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微型课(我的楷模詹天佑)(1)

  从孔孟之乡,到青藏高原,我的求学之路,是连接东西部的交通动脉——一条被称作陇海线的中国铁路。每当我坐上火车,上学或回家,都会想起一个名字,是他,缩短了我的家乡和学校之间的时间和距离,是他,给予我报考青海大学工科专业、并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就是中国首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动手做一些玩具,对机械电子器件倍感神奇,最喜欢看机械飞转、火车奔腾的样子。后来上学在课本上读到詹天佑的事迹,心中升腾敬仰,视其为榜样。高考报考理工科,来到青海大学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不仅有曾经从事机械技术职业的爷爷、父亲的影响,也有詹天佑先生的精神感召。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我国著名的爱国工程师。1861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11岁时赴美留学,1881年学成回国,报效桑梓,投身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积贫积弱的彼时中国,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提升了广大民众的自信心。加速了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赶超先进、快步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詹天佑微型课(我的楷模詹天佑)(2)

  曾几何时,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中国人视科学技术为旁门左道、奇技淫巧,严重影响了国家进步。就在那个乱世,以詹天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人才,以满腔报国志,撑起科技救国、科技强国的大旗,百年来,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提升了人民幸福指数,让中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今,中国高铁领跑世界,中国国力世界领先,这一切,无不让国人扬眉吐气。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的青年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它们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中国高铁以其快捷、舒适、技术高超名列“新四大发明”之首。每当坐上飞驰的列车,我们都会为中国高铁领跑世界而自豪。

  今年(2019年)是詹天佑先生逝世100周年,也是京张铁路正式开通110周年、京张高铁正式通车之年。我认为,传承和弘扬热爱祖国、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詹天佑精神,鼓舞新时代的科技人员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前辈的崭新业绩,就是对詹天佑先生的最好学习与纪念。

詹天佑微型课(我的楷模詹天佑)(3)

  学习詹天佑,就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詹天佑最令我们拜服的是他出国后面对海内外的巨大差异萌生的那个念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看如今,蛟龙出海、高铁飞驰,大国重器闪耀着中国之光,詹天佑的盼望实现了,而他那种深深的爱国之情也永远的留在了华夏儿女的心中。

  学习詹天佑,就要学习他的自强精神。遭受横眉冷对,依然傲骨挺立。詹天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自强不息!昔人多豪迈,我辈当自强。

  学习詹天佑,就要学习他的坚韧精神。一项无人敢接手的工程,在詹天佑受众起死回生,詹天佑面对问题的坚韧与毅力告诉我们:国士无双,无所不能。

  学习詹天佑,就要学习他的正直精神。不贪功、不慕赏、不惧难、不卑亢,詹天佑身上的那股正直劲儿很难得,正如孟子所言“吾养吾浩然之气”,做个顶天立地大丈夫。

  学习詹天佑,就要学习他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詹天佑顶住国内外对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蔑视,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创造了铁路史上绝无仅有的“人”字形线路和中间凿进施工法,让外国人对中国工程师刮目相看,理应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詹天佑微型课(我的楷模詹天佑)(4)

  “志比昆仑,学竞江河”。在青海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不断激励自己,要像詹天佑一样,正直,爱国,自强不息,创新求进步,在学术方面勇攀高峰,努力成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才。今年,我以全院第一的成绩,获得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在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相关高校老师和研究人员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他们身上醉心研究、精益求情、勇攀高峰的科技情怀;通过参观国家研究中心实验室各种先进的仪器装备,增强了我科技报国的决心、钻研学术的信心和动力。

  站在青海湖畔,眺望故乡山川。思绪如江河,一路东流。家乡的鲁南高铁就要在11月份贯通了,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和山东省“三横五纵”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南高铁南北连接京沪京九高铁,东西接入郑徐客运专线,鲁南高铁的开通将让我的求学之路更加便捷。这一切,都是以詹天佑为榜样的中国人披星戴月、抛洒汗水、夜以继日完成的创举。

  先贤已逝,精神永存。此刻,我的耳畔想起老乡孔子的话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起老乡曾子的话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千年文化与现代科技融汇贯通,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致敬詹天佑!

  我依稀看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如一轮朝阳冉冉升起。

  沐着霞光,我要像詹天佑那样,放眼世界,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为国争光!

  (注:文中配图为动车穿越居庸关花海。居庸关隧道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4座隧道之一。网友戏称“樱木花道”。)

詹天佑微型课(我的楷模詹天佑)(5)

  作者简介:

  郭效锟,山东济宁人,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中心大四学生,以学院第一的成绩获学校推免,中国科技大学2020级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