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演员请就位》总体来讲比上一期好看很多。

郭敬明导演的《天才枪手》,让人一改往日对他“烂片导演”的称号。赵薇导演的《昨天》,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1)

但是陈凯歌作为一位拥有很多名作的大导演,他指导的《误杀》、《门徒》、《甄嬛传》三个片段看完后,不敢用“失望”两个字来形容,但是真的一言难尽,完全没看到陈导该有的水准。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2)

剧本改编得太杂乱‍

为什么对陈导的三个片段都失望?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剧本被改得太乱太杂了。

陈导是一个很有个人想法的导演,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原来剧本的基础上添加很多东西,也会改编很多东西。

这本身的用意是好的,毕竟节目中的演员和原作品的演员之间是有明显差距的,不改编直接演也是事倍功半,改一下或许能挽救一下。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3)

在《甄嬛传》里,陈导非常大地改编了原剧中雍正和果郡王的形象,以及人物关系,这让看过原版的很多观众非常容易跳戏,潜意识里不认同这个剧本。

还有他的剧本改动其实有点缺乏逻辑,有的地方特别尴尬。

比如果郡王喝了毒酒又说没毒,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没用的话,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交代了前因后果,还要突出这场戏的重点,这对于孙千、陈宥维、刘芮麟三个年轻演员来说几乎不可能驾驭。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4)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误杀》中。

胡杏儿的演技几乎撑住了全场,但是杨志刚和倪虹洁饰演的受害者一家太尬了。只能看见他们呜呜咽咽地哭泣,除了警官个人的行动,其他的基本毫无节奏可言,吵吵闹闹一片,特别杂乱。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5)

所以,对于这样改剧本也许会出彩,但是有极大可能出丑。他只是非常匆忙的在努力把整个事情完整的交代给观众,却没有想到他的演员本身是不是切合他重新设计的人物形象,导致整个现场让人看上去一片混乱。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6)

演员与角色不贴合‍

对比陈导辅助的三个作品,定睛一看发现多是年轻的演员。

他们有的还没掌握演技的技巧,有的青涩十足演不出角色该有的内涵和深沉。陈凯歌导演虽然在努力调整,但是他也只观察到演员表面的情感有没有到位,待到实际上演出来时又觉得特别表面。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7)

说来也真是巧,陈凯歌导演辅助的三段戏都是有好口碑的作品,原作品的演员多是实力派、演技派,这群年轻演员相比原片来说真的是东施效颦。

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角色表演上面都完全没有那种感觉。无论是《门徒》里花里胡哨的毒枭张海宇,还是《甄嬛传》中过于年轻的三人,都给人一种撑不起来场面的感觉,没有气场,没有故事内容,就连孙千的那个眼神我都觉得是眼皮在跳,就让人很尴尬。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8)

虽然陈凯歌导演也是一直在突破原型人物,想让演员们尝试新的表演方式,使人物尽量更贴合原型,但是结果真的不怎么样。从其他导演的批评上可以看出他们的不满,好好的原型人物为何要“篡改”。

明明每个演员都是按照陈凯歌导演的要求做的,可是最后背锅的却都成了他们。这样一看起来,这些演员真的有点像陈凯歌导演手里的小白鼠,不断的给他用来做实验,结果却没落到一点好处反而被其他人批评得一无是处。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9)

导演自主意识太强‍

陈凯歌导演是一个经常容易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从他导演的每一部影片就可以看出来。

他的电影好的口碑非常好,如《霸王别姬》,但是烂的也被人批评得特别厉害,如《无极》。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尽管有的思想不被大众所接受。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10)

所以在这个节目里,他也是展现了自己一贯的风格。他非常大的改动剧本,也同样对演员的要求与原型人物差别特别大。与其说在指导辅助,到更像是他从头到尾在享受自己导演的过程。

可是片段不等于原电影,在观众的心中总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如果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结果会适得其反,让别人觉得更加离谱。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11)

并且在点评环节,无论是其他导演怎么说,陈凯歌导演都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别人批评的时候好像都事不关己的样子,甚至有时候还会把责任推卸到“别人不欣赏”的原因上。

陈凯歌人物性格(从误杀到甄嬛传)(12)

自主意识强的导演并不是不好,相反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想法和坚持,才让他成就了那么多的演员,那么多的名作。但是凯歌导演啊,有的时候还请听听别人的意见吧,扬长补短才会有更长足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