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9年1月30日早晨,一个即将被处死的犯人来到了白厅宴会厅前的断头台,这个犯人不是别人,他就是时年49岁的斯图亚特王朝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查理一世在对国会内战中失败后被逮捕,然后在“僭主”克伦威尔运作之下被处以死刑。国王被以叛国罪处死,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不过什么罪其实也不重要。重点是这位国王陛下失败了,就要承担失败的结果。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1)

查理一世国王。

英国内战的起因在于英军镇压苏格兰起义不利,军费激增,所以查理一世于1640年4月召开了议会。议会拒绝征税,愤怒的查理一世于5月初下令将其解散,但你把人都赶走了,钱还是没有,所以他不得不在这一年的11月份又重新召开议会,然而矛盾依旧没有解决,上下两院叽叽喳喳的贵族商人和市民代表,还是要求国王让利,伦敦的环境也愈发对于国王不利。所以在公元1642年的一月份,查理国王被迫离开伦敦,八月他宣称议会为“叛逆”,在诺丁汉举起了讨伐议会的旗帜,英国内战正式爆发。到1647年,查理一世被俘,1649年被处决于伦敦。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2)

查理一世国王。

实际上,查理国王这一惨烈的结局早在500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祸根。为什么身为臣子的议会敢于和国王对抗,甚至于最后公然弑君呢?这实际上要从公元1066年的诺曼征服说起: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公爵威廉一世以自身是爱德华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的亲属为由,求取英国国王位,但是这个要求遭到拒绝,英国的贤人会议拥立哈罗德成为国王,于是在1066年的九月,诺曼公爵威廉一世渡过英吉利海峡登上了大不列颠岛,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杀了哈罗德,强抢了英国国王的王位,就此开始了大不列颠的中央集权和封建化。

什么叫作封建化呢?所谓封建,就是封邦建国。西欧的封建制度甚至可以追溯到法兰克墨格温王朝末期掌权的宫相查理马特(铁锤查理)的采邑制。西欧的封建制度主要指的就是封君封臣制度:封君给予土地给封臣,封臣履行作为封臣的义务,其实主要就是作为职业军人参与封建混战,其实这一制度对于整个欧洲社会的影响实际上到今天还能看到。西欧封建制度的实质就是将土地所有权和治理之权(也就是政权)相互结合,二者集合起来实际上就变成了封建割据,在法兰克帝国逐渐走向崩溃的这一个多世纪中,西欧的封建主混战十分频繁,如果看这一时期的西欧地图,那简直就如同南宋和明朝的鱼鳞图册一般。

封建主进行“无限制大格斗”一般会带来两个结果,首先就是王权的衰微,这一点其实在德国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哪怕到了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四世签署了黄金诏书,宣布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由七大选帝侯轮流担任,其职位不得世袭,皇权衰微至此,德意志境内的封建主则更为猖狂,这道理实际上在中国也没错,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混战也导致了周王室的衰微,以至于最后被秦国取代。第二个就是蓬勃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会遭到极其严重的影响,毕竟兵者凶器也,战争会带来毁灭和死亡,这也不是城市居民们想看到的。而在中世纪,无论是农业也好,还是手工业也好,抑或是商业也好都得到了大发展,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兴起以及城市市民的兴起,城市市民和新贵族的利益相同。因此,我们在中世纪会看到一系列的诸如威尼斯一类的城市国家或者是自治城市,城市的居民们团结起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3)

中世纪的欧洲。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王权和城市市民就这么结合在了一起,王权需要城市居民的支持,在城市之内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城市居民则需要王权的承认和保护,但是随着封建主的逐渐溃败,王权和城市居民以及新贵族的冲突也愈演愈烈。在公元1215年,英国残暴而昏聩的“无地王约翰”遭到了挟持,贵族和市民们强迫他签订了《自由大宪章》:国王不得无故侵占他人的私有财产,规定没有经过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其他税款;保障贵族和骑士的土地继承权。而到1257年,贵族们又强迫当时的英国国王通过了《牛津条例》国家被掌控在贵族议会手中。到1265年,孟福尔爵士带领贵族和市民在刘易斯战役中打败了国王亨利三世并且召开了会议。到公元1295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又召开了所谓的“模范议会”,英国的议会制度自此形成,议会分上下两院,上院主要是教俗贵族,下院则主要是市民和中下层骑士,英国的议会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4)

克伦威尔。

从1337年直至1453年,英法两国爆发了长达119年的英法战争。十场战争,九场战争的起因大概都和经济问题有关。这场持久而惨烈的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在于英法两国对于弗兰德尔的争夺。

弗兰德尔区指的是靠近英国的法国西北部以及今天荷兰和比利时的部分区域,普兰德尔的毛纺织业十分发达,原料大部分都来自于英国,这就导致当地对英国颇有好感。这样一块大肥肉如果落在英国国王的嘴里,那对法国自然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实际上到14世纪英法两国积怨已深,从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对英国进行诺曼征服起,然后再到开创金雀花王朝的安茹伯爵亨利二世,这些直接去英国当国王的法国贵族,在法国本土仍然控制着不少领土。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5)

诺曼征服。

而在卡佩王朝(公元987年到公元1328年)时期,整个法国实际上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法国王室控制的土地仅占整个法国很少的一部分,强大的封建主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王室的安全,经过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以及腓力四世等人的努力,王室的控制区不断扩大,而法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需求自然也就和那些仍然在法国拥有领土的英国国王们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法国人谋求把英国人全部赶出法国。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6)

英法百年战争。

1328年,查理四世死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因为是查理四世的外孙,于是要求继承法国王位,遭到拒绝索性直接发动战争。只能说欧洲的王室确实是相当有意思的,西起伊比利亚半岛,东至俄国,所有的欧洲君主似乎都有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比如咱们熟知的尼古拉二世和同时期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是表兄弟的关系,而欧洲的“改朝换代”也大多数指的是一王朝绝嗣之后,另一有血缘的外姓贵族继承王位,而王朝之名也随之变革。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7)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的结果很明显:虽然作为主战场的法国损失惨重,但是那些曾经和国王作对的大贵族们也损失惨重,而在整个战争期间,法兰西民族团结一致,痛击了意图谋夺法国王位的英国入侵者,法国王室的威望水涨船高,法国国王以此为基础逐渐建立起了君主集权国家。而英国人被逐出法国之后,国内随即爆发了红白玫瑰战争,从1455年一直打到1485年,最终以都译王朝的建立而告终,英国的国王才勉强建立起君主专制。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8)

法国国王最终失去了王位

红白玫瑰战争的惨烈程度绝不下于英法百年战争,比如战败的兰开斯特家族的首领大多数遭到残杀,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都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皇室后裔都如此,更何况那些参战的大小贵族。于是战争的结果就是大量的旧贵族被消灭,英国君主专制加强,但同时城市内的新贵族以及经营工商业的市民虽然说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实际上英国的民间力量也就是后来资产阶级的前身自始至终都没有被英国王权所压服,最终成为了一股能左右英国历史走向的势力。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的过程(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决)(9)

查理二世国王。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想,王权未能完全压服民间势力,国王不得不和他们共享政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英国王室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法国国王集大权于一身,而一旦形势难以挽回,王室便难逃杀身之祸,而英国的王权长期和自下而上的势力共存,反倒是减轻了政局动荡对于英国国王合法性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