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法式料理教皇Paul Bocuse 曾说“食欲和性欲一样”,然而法国人对食物的热情却远胜过情人,他们可以在食物上煞费苦心,一顿正宗的法餐甚至可以花费上半天时间,而自己却丝毫不觉得时间在流逝。据说,法国人为了能够和心爱之人约会,会提前半年选好餐厅,然后经过半年的等待,才盛装出现在餐桌之上。

法国的文化,一向以奢侈优雅为基础符号,而这些符号,都在慢的行为中体现。法国是世界最有情调的国度,这样说毫不意外。一顿法餐,折射出来的是法国人深入骨髓的雅致,当然,他也以繁琐的法餐程序与礼仪为著名。

本文将让你全方面了解法餐历史、程序与礼仪。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1)

01

法餐历史

公元前27~476年,法国还处于奴隶社会,西罗马帝国统治了环地中海的大部分区域(安敦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在位时,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当时生活在现今法国一带的人,被称为“高卢蛮人”。

实际上欧洲的文明是罗马帝国缔造的,罗马的饮食习惯和餐饮文化就给法国留下了深深烙印,比如法餐中比较大众皆知的烤蜗牛、生蚝、红酒都是罗马统治下的产物。

到了文艺复兴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时期,法餐才真正意义上有了辉煌的开端,不过这都要拜意大利所赐。那时富可敌国的美第奇家族出了两位法国皇后,其中一位就是凯瑟琳。她嫁给亨利二世的时候,带来的嫁妆不是金银财宝,而是随从的几十个意大利御厨和数不尽的精美餐具。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2)

1533年凯瑟琳与法国王子亨利的婚事

这些意大利的先进食材让法国人啧啧称奇,至今仍在法餐中见其身影,比如松露、肉冻、小牛胸腺、朝鲜蓟、芦笋、梭形肉丸、冰淇淋。凯瑟琳并不是跟文成公主那样带着文化交流的远大理想来的,只是因为怕吃不惯法国餐。

不过这种餐食改变只局限在皇宫,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法餐才开始真正的发展,深入到百姓生活中去。贵族逃亡导致大量名厨流浪民间,而法国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有经济实力和文化教养的资产阶级,他们不再推崇像贵族一样养私厨,而是去高雅的餐厅吃饭,于是流落民间的贵族大厨纷纷开启了餐厅,更多的人得以享用到贵族般精致的法餐。此外,印刷业的发展(普及烹饪方法)、运输业发展、工业革命、冰箱、天然气的发明,都催生了布尔乔亚饮食文化。法国人享受小资生活,爱好精致美食的形象由此树立。

02

进入正题,我们来讲一讲正式的法餐程序。

首先,入座说起

若是私人餐会,入座时应以女士优先;

而公事餐会时,则应让上司或长辈先入座。入座时必须从左侧入座。

上菜顺序

一套完整的法餐程序包括了餐前酒、开胃小菜、前菜、汤、主菜、副菜、甜点、咖啡、餐后酒。

餐前酒:

餐前酒是必须的,法国的红酒举世闻名,特别是波尔多和勃艮第的红酒,到法国旅游避免不了喝红酒。酒是打开味蕾的关键,也是打开法餐的第一道程序,等到酒入肠胃,胃口大开之后,也就意味着法餐可以正式开始了。

为了保持香槟的口感,建议使用冻杯,也就是从冰箱拿出的杯子。

注意,此时摆在你面前的四种不同杯子有不同的作用,千万不要混淆、乱拿乱发,大杯用于盛水,干杯时不用此杯;中杯用于盛红葡萄酒;小杯用于盛白葡萄酒;细长杯子用于盛香槟酒。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3)

前菜:

法餐的前菜和开胃酒一样,都是点睛之笔。想象力和创意层出不穷,不同的餐厅有不同的特色。一般来说,前菜包含了沙拉,面包,还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奶油鸡酥盒、焗蜗牛这类小点,味道要以咸和酸为主,用来开胃,而且数量要少,质量要高。

汤:

汤有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具体来说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焗葱头汤、德式冷汤、俄式冷汤,如果汤太热不能喝,不能用嘴去吹,要等到自然凉下来再喝。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4)

在吃副主菜之前,侍应会送上一杯用果汁或香槟调制,它能够使口腔清爽,等待副正菜的来临。

副菜通常包括淡水鱼类、海水鱼类、贝类及软动物类。副菜相对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肉的颜色是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肉。

主菜主要以肉类、海鲜为主。鱼类大多包括煎鲈鱼、煎三文鱼、龙虾以及蟹类,做法大多为白汁勾芡或以白葡萄酒,白兰地等蒸煮,口味比较清新,适合轻饮食的客人。如果主菜选择了鱼类,则可以搭配白葡萄酒食用。而肉类则包括鸡肉,羊肉,牛排,猪肉,鸭胸等各式肉类,做法多为煎烤,佐以红酒或肉汁调制的酱料,如果主菜选择了肉类,则可以搭配红葡萄酒,鸡鸭肉可搭配勃艮第的新酒,而牛肉羊肉等则可以选择波尔多的陈酒,不同的酒类搭配对于主菜的鲜美程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5)

