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半,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雏凤新鸣”2019级昆曲表演专业汇报演出在学校剧场彩排。校长张军站在观众席中间,高声问台上的小杜丽娘、小春香,“台口有喇叭,你们能听得见乐队声音吗?”两位小演员对望一眼,停顿几秒后,使劲点点头。侧幕边,有等待上台的学生在翻跟斗,有人演完戏,脱下戏服,背着双肩书包,弓着腰悄悄回到观众席。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

2019年,39位少年进入上海戏校开启6年专业学习,这是戏校时隔15年再次招收行当齐全的整班昆曲专业学生。10月19日、20日,这群平均年龄15岁的小演员在上海宛平剧院进行两场汇报演出,19日经典折子戏专场,推出《乾元山》《孽海记·思凡》《下山》《南西厢记·佳期》《烂柯山·痴梦》《扈家庄》,10月20日《牡丹亭》折子戏专场,囊括《学堂》《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冥判》。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2)

“第一次在大剧场做汇报演出,有点懵,挺正常。”穿过后台一楼走廊,右手边衣帽间,老师们正在帮助饰演花神的学生穿戏服,“候场时,记得身体多动动,水袖抖一抖,适应衣服;不要踩到裙摆,你们都是仙女。”有学生吐槽腰带卡得肚子难受,被老师一句抢白,“勒,也没有办法,你们要体验台上掉裤子的感觉吗?”叽叽喳喳的声音立时暂停半分钟。

走廊尽头,上海昆剧团演员谭许亚一边说,一边上手纠正小柳梦梅吕玮诚的动作,“甩水袖、出去、回来,手臂成圈,手要离身体远;不要去看观众,你现在是失落的柳梦梅。”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3)

最著名的学生

二楼化妆间,蔡乐艺跟随上海昆剧团演员沈昳丽复习《寻梦》。蔡乐艺是20日演出最受戏迷关注的小演员。因为她有个大名鼎鼎的爷爷——蔡正仁。

2019年5月“大雅元音播寰宇”纪念中国昆曲非遗18周年活动在上海昆剧团举行,蔡正仁带着蔡乐艺登台。她由爷爷传艺两年,刚刚考入上海戏曲学校。“小时候进剧场,能一动不动看很久的戏,不哭不闹。”那时蔡乐艺最想演杨贵妃,“爷爷平时笑呵呵,一教戏就变成急脾气,不过爸爸妈妈脾气比爷爷更急。”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4)

三年后再见,蔡乐艺长高许多,却更加腼腆,只笑,不说话。沈昳丽看着蔡乐艺长大,“2007年6月1日,我们在演《长生殿》,我白天领了结婚证,特别兴奋告诉蔡老师,‘我领证了’,蔡老师笑眯眯说,‘真巧,好事成双,我的孙女生出来了’。”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5)

沈昳丽指导蔡乐艺等三名学生学习《寻梦》,她常常会想起自己的老师们,“蔡正仁、岳美缇、梁谷音等老师鼓励我多教年轻人。我读昆三班时,老师就是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出头,可以教课,也可以演出示范。”去年起打磨《寻梦》,课程从线下到线上,暑假又转回线下,沈昳丽和学生一样感受着压力,“《游园》《惊梦》都是小朋友熟悉的折子戏,相比之下,《寻梦》从头开始学,目标在前,不允许进度慢。三个小朋友很乖、很努力,蔡乐艺相对经验更丰富些,不怯场,这是演员必备技能。不过,小朋友表演细节有些马虎,气息是僵的,我重点指导她们呼吸,演到哪里吸气、哪里呼气,不过归根结底靠自己领悟,走上台,她们就不是小孩了。”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6)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7)

蔡乐艺提到王珮瑜的一句话:“演员的表演不是演给自己看的,是演给观众欣赏的。”这句话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但我一直不是很理解它的含义,听沈老师说,‘情感投入要掌握度。’我有一种心被点亮的感觉,我发现,感情浓度高时我的嗓音会不受自己控制。”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8)

