之城更靓更美,蓬勃发展之城更富更强。 ——黄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