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三字经故事(三字经---赵中令)(1)

……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

鲁班三字经故事(三字经---赵中令)(2)

写在前面的话

一部《论语》,不足两万字,薄薄一本,却让时任北宋两朝宰相的赵普一生都在读,他读到了什么?又悟出了什么?接下来为你带来《三字经》中“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中赵普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的故事。

讲给孩子听

赵中令,也就是赵普,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厉害的谋士,跟随赵匡胤一同打天下,是北宋的开国宰相,并历任两朝宰相。

赵普出身比较贫苦,年少的时候读书不多,也没有什么学问,当了宰相以后,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缺乏,于是在每日下朝回到家中后,都会认真的读书和学习,据说赵普在遇到一些重大问题时也会回家仔细看过书后再做决定,到了第二天,赵普往往都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处理事务上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有理有据,被大家所信服。

后来,大家在得知他只看一部《论语》时,都感觉非常惊讶。宋太祖赵匡胤问赵普:“《论语》是我年幼的时候就读过的书,你现在还在看吗?”赵普说:“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道理都在这部书中”。

宋太祖去世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继位,依然任赵普为宰相,一天,宋太宗问赵普:“听说你只读一部《论语》是吗?”赵普说:“我用了半部《论语》为太祖打下天下,还有半部《论语》可以为陛下您治理天下。”于是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赵普即使已经身居高位成为宰相了,也依然在坚持勤奋学习。

今天的故事你读懂了吗?

价值观传递

1、学习没有尽头,要坚持学习和读书,不可半途而废。

2、要选好书,读好书。

3、读书要读精读透,用心去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鲁班三字经故事(三字经---赵中令)(3)

写给父母的话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熟读精读都是必要的,不要担心年幼的孩子为什么总是看一本书,因为她每一次的关注点都不一样,每一次看相同的书也都会有新的发现,不要试图去打扰他看书的专注度,也不要打消他爱看书的兴趣,赵普尚且读了一辈子的论语,悟出了很多为政、处世的道理,我们的孩子从书本中感悟到的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为孩子们选好书,陪伴孩子们读好书,为孩子们创建良好的读书环境,是作为家长能够努力控制和尽力营造的。

拓展阅读

《鲁论》即《论语》。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并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统称为“四书五经”。

鲁班三字经故事(三字经---赵中令)(4)

鲁班三字经故事(三字经---赵中令)(5)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希望你们喜欢。敬请期待下一篇“披蒲编削竹简”的故事,我们不见不散哦。

鲁班三字经故事(三字经---赵中令)(6)

往期文章:

《三字经》---昔仲尼 师相橐 古圣贤 尚勤学

《三字经》---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三字经》---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鲁班三字经故事(三字经---赵中令)(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