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源:腾讯视频

片长:2小时6分42秒

豆瓣评分:8.7

影片国籍:法国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

核心概述:

班纳特太太一直为自己五个女儿的婚事操心,好容易大女儿遇上了英俊风趣且富有的年轻俊杰彬格莱先生,二人两情相悦,但却被彬格莱先生的好朋友,达西先生拆散了,加上之前韦翰先生对达西的控诉,使得二女儿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很深的误解。后来经过一系列事情,伊丽莎白得知事情真相,两人冰释前嫌,最终走到一起。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

主要人物:

伊丽莎白·班纳特(女主)、达西(男主)、吉英·班纳特(二号女主)、查尔斯·彬格莱(二号男主)、卡罗琳·彬格莱(查尔斯的妹妹)、班纳特太太、韦翰(达西儿时的好友,典型渣男)……

观影意义:

1、感受19世纪英国的生活风貌

2、欣赏绝美的电影运镜

3、思考幸福婚姻的内涵

4、联想生活中的傲慢与偏见并自勉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

说明:本文所采用译名均来自腾讯视频

观影感受:

这部电影改编自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傲慢与偏见》,我没看过原著,观影时全程跟着影片的逻辑走,因此很难评价这部电影的翻拍质量。

但我个人感觉,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起头不突兀,情节不浮夸,剧终不烂尾。别具一格的运镜,把十九世纪英国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风貌展现得栩栩如生,十足的文艺风范。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4)

影片色调温暖,剧情转折柔顺,叙述思维清晰,其内在的艺术理念,对培养个人的审美和哲思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简单说,这部电影的核心是对婚姻价值观的思考。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5)

以班纳特太太为代表的利益式婚姻观与以伊丽莎白和吉英为代表的真情式婚姻观相互交织,构成一切矛盾的根源。

而基于这一根源展开的情节,无一不是为了结局时弘扬真情式婚姻观做铺垫。

有意思的是,电影从一开始就向你暗示了这一点,而不是在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剧情拖沓后,结尾时再突兀地给你搬出。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6)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伊丽莎白捧着书,沐浴着晨光,边走边阅读,这是影片中意境最悠远的桥段之一。

在班纳特太太的五个女儿中,伊丽莎白排行第二,她和姐姐吉英是众姐妹中的颜值担当和气质担当,现在,她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班纳特太太为此操劳不已。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7)

这天,班纳特太太忽然听说尼日斐花园被租出去了,主人是一位从北部来的彬格莱先生,一年有五千磅的收入,而且还单身。

机不可失,班纳特太太一套老练的组合拳过后,大女儿吉英还真与彬格莱先生来电了。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8)

舞会上两人一见钟情,吉英赞叹彬格莱是位典型的好青年,有见识,有趣味;彬格莱表示他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尤物。

但这对情侣不是我们要关心的,毕竟俊男美女的组合,傻子都猜得到结局。相比之下,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的情感纠葛才是关注的重点。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9)

达西是彬格莱先生的朋友,典型的直男,性格傲慢,虽长相英俊,但过于严肃的表情让人觉得他痛苦无比,因此,初次见面时伊丽莎白便取笑他是“痛苦的半个德贝郡”。

舞会上,伊丽莎白跟他搭话,问他要不要跳舞,他是这么回答的:“不,但是如果你想跳的话我可以带你跳”,结果,两人在跳舞这件事上便没下文了。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0)

然而,这两人舞没跳上,杠倒是杠上了。班纳特太太为了在彬格莱面前吹嘘吉英的亮点,引用了吉英十五岁时收到情诗的事例。

伊丽莎白为避免场面恶化,立刻打了圆场:“但就那样结束了,我想知道是谁发现了诗还有熄灭爱情的力量”。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1)

这时达西张口就来:“我想诗是爱情之花的露水,多美啊,如磐石的爱情”。

伊丽莎白微笑:“但是如果只是暧昧的喜好,一首乏味的十四行诗会毁了它”。

达西:“那么,你推荐用什么来鼓励爱情呢?”。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2)

伊丽莎白:“跳舞,即使舞伴长得只是可以”,伊丽莎白这么说,是因为之前她听到了达西和彬格莱的对话,达西评价她虽然漂亮,但还没到能打动他的地步。

第二天,彬格莱先生的妹妹卡罗琳来信邀请吉英到他们家吃饭。班纳特太太再次亮剑,眼看着天要下雨,故意让吉英骑马前往,结果吉英因淋雨发烧,顺理成章地在彬格莱先生家调养身体。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3)

