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1)

上一次讲到,谢泼德的第一次亚轨道飞行获得了成功,他也就成了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尽管他在太空的时间很短,但是对美国人来讲,这也是个了不起的突破。尽管在苏联人看来,这种亚轨道飞行实在是不算什么,赫鲁晓夫就讥讽这是“跳蚤的一跃”。

美国总统肯尼迪对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们宣布,美国要在 70 年代到来之前,把人类送上月球。要知道满打满算也只有 9 年时间了。但是肯尼迪和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明白,美国的国力是远超苏联的,只是现在的能力还没有发挥开罢了。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2)

维吉尔·格里森(1964年)

总统定下基调,NASA 肯定是全力以赴。布劳恩他们准备做第二次亚轨道飞行。这次的宇航员选定了维吉尔·格里森,说实话这位格里森的命实在是不好,且听我慢慢道来。

水星计划的宇航员一共选了7个人,所以他们乘坐的飞船都喜欢叫 XXX 7 号。谢泼德的那个水星飞船起名字叫“自由 7 号”。格里森乘坐的这一艘飞船起名字叫“自由钟 7 号”,而且他特地让工程师在飞船上拿油漆画了一道裂缝。所以说,这家伙纯粹是倒霉催的。画一道裂缝上去,这也太不吉利了!

其实呢,这是一个典故。自由钟是一口多种金属合金铸造的大钟,现在是美国的重要文物,就保存在费城独立厅对面的博物馆,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参观这口大钟,这是美国独立的象征。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3)

自由钟

这口钟是宾夕法尼亚议会向伦敦的一个铸造厂订造的。第二年运回美国的时候,刚一敲,钟就裂了。本地的两个工匠花了好多力气重新铸造,才把这口大钟修好,第一次试敲,很多老百姓也来凑热闹,结果一听这动静,怎么这么难听啊,噗噗的响,拉回去重新铸造,折腾了 3 次,这口钟才算铸成,敲出来的声音也得到了认可。按理说这是个伪劣产品,质量不过关嘛,但是美国人就是喜欢它。

据说是因为 1776 年 7 月 8 日,大陆会议的代表约翰·尼克松敲响了这口钟,把费城的市民召集到了宾夕法尼亚议会大厦的门前,听他宣读了大陆会议的起草的《独立宣言》。所以最开始这口钟叫做“独立钟”,后来大家又叫他自由钟。不过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敲钟召集民众,恐怕就只是个传说,并没有明确的记录。但不管怎么说,美国老百姓就认这个说法。就是拿这口钟当做独立与自由的象征。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4)

后来在 1835 年马歇尔法官的葬礼上,这口钟被敲裂了,出现了一道大裂缝。其实也没事多大劲,反正归根到底,就是质量问题。按理说,这都裂了,你就别敲了。在 1846 年纪念华盛顿诞辰 114 周年的活动之中,两家教堂都要敲钟纪念,两家还吵起来了,最后有人出主意,你们两家都别敲了,咱们敲自由钟吧。可是钟都裂了,赶快修啊,赶紧找人对裂缝进行处理。结果这次一敲,这口钟又裂开一个更大的口子,声音贼难听。这下,大家再也不敢敲了。

按照现在历史学家的考证,尽管有各种的说法,但是并不一定可靠。这口钟到底是什么时候裂开的,其实没人知道。敲了多少下,也没人去做详细记录。有人发现了一道大裂口,但是这道裂口裂开多长时间了,也没人能搞清楚。不管怎么说,自由钟成了美国精神的象征。格里森非要往“自由钟”上凑,还专门在飞船上画了两道裂缝。这不是倒霉催的嘛。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5)

