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

4月起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家长应做好预防措施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1)

近日,2岁多的小萌手上出现了一些小红点,家长以为是蚊虫叮咬的,没太在意。

第二天,小萌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的症状,还又哭又闹。

之后,又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家长赶紧将孩子送到医院,被确诊为手足口病,需要住院治疗。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2)

每年的4月至7月,

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岳阳市疾控中心提醒您,

最好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家长平时和孩子亲密接触时也要多注意。

天气渐热,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到底该如何从容对待?

今天,长江信息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我们讲讲手足口病那些事儿。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3)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4)

手足口有哪些症状?

据疾控专家介绍,手足口病主要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有时候也会出现在臀部、大腿内侧、会阴部、膝、肘等部位。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5)

轻症手足口

患轻症手足口的孩子,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厌食、肠胃不适等症状,发热1—2天后会出现皮疹。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6)

重症手足口

已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孩子,在快睡着时,反复发生类似被惊吓的突发性全身性肌肉收缩动作,需警惕!

重症手足口病还可能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状。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7)

手足口病如何传染?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比如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杯子、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8)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岳阳市中医院儿科主任雷东方介绍,宝宝没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难或者是疲乏无力、面色灰白等这种重症情况,一般的家庭护理就可以。

大多数宝宝,基本在7天左右都可以逐渐恢复,家长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让宝宝多喝白开水。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9)

手足口病的疱疹,并不仅限于手、足、口这三个部位。

但如果宝宝在口、手、脚、肛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时,无论是否有发烧,家长都应该带宝宝去医院,一刻也不要耽搁,由医生来诊治。

若有重症倾向的则需留院观察或者住院治疗。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10)

手足口病护理的误区

雷东方说,家长对待手足口病的态度应该是“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掉以轻心”,毕竟90%的宝宝都是轻症的,仅有10%左右才可能是重症的。

宝宝出疱疹,应由其自行消退,不能用针挑破以免继发感染。

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敛疮止痒,或是用利巴韦林喷剂多喷喷患处,口服蓝芩口服液或抗病毒口服液 ,如疱疹破溃者可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搽破溃处。

不能用84消毒液给宝宝的衣物消毒,因为84属于化学剂,比较刺激,对宝宝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最健康安全的方法就是用开水烫洗,还有在太阳下晒晒也是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此外,得一次手足口病也不一定就终身免疫了。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11)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家庭消毒

是防止手足口病发生的关键。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12)

疫苗

疾控专家表示,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勤洗手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13)

此外,家长应要孩子注意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一定要告诉宝宝,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

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教育孩子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避免与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减少参加集体活动。

同时,家长平时和孩子亲密接触时也要多注意。

来源 |长江信息报全媒体 记者 罗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