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古老的传说(元宵节乃炎帝-祝融)(1)

没有电,灯才重要;没电时代的元宵节,才是真正的元宵节。我的童年正是在没电的时代度过,因此我亲身经历了真正的元宵节。

那是在80年代一个豫东小村子,更准确地说,是位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之处。直到90年代中期,那里才通上电。

其时我们那里不叫元宵节的,这是一个很书面很洋气的名字,而是直接叫“正月十五”。对孩子们而言,那是一个打灯笼的欢乐夜晚。

那时的农村尚没有打工之说,对传统的节日,依然保持着自远古传承下了的虔诚和兴奋。在我的记忆中,每个正月十五,门前的胡同都是人山人海,都是混合着笑声的灯光。

正月十五的灯,有两种。一种是灯笼,还有一种是面灯。灯笼是很小很小的小孩子才打,而年长的孩子,以及成年人,则端面灯。灯笼一般是买的,而面灯则务必要亲手做。

这种安排意味着,面灯更原始,更久远,而灯笼则是后起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灯笼的罩是用纸做的,灯笼的普及,绝不会早于纸的发明。这意味着,在东汉蔡伦之前,老百姓的元宵节中只有面灯,而没有灯笼。

元宵节古老的传说(元宵节乃炎帝-祝融)(2)

因此,如果盯着灯笼,去研究元宵节的起源,可能就有点缘木求鱼了。面灯中才包含着元宵节起源的重要的信息。

在面灯的制作中,包括三个重要信息。一是,面灯通常要做12个,对应一年12个月;二是,每个面灯上要做12个褶,也是对应12个月;三是,再讲究一点,十二个面灯,要成12生肖的动物造型。

前几天,头号国风刚刚办了一个针对生肖的活动,我的文章讨论了生肖的起源问题。元宵节中的面灯,与十二生肖也密切相关。在那篇文章中,我们指出,十二生肖实际上是一套数字系统,隶属于干支数学,专门用在表示记录日期和时辰中。

面灯的12,无论总数12个,还是每只上的12个褶,还是12生肖,实质上都是指代一年的12个月。12个月,除了指代一年的四季循环之外,还是指月亮本身。而且,元宵节选在十五这个月圆之夜,也说明这个节日与月亮密切相关,与八月十五一样。

面灯的功能是点火,元宵节与其说是一个灯的解释,不如说是一个火的节日,灯只是火的载体。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十五,是春季的配套节日。“春”是植物即将发芽的季节,“春”与植物密切相关,更准确地说,与植物的发芽有关。

这样我们就确定了元宵节的三大要素:火、月亮和植物发芽。

仔细研究上古人类文明史可知,火、月亮和植物发芽实际上对应这三个神,月亮神、火神和植物神。月亮神和植物神在古两河文明受到崇拜,而火神则主要被游牧文化崇拜。

古两河-埃及文明是典型的多神教文明,他们所崇拜的神中有四个主要大神:植物神、太阳神、月亮神和生殖器神。这个神又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生态力,促进生态循环的正常进行,而促进生态循环的主要是促进植物生长周期的循环:正常地发芽、生长、成熟,最终是促进食物供给的稳定。多神教的实质是食物崇拜。

植物神是植物生长周期的直接决定者,因此也是最主要的神,最重大的祭祀仪式,都是对这位神的祭祀。重大的祭祀就是重大的节日,而对植物生长而言,有两个阶段最为重要:春季发芽阶段和秋季成熟阶段。因此,两个最重大的祭祀仪式,就是为促进发芽和成熟,即春天的祭祀和秋天的祭祀。这两个祭祀仪式,后来也传入中国,及至现在还依然存在,即春节和秋节(中秋)。

火神,起源于游牧,而人类早期最主要的游牧文化则分布在中亚地区。后来,大约公元前4000年之后,中亚游牧开始周期性地向外扩张。尽管火神的起源地不一定时中亚,但是,火神却是通过中亚而传播至全球的。

对火神的最详细记录来自印度。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相当于中国的商朝早期,那是中亚游牧对外扩张的一个新周期。一股中亚游牧来到了古印度,现在被称之为“雅利安”人。雅利安信奉婆罗门教,既有多神教特征,又有一神教特征。显然,这是一种融合了当时全球文明的新式宗教。