自由钟7号飞船

自由钟 7 号做了很多的改进,比如说潜望镜被一扇梯形的窗子所代替。这回可比谢泼德上一次的飞船要敞亮。玻璃是由康宁玻璃公司提供的,大家要是关注手机,一定知道康宁大猩猩玻璃,这可是老牌的玻璃公司了。他们有个玻璃博物馆,下面一层全是玻璃艺术品,上面一层全是光学产品,就有太空舱的玻璃窗光学结构剖面。还有 5 米望远镜大镜片毛坯,这是残次品,有瑕疵,所以无法使用,但是放在博物馆里当展品,那还是非常震撼的。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6)

200英寸望远镜的镜胚

飞船还有一个重大改进,那就是舱门的爆炸装置。如果飞船落在水里出了事,外界要快速打开飞船,用爆炸是不错的办法。飞行员弹射跳伞,就需要用爆炸快速抛弃座舱盖,或者是炸破座舱玻璃。水星飞船上的这个装置和飞行员用的是类似的系统,用炸药炸断螺栓,舱盖可以直接飞出去,只是宇航员不跳伞罢了。当然,苏联人加加林还是跳伞出来的,当时的反推火箭还不成熟。不能保证飞船落地的时候宇航员安全。美国人在海上降落,倒是没这个问题。

这次飞行任务,其实就是重复上次谢泼德的轨迹。原计划是 7 月 16 号发射,但是因为天气原因推迟到了 18 号,到了 18 号再次推迟。反正各种不凑巧,一直推到了 21 号。格里森坐进了飞船里边,外边的工程师安放好炸药。然后把座舱盖周围的 70 颗螺丝一个一个拧上,最后发现,有一颗螺丝有问题。NASA 研究了半天,觉得 69 颗螺丝足以应付。少一颗就少一颗吧。火箭还是按时发射升空了。

这一次既然是亚轨道飞行,火箭还是用的红石。飞行过程倒是一切顺利,起码比上次谢泼德要顺利,谢泼德宇航服里的气味不对,这次格里森倒是没这个问题,少喝点儿水就 OK 啦。飞船飞到了 190 公里高的太空,格里森也通过舷窗看到了地球,看到了佛罗里达半岛,这是地球上看不到的。他还手动操控了飞船的姿势,这次操控系统也做了优化。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7)

格里森在太空拍摄的照片

因为这一次有舷窗,阳光照进来,还干扰了他看仪表板。太空里的阳光是非常刺眼的。飞船开反推火箭,准备降落,他也看到了飞船重返大气层的时候,船身上烧蚀材料燃烧发出的火焰。因为超重效应,格里森的脉搏跳到了每秒 171 下,整个人还是高度紧张状态。在进入稠密大气以后,飞船速度降下来了,格里森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了。就在 3.7 公里的高空,降落伞打开。飞船缓缓地降落在了加勒比海的海面上。格里森感觉冲击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在舱里还有好多事要做,比如断开身上的管子,记录一些数据。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8)

落点距离计算的位置只有几公里,马上救援直升机就可以飞过来。就在这时候,格里森听到“砰”的一声,舱盖弹飞了。开舱门的机构怎么在这个时候起作用了,他也不清楚。水马上就灌进了飞船里。要是不赶快处理,会被淹死的。所以格里森赶快摘下头盔,爬出飞船。最后,格里森被直升飞机救起来了。但是打捞飞船的努力失败了,自由钟 7 号沉入了海底。所以啊,别在飞船上乱涂乱画,你非要画个裂纹,这下应验了吧。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9)

自由钟7号因为灌满了水,直升机在吊起失败,沉到了海底

所以说,海上降落有诸多的好处,但是也有不少的麻烦。1999 年,有海上打捞公司把自由钟 7 号从海底捞了上来,现在放在博物馆里供大家参观呢,这是后话了。

苏联人对这种亚轨道飞行没有什么兴趣。他们正在准备发射东方 2 号飞船,科罗廖夫在结束了黑海之滨的疗养以后,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开始谋划下一步的行动。研究太空医学的人觉得,绕圈数太多了,人在太空的时间太长,恐怕是会出问题。医生们建议,绕 3 圈就下来吧,别太多了。但是研究轨道的工程师可就不愿意了。因为绕 3 圈下来的话,落点会太偏西。加加林只绕了一圈,落点偏西了一千多公里。假如绕 3 圈,勉强能落在俄罗斯境内。要是掉在华约组织的境内,也还好说,要是掉在圈外怎么办?要是掉在西德境内,或者是掉在希腊或者意大利怎么办?