伊丽莎白担心姐姐,便前去探望,巧的是,达西也在彬格莱先生家。两人的第二次互怼即将上演。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达西正在写信,彬格莱的妹妹卡罗琳闲着无聊便跟他瞎扯,提到了达西的妹妹寄来的刺绣。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4)

然后彬格莱很自然地称赞卡罗琳和达西的妹妹多才多艺,并感叹他是第一次听到用“多才多艺”来形容女子。

达西无缝衔接:“这个词的使用是不受限制的,我认识的这样的女士不超过6个,那一定是多才多艺的”。

伊丽莎白惊讶:“上帝,你一定从中领会了很多”。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5)

卡罗琳略带挑衅:“她一定懂得音乐,歌唱,绘画,跳舞,还有时髦的语言来点菜,还有她说话的口气和走路的样子……”。

达西不痛不痒:“而且她一定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扩展她的视野”。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6)

伊丽莎白略微恼怒:“我再也不会惊讶于你仅对6位多才多艺女士的了解,我想知道你擅长于什么”。

达西:“你对女士也是这么严格要求的吗?”

伊丽莎白:“我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女士,认识这样的女士一定是很可怕的事情”。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7)

彬格莱被这俩活宝逗乐了,没忍住笑出了声。

到现在为止,尽管达西很傲慢,但伊丽莎白还未厌恶他,她更多的只是想打击他的嚣张气焰。

韦翰的出现是故事的转折点。韦翰是一位军人,在与伊丽莎白的交谈中,他透露是达西夺走了他本应继承的财产,所以他现在依旧一贫如洗。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8)

现在,伊丽莎白开始怀疑达西的人品,转而青睐韦翰的“男子气概”。

达西真正爱上伊丽莎白,是在凯瑟琳女士家吃饭的当晚,伊丽莎白正在表演钢琴,菲茨威廉上校(达西的朋友)前来搭话,伊丽莎白在对话中毫不掩饰地嘲笑了达西,然后达西莫名其妙就坠入爱河了……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9)

但随后,伊丽莎白偶然得知,先前彬格莱先生对吉英不辞而别竟是达西暗中操作的结果,这让她大为失望。

在达西紧接着的表白中,伊丽莎白借机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知晓原来达西一直不满她家人虚假的利益社交本质。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0)

对达西的主观臆断,伊丽莎白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道:“你十足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看不起别人,让我认识到,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现在,两人的关系算是决裂了。

第二天,达西送来了一封信,然后便回家了。他在信中解释了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1)

他说明,韦翰其实是个渣男,是他自己把继承到的遗产挥霍殆尽,然后为了利益不惜欺骗达西妹妹的感情,在得知结婚后不会分到半点财产时便果断逃离。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达西没有说谎。但对于吉英和彬格莱的事,他没有狡辩,只说自己是在尽作为朋友的责任。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2)

伊丽莎白读完这封信时,似乎有所动容。

两人关系的回暖,是在伊丽莎白和舅舅外出旅行时,无意中去了达西的家,彭布利庄园。因为彭布利庄园宣称对外开放,且里边有很多艺术收藏品可供参观。

其实伊丽莎白原本不想去的,但其舅舅声称达西不在,况且难得路过,很想去观摩一番。伊丽莎白只好听从,结果在参观过程中,两人碰了个正着……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3)

这次伊丽莎白面对达西,没再像以前那么从容大方了,反而多了几分羞涩和拘谨。从达西家里的陈设和上次的书信中,她似乎慢慢认识到了达西真实的为人,她知道自己可能是误会他了。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4)

这时,渣男韦翰又来搅局,伊丽莎白家里来信,说妹妹丽迪雅跟韦翰私奔了,这可了得!这事儿放在那个时代,女方的家族可是要蒙受奇耻大辱的。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5)

但事情也不是没有斡旋的余地,渣男韦翰说只要伊丽莎白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100英镑,他便同意娶了丽迪雅,伊丽莎白的父亲只好照办了。

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伊丽莎白的父亲分析说,不可能有人会因为每年仅仅100英镑的条件而迎娶丽迪雅,他认为,是舅舅在背后出了更多的钱。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6)

结果,伊丽莎白最后才从丽迪雅嘴里得知,那笔不容韦翰拒绝的结婚费用,竟是达西出的,伊丽莎白被深深感动了。

到此,电影开始进入喜剧收尾环节。在达西的帮助下,彬格莱和吉英终于走到一起;经过一系列的误会和冰释过后,伊丽莎白也坠入爱河,而达西依旧爱着她。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7)

剧情的高潮,是在某天夜里,达西的伯母凯瑟琳女士闯入伊丽莎白家,就她与达西的情感问题大做文章,不仅羞辱了伊丽莎白,还想要她发誓不会与达西结婚,伊丽莎白静受其辱,随后把她客气地请出门了。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8)