在印度的《梨俱吠陀》、《摩诃婆罗多》,以及《奥义书》中,对火神阿耆尼有大量的记载。藉此,我们可以得知,阿耆尼是神与人间的媒介,是人类的祭品的运输者,将祭品从人间运输到天上。还说,火神以酥油为食,酥油灯也成为火神的象征。注意,中国元宵节中的面灯其实也是一种酥油灯。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在祭祀中为何用火去焚烧祭品,由此衍生出烧香、烧纸,目前在中国依然存在。

火神的这一功能,也清楚地被汉字的甲骨文字形所记录。“灯”的正字为“燈”,而“燈”又是由“镫”演化而来。“镫”的字形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其形成应该在战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灯”义项的字战国时期才有。实际上,“登”为“灯”的本字,在甲骨文时期就存在了。在“镫”字未出现之前,“灯”的义项就包含在“登”中。后来加“钅”成“镫”,将灯的义项从“登”中独立出来。加“钅”只是强调灯的材质,最初的“灯”为青铜制品。加“火”则是强调灯的照明功能。

元宵节古老的传说(元宵节乃炎帝-祝融)(3)

只有在对火神的背景下,才能真正理解甲骨文“登”的准确含义,目前的文字学界尚做不到。

甲骨文“登”有两种字形,一种字形,为“豆”字上面两个“止”。“豆”是盛放祭品的容器,两个“止”代表向上行走,爬升。整个字形的含义,就是祭品从“豆”中向上爬升。“火”的职能就是运输祭品,从地上运输到天上。因此,“豆”中的祭品,是通过“火”,而向上爬升,并到达天上。

因此,“登”的字形实际上是对“火”的祭祀功能的形象表达。因此,“登”也可以指代祭祀中的火。同时,也有前进、爬升之义。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小结一下:元宵节源自古代的祭祀,所祭祀的神有三位:月神、植物神和火神。因为祭祀月神,所以日子定在十五;因为祭祀植物神,日子定在春节之后;因为祭祀火神,所以点灯。

元宵节所祭祀的主要神灵是火神,其实火神在中国有其专有名称,就是祝融。同时,炎帝之所以叫“炎”帝,也是因为他代表着崇拜火神的游牧文化。

元宵节古老的传说(元宵节乃炎帝-祝融)(4)

能说明炎帝文化本来是游牧文化的还有另外一个事实,炎帝是姜姓的始祖,并说“炎帝成于姜水”。姜的甲骨文,为上“羊”下“女”,甲骨文“女”的本义并非女人,而是和“卩”一样,来自结绳之右绳。结绳是原始形态的契约,由一对打着相同绳结的绳子组成。右绳指债权人所持,相当于借据和债券。作为借出当的债权凭证,也可指代积蓄。只有了积蓄才可出借。甲骨文“姜”的字形含义不是牧羊女,而是积蓄了了很多羊,是以羊为积蓄、为财富的部落。这意味着,炎帝不仅是游牧文化,而且所放牧的主要是羊。“姜”和“羌”的字形和含义基本相同,炎帝也是羌人的始祖。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对“黄”做过考证。“黄”的本意是书契,指代契约。“黄色”之“黄”来自制作书契的木头,是木头之黄,也是契约之黄。黄帝所代表的是盛行结绳和书契的契约文化。同时,契约文化的农业化也比较充分,但“黄”本身与农业和土地无关。

契约代表道义、仁义,因此,黄帝也代表仁义、道义。黄炎大战,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的冲突,讲仁义的契约文化,与不用契约、不讲仁义的游牧文化的冲突。

黄帝和炎帝之所以联手抗击蚩尤,原因在于,蚩尤是多神教文化的代表,这种文化是古两河文化经由中亚游牧,东传中国的结果。炎帝是中国版图之内的游牧,他与黄帝的冲突算是中国的内部矛盾,而与蚩尤的矛盾,是与外来文化的矛盾,算是敌我矛盾。

炎帝和黄帝联手战败蚩尤,实际上中国本土战胜外来侵略。

当时最崇拜火神的当属炎帝文化,元宵节是炎帝文化的现代遗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