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惟青州
《尚书·禹贡》中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九州,“位处正东”的就是古青州。
古籍中还交代了古青州的地理位置,“海岱惟青州”,海是渤海,岱是泰山 ,海岱之间,就是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也就是说,在古九州时期,山东的大部分区域都归属于青州。
青州处在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的战略要地,自古就是军事重镇。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此设立青州刺史部,“青州”自此作为城市名称沿用了两千多年。
太守牧羊,有辱斯文吗?
《齐民要术》,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这是我国古代一部包罗万象的农学巨著。其内容从农耕技术,到酱醋制作,再到用来维持生计的各种职业,无所不包,无所不含。
正如作者贾思勰在自序中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ī hǎ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贾思勰,出身于青州书香门第,曾任青州高阳郡太守。
南北朝时期,长期的战乱导致田地荒芜,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均田制,希望促进农业生产,但苦于许多耕牧之术失传,农业技术落后。
贾思勰目睹百姓贫苦,决定放下读书人的身段,深入田间地头,收集整理农业生产经验,甚至不惜亲自牧羊来进行实践。
太守放羊,闻所未闻,一时间,青州百姓议论纷纷。
一日,贾太守的文友前来拜访,见太守家养了恁多羊,特别生气,放羊是身份卑微者的工作,你堂堂一郡太守,怎么能做放羊这种有辱斯文之事!你的文人风骨哪去了?
贾思勰呵呵一笑:“圣人不耻身之贱也,而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
无论出身高低,无论生命长短,只怕大道得不到推行,只怕解不了百姓之穷苦。
贾思勰不畏人言,深入田间地头,经过多方实践之后,终于写出了这部流传千古的《齐民要术》。
辎重衣被可扔,宗器万万不可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代才女李清照的文风既是风流婉约的,也是遒劲刚硬的。
婉约在平静生活的心念流转之间,刚劲在铁蹄践踏的国破家亡之时。
北宋年间,李清照随丈夫赵明诚自汴京迁居来到青州,在青州一住就是17年,李清照一生中三分之一的诗词就是在青州写就的。
不仅如此,夫妻俩还利用青州丰富的文化遗存,进行金石研究,生活丰富又安逸。
然而,时局突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 波及青州。
为了保护中华文脉,李清照夫妇装满整整15车书籍器物,举家南渡逃亡。逃难路上,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宝贝。
兵荒马乱中,她心急如焚,“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她问丈夫赵明诚,如果遇到危险,这些书籍器物该怎么办?
赵明诚意志坚定地告诉她,辎重衣被可扔,卷轴画册可扔,而那些最能代表中华文化标志的宗器,则万万不可丢弃,死了都要抱着,永远“勿忘之”!
此后不久,赵明诚去世。李清照一路颠沛流离,尽管尽心保护,但是那些被她视作珍宝的书画金石,依旧不可避免地随着战乱一点一点失散了。
但幸运的是,有两千多件文物都被这对夫妇写入《金石录》书中,几百年后的我们,才可以一窥那些消失的宝物。
守护“青州的微笑”
公元1127年的那场战火,把李清照留在青州的书册什物烧成灰烬。然而,另有一批稀世珍宝却不可思议地幸免于难,还保留着微笑的表情。
“青州的微笑”,是出土于青州的一批佛陀造像。
在北魏到北齐那段动荡的岁月里,青州的能工巧匠把对大地安稳和岁月静好的期待,全部融入到对佛陀造像的创作中。
佛像脸上恬淡自信、从容疏朗的微笑,从此成为青州表情。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
青州百姓为了在铁骑践踏中保住佛像,很多人惨死在刀兵之下,鲜血染红佛像,人们心急如焚。
于是,在一个夜晚,有人挖了一个深坑,把珍贵的佛像埋入其中。
时间走过近千年。
1996年10月,青州一所学校的施工工地上,传来了震惊世界的发现。
在一个深度不到三米、面积五十多平方米的窖藏坑内,层层叠叠放满了面带微笑的佛像,精美的龙兴寺佛造像再现人间。
随后,青州博物馆花了整整二十年时间,终于把一百多尊佛像聚合起来,将佛造像端庄优雅的微笑展现在世人面前。
青,是“东方之色”,是黎明之际的天色。地处中国大陆东端的青州,正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青州古城,因文而兴,在文化的滋养下,青州古城经过千年的光阴流转,依旧透着儒雅的风韵。
今晚20:00,锁定CCTV-4,看青州古城的无限风情,感受古老的“东方之州”的厚重历史和文脉底蕴。
《记住乡愁》第七季
播出内容:《青州——东方之州 因文而兴》播出时间:2021年3月5日(周五)20:00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编辑 | 邵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