沈昳丽点评三位学生,“比我们小时候聪明,会互相督促,会拿着手机互拍表演片段,课后琢磨。”沈昳丽提醒学生们,“要竞争,也要团结,才能进步。”蔡正仁不过问教学,“我遇到蔡老师,他总是一句话,‘我让蔡乐艺全部听你的。’”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9)

侧幕候场时,沈昳丽又抓住蔡乐艺,比了一遍关键动作。《寻梦》前奏响起,她匆匆跑回观众席第一排坐下,拿出纸和笔,边看台上边记录。蔡乐艺演到卧鱼,沈昳丽又忍不住站起来,向前走两步,弯腰示范动作,“卧鱼容易踩到裙子,今天蔡乐艺起身晃了一下,还要继续练。”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0)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1)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2)

下台就哭了

《寻梦》之后,谭许亚的学生何星仪上台表演《拾画》。谭许亚从前排右侧迅速移动到观众席中间,以便看清全场,“《拾画》舞台有好几个点位,今天她都走到了,就是最后一个点位,需要再上前一些。”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3)

何星仪一下台就哭了,“《拾画》情绪要一段比一段高,唱到后面,我没能‘抬’上去。”这个来自南京的女孩入校时学旦角,由于个子高,老师安排她转学小生。穿上柳梦梅的靴子,她和谭许亚一样高,但完全还是小孩,看到老师走来,眼泪掉得更厉害。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4)

“别哭别哭,找张餐巾纸擦擦,不要用手,戏服要粘上粉底了。”虽然正职是演员,谭许亚教小孩经验丰富,“我们用手机拍几张照,你可以发给妈妈看。”何星仪拿着柳梦梅的画很快笑起来。对于拍照,谭许亚同样有要求,“手托起画,飘带不要缠住帽子,腿的角度拉开。”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5)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6)

“我第一次演戏,比她紧张。”昆五班毕业的谭许亚同样对学生称赞有加,“聪明,学得快,身上放松,就是腿上功夫还差些。岳美缇老师教我们,小生的膝盖要会呼吸。她还需要学习。现在他们能找到从网上找到各种版本录音,不像我们那时只能请老师、师兄、师姐录音,课后温习。”

拿出热情,好好玩一次

戏校昆曲教研组组长王士杰介绍,2019年昆曲班从300多名候选者中选中39人,他们每天完成毯子功、把子功、腿功、身训课以及工尺谱、拍曲、早晚功等课程,还要学习普通中学功课。戏校从上昆等职业院团聘请名师,同时配备充足的专职教师,“学生们有的嗓子好、有的表演好、有的扮相好,这条路很长,现在只是起步。”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7)

主教老师之一高雪生也是专场的舞台监督,他扫视了一圈学生,“不要迟到,保护嗓子。上台把手表都拿掉,上台后,要敢看观众,你的眼睛动了,观众跟着走。”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8)

演出前两天,被学生们的彩排鼓舞,张军自荐做专场主持人。下午彩排过后,他记了好几页纸,从化妆到群演,逐条叮咛,“漂亮很重要,妆面争取统一,今天有人的鼻梁不够明显;上场不要那么急,从容,自信;几个人的戏注意配合,比如春香,你是不知道陈最良会打你的,不要一脸‘你快打我,你快打我’。”全场响起大笑声,没能打断张军的话,他看了一眼记录,继续纠错,“第一排花神举花时,别把第二排人的脸遮住了;所有演员下台后,不要马上说话,等半分钟,确定音响老师把你的麦克风关了……”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19)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20)

“演戏,开心就好,每个人全身心投入舞台。京剧、话剧、音乐剧专业年年招生,只有昆曲专业隔十年招一次生。”每个节目都提点一遍不足后,张军放缓语气,“你们是戏校昆曲第七代传人,老师陪你们走了三年的路。台上别怕,老师会在侧幕看着你——拿出热情,好好玩一次!风华正茂的你们走上舞台,人生的艺术旅程从此起步。”

昆曲入门介绍(上海戏校第七代昆曲传人粉墨登场)(21)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视频:诸葛漪

来源:作者:诸葛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