绕 8~13 圈,那么飞船会掉在太平洋上。绕多一点,会掉在西伯利亚。那地方不仅天寒地冻,而且广阔无垠,人烟稀少。要搜救一个宇航员,那是难上加难。万一碰上老虎狗熊,那不是闹着玩儿的。最后决定,绕 24 小时,也就是 17 圈,落点跟加加林差不多。还是落在萨拉托夫州那几百公里的范围内。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10)

季托夫

这一次,飞行的人选,毫无疑问轮到季托夫了。1961 年的 8 月 6 号,他乘坐东方 2 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升空,这次飞行还是比较顺利的。发射到入轨,基本上没出什么毛病。季托夫在第一次路过非洲上空的时候,手动调整了飞船的姿态。路过苏联上空的时候,和赫鲁晓夫通了电话。现在他已经超越了加加林,成为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人。当然,他创造了一项至今没人打破的记录,他是进入太空的时候,最年轻的宇航员。他才不到 26 岁。

但是,东方 2 号里面的季托夫并不好受。发射的时候,一个电加热器意外被关掉了。飞船里面很冷。温度降到了 -10℃,全靠季托夫的身体好,才能抗住这样的低温。但是季托夫一阵一阵犯恶心,拿出牙膏管,想吃点食物,结果吃下去很快就吐出来了。季托夫非常的难受。说白了,季托夫“晕船”了。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11)

某位宇航员,吐了一面罩

地面上的医生们看来是说对了,这种情况叫做“太空病”。因为人在太空是失重的,人的前庭系统完全没反应,不管你是正着还是倒着。但是人的视觉系统看到的可不是这样的,明明人在座舱里飘着,而且还在打滚,怎么耳朵里的听小骨就是没有发信号呢?所以人体的感受和眼睛的感受是不匹配的,于是就出现了类似于晕船的现象。人体会以为,现在眼睛看到的是不真实的,是幻觉。一般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幻觉呢?通常都是吃了毒蘑菇之类的东西,本能反应就是赶快把东西吐出来,于是人就呕吐了。

转到第 7 圈,他开始睡觉,足足睡了 8 小时,但是睡醒了以后,他还是感到难受,直到转第 12 圈,他恢复正常了,开始工作。他拿出电影摄影机,拍下了第一段太空影片,足足拍了 10 分钟,当时都是用胶片的。不像现在,全都是数字的了。

东方 2 号返回的时候,出了跟东方 1 号一样的毛病。那就是屁股后头那个烟灰缸没能顺利的分离。一直到再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才把那跟倒霉的电线烧断。飞船还是按照时间打开降落伞。季托夫还是和加加林一样,弹射出舱,自己用降落伞落地,还是落在了萨拉托夫州。搜寻人员找到他的时候,发现这个季托夫满脸花,一脸都是血。大家以为他受伤了。其实是他弹射之前听见旁边有什么动静不对,扭头去看,就在这时候弹射了。结果季托夫姿势不对,脸撞到了头盔玻璃上,结果鼻子出血了。不过,除了难看一点,倒是没什么大碍。

这个季托夫喜欢喝酒,喜欢开快车,这一点上,有点不守纪律。据说他出现太空病症状和他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不过没有确切的医学证据。后来他就一直在做管理工作,加加林也在做管理工作,负责宇航员训练。苏联可不愿意他们再上太空,这都是国家英雄,千万不能出事儿。美国人倒是没这个禁忌,谢泼德参与了后来的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