第二天,天色未明,伊丽莎白在弥漫薄雾的草地上踱步,神色复杂,忽然看到前方徐徐走来一个人,近看才发现那人正是达西,接下来,最深情的表白开始!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9)

达西:“我真希望我可以为昨晚的事情做出补偿”。

伊丽莎白:“经过丽迪雅的事情后,还有吉英的事情,我想应该是我来做出补偿”。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0)

达西:“你必须知道,你一定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所做的。你是个爽快的人,绝不会开我的玩笑,昨夜你与我伯母的谈话,倒让我觉得事情有了希望,以前我几乎不敢奢望。

请你老实告诉我,你的心情是否还和四月里一样,我的心愿和情感依然如旧,只要你说一句话,我便再也不提这桩事。如果,你的感觉改变的话……我想告诉你,你把我的躯体和灵魂都占据了,我爱……我爱……我爱你,从今天起我不想与你分开”。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1)

至此,全剧终,真情式的婚姻观完胜。

纵观全局,虽然剧情的主干是达西和伊丽莎白二人的情感纠葛,但在传达婚姻理念层面,影片的情节设计却也立体。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2)

为了弘扬真情式的婚姻观,影片并没有吝啬镜头在起对照作用的桥段上,比如对伊丽莎白好友夏洛特现实式婚姻历程的展现、对丽迪雅荒谬式婚姻历程的展现和对吉英两情相悦、郎才女貌式婚姻历程的展现。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3)

作者在多样的婚姻形式中“独摘一枝怜”,让我们对婚姻问题有更直观的思考,结合影片中艺术的运镜,更能激发我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

我个人认为,在这部电影的基础上做任何婚姻价值观方面的阐释都是画蛇添足的。但有一点或许值得一提。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4)

对于婚姻,夏洛特曾对伊丽莎白这样表述:“并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拥有浪漫,我已经被赋予一个舒适安全的家,已经有很多东西,我需要感激的了”。

当时夏洛特已经27岁,她没有钱,所以在无趣但却踏实的牧师柯林斯提出婚约时,她没有任何犹豫。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5)

我认为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止在婚姻层面,在人生事业抉择层面亦是如此。

以我自己为例,大学期间我曾一度因为朋友的影响,在计算机行业探索了不少时间,期间时常因为各种学习上的障碍而喜怒无常,整个人变得日益极端。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6)

但当时我却不敢承认自己在理工领域并不出众的天赋,而是选择继续硬着头皮往前闯,结果自然是失去了很多,领悟的也很多。

在疫情期间,某个时刻,我忽然灵光一闪,竟鼓起勇气,选择重新回到自己热衷的文艺创作领域,并打算将之作为一生的志业。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7)

现在我的生活好多了,开始学会去发现美好,对于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也有比以前更丰富的体察,对于理想也更加坚定和自信。

所以,懂得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抉择,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

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8)

那么,本篇就到此结束了,下周六更新:《天堂电影院》,不见不散~

经典台词

伊丽莎白

只有真挚的爱情才能让我结婚

你十足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看不起别人,让我认识到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吉英

婚姻不应该被金钱的贪婪驱使

夏洛特

并不是我们所有人都会拥有浪漫,我已经被赋予一个舒适安全的家,已经有很多东西,我需要感激的了,我已经27岁了,我没有钱,我也没有了憧憬了,对于父母来说,我已经是一个包袱了,而且,我害怕了,所以,请不要对我做出评价

达西

别人的愚蠢和过错我本应该赶快忘掉,却偏偏忘不掉,人家得罪了我,我也忘不掉,我对某个人一旦没有了好感,就永远没有好感了

我想诗是爱情之花的露水,多美啊,如磐石的爱情

你必须知道,你一定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所做的

我的心愿和情感依然如旧

你把我的躯体和灵魂都占据了,我爱你,从今天起我不想与你分开

附加一段达西式的直男对话

卡罗琳:“你写信写得这样快,真是少见,达西先生”

达西:“你这话可说得不对,我其实写得相当慢”

卡罗琳:“你得写多少封信啊,达西先生?生意上的信,我看这是够厌烦的吧”

达西:“这么说,这些信总算幸亏碰到了我,没有碰到你”

卡罗琳:“告诉令妹,我很想和她见见面”

达西:“我已经遵命告诉过她了”

卡罗琳:“我太喜爱她了,她寄来给我装饰桌子的那张美丽的小图案,我真喜欢极了”

达西:“可否请你通融一下,让我把你的喜欢延迟到下一次写信时再告诉她?这一次我可写不下这么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