苏联人毫无疑问再一次大幅度领先了美国人,美国人也着急啊。但是,要实现飞船入轨,红石火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用更大的宇宙神火箭。但是 NASA 很头痛,因为宇宙神火箭可靠性实在是不怎么样,用宇宙神火箭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全都失败了。空军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用宇宙神火箭发射的预警卫星和光学侦查卫星也没有入轨。苏联人庆祝第二位宇航员在太空转了足足 24 小时。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宇宙神火箭炸的发射场一片狼藉,这对美国人的打击太严重了。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12)

宇宙神 阿金纳上面级

所以,NASA 和宇宙神火箭的制造商康维尔公司的矛盾挺大的。因为前前后后宇宙神火箭的成功率才 30%,14 次发射,失败了 8 次半。所以,宇宙神火箭的任务就这么拖下来了,还有很多的 BUG 要排除,所以输给了苏联人,苏联的 R-7 火箭的底子是真不错。

美国人决定搞一次无人飞船测试,这也是美国的测控网第一次练兵。因为以前的飞船都没有入轨,这一次无人飞船是第一次入轨测试,要真的绕地球一圈的。分布在各地的测控站和测量船能不能及时捕捉到太空的飞船呢?这都是未知数。不过,这次实验倒是很顺利。飞船绕了地球一圈,落在了百慕大以东 283 公里的洋面上。过了一个多小时,飞船被捞起来了。打开一看,啥东西都没坏,都挺好。美国人在这下有信心了。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13)

水星-宇宙神 5号

1961 年 9 月 13 号,美国人发射了第二艘装有黑猩猩的试验飞船。这只黑猩猩叫“艾诺斯”。地面人员时时刻刻监控着这只黑猩猩的状态,尽管出现过环境温度过高的情况,但是还不算太离谱。最后飞船安全落水,被直升机打捞起来了。黑猩猩艾诺斯安然无恙,不过这只黑猩猩在第二年就因为志贺菌感染病死了,当时的抗生素对付不了志贺菌。艾诺斯一直拉肚子,医生观察了两个月,最终没把它救回来。

下一个就轮到人类了,NASA 这回选定的宇航员是约翰·格伦。要说这位格伦,那可是美国海军飞行员里边出类拔萃的。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二战,二战结束以后,曾经被派驻到了北京的南苑机场工作过一小段时间,这算是他和中国的一段渊源吧。后来他参加了朝鲜战争,驾驶 F86 “佩刀式”跟米格 15 交过手。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14)

格伦的F-86“佩刀式”战机

后来他在朝鲜战争快结束的时候,申请当试飞员。于是就去美国海军试飞学院学习。最早一批宇航员都是从试飞学院毕业的。要不是当时的这个选择,可能格伦就和太空无缘了。他当试飞员的时候,也挺喜欢出风头的,他为了创造新的飞行记录,开着 F8U 十字军战士舰载战斗机,横跨了美国大陆,从西海岸的加州一直飞到东海岸的纽约,距离达到 3935 公里。期间经过 3 次空中加油,只花了 3 小时 23 分就完成了这次跨越,平均时速 1163 公里/小时,尽管他不是全程超音速的。但是仍然比.45 口径的手枪子弹要快。这次行动还让他成了个不大不小的名人。

76号最后结局 无法挽回的自由钟7号(15)

F8十字军战士,空中加油

1959 年,他进入水星计划 7 人组,成为一名宇航员,那时候他已经是中校军衔了。美国这批宇航员,普遍比苏联那一批大 10 岁左右,显得更成熟一些。

原本约翰·格伦在 1961 年底,就要乘坐水星-宇宙神 6 号火箭发射升空。但是航天发射总是会出现拖延,这一次也不例外。从 1962 年 1 月 16 号推迟到 20 号。可是卡纳维拉尔角冬天的天气又不好,不得不推迟到 27 号。约翰·格伦都坐在座舱里了,就等着火箭发射升空。各家电视台负责拍摄的摄像机都架好了,都等着转播发射的盛况呢。结果在最后的时刻,发射取消。大家全都傻了,怎么到临门一脚了,还带往回缩的呀?我们下次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