在吃主菜之时,切记进餐速度过快,一来快速吞食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二来法餐讲究优雅好、从容,轻嚼慢咽,尽量和大家的进餐速度保持一致。

主菜过后是甜点,法语中甜点“Dessert”一词由“Desservir”演变而来,译为“清理餐桌”。法式甜点有着鲜明的特色:轻盈而蓬松,比如经过打发、与大量空气结合而制作成的蛋白饼和慕斯;层次丰富,比如多层酥皮组合而成的千层派和国王饼;酥脆可口,因为加入了大量黄油,比如令人回味无穷的法式布蕾和奶油泡芙。甜点搭配则以贵腐型的甜白酒或一般的甜白酒为最佳选择。这道菜可吃可不吃,取决于个人喜好和需要。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6)

最后一步:咖啡,酒足饭饱之后,法国人一般喜欢喝上一杯咖啡,他们认为咖啡可以解除油腻。也可以选择餐后酒,其酒精浓度比开胃酒更高一点。男士一般点一杯干邑酒作为完美的用餐句点。

03

用餐礼仪

1.在有许多刀叉排列在桌上时,使用规则是每次使用最外侧的刀与叉。左手拿叉按住,右手拿刀切开,然后再用叉将料理叉起送入口中。碰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7)

2.千万别只用右手拿叉子而空着餐刀不用,这是很不地道的用餐方式。当然,在与朋友聚餐的轻松场合,如果不需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拿叉进餐。带壳的食物可以用手。

3.吃饭时,应该把两手放在餐桌上,不能放在桌子下面。这源于旧时的习俗,过去人们不信任所宴请的宾客,久而久之形成了这个传统。

4.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用餐时若要放下刀叉,应将其放在盘子两边,刀与叉子头向内。而刀刃侧则必须向自己。刀刃向他人时,就具有敌意了。用餐结束后,可将叉的正面向上,刀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

6.切忌坐姿懒散,应该保持一直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不要爬在桌子上面。

7.餐巾是为在用餐时防止衣服弄脏而准备的。一般在点完餐后再打开,对折后放置于膝上,吃海鲜的时候可以围系在脖子上。

暂时离开或吃完离席后,千万不要把餐巾挂在椅背上,或是揉成一团放在桌子上。用完了餐(即使盘中仍有剩余食物),应把刀叉平行斜放入盘中,叉齿朝下。叉离自己近、刀离自己远。

Tips:切忌吃完饭后用手抹嘴,也要切忌用餐巾大力擦,只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抹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越幽雅越好。

饮酒、水、饮料时应注意事项:

1.在饮用杯中物时,应先将口中咀嚼物咽下,然后将刀、叉在盘中放成八字形或交叉,再用餐巾纸将嘴唇擦拭干净。然后再喝酒、水等。

2.在喝酒、水等时,中国人习惯举杯仰头痛饮,一口喝光。而在西方这却恰恰是应避免的,应该头保持平直、一口口啜饮,喝到底时,杯中总还是留一点酒。

3.在喝饮料、汤、酒、水等时,不要用嘴唇吸出声音来,而应一口一口地轻轻喝。

4.在祝酒时,总是由主人或是地位、身份最高者倡议。

5.在握杯时,应一手抓满杯子,不要在擎杯时翘起小指或其它手指。

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8)

6、菜品的食用

1、面包

将面包放在自己左面小盘中。吃面包的时候,应先用手撕下一口大小的量后再吃。切忌用刀、叉切或叉面包。

如果要将黄油涂上面包,应是用手一块块撕下面包,然后一小块一小块涂。不要一下子将整个面包涂满。当然在早餐时,可以在一长条棍子面包上涂上黄油、果酱,但在正餐中就不能这样了。

撕开面包后,如左手还拿着较大的面包,就不可以吃右手拿着的面包,不可以不将面包撕开就整个拿起来咬。

2、汤

喝汤时千万不要发出声音,将汤匙微微倾斜比较容易饮用。

如果汤还很烫,可以利用汤匙静静地来回搅拌使温度下降。

汤喝完后直接把汤匙放在汤盘内,或是放在餐盘上也可以。

3、肉类料理

肉类料理应从左边开始切,调味酱应放在盘子内侧。放在牛排旁边的蔬菜不只是为了装饰,而是基于营养均衡的考虑而添加的,因此应与肉互相交替着吃完。

不可一开始就将肉全部切成一块块的,否则好吃的肉汁就会全部流出来了。

法餐先吃什么(你需要注意的是)(9)

4、鱼类料理

鱼类料理上都会有柠檬,切成圆形的柠檬可用刀压一下,使柠檬的香味渗进鱼类料理;半月形的柠檬切片可用叉子轻轻刺在果肉部位,用右手轻轻捏住柠檬,挤一二滴在鱼类料理上即可。

取用的调味酱不应直接淋在料理上,应放在盘子的外侧。

5、生菜沙拉

沙拉的种类从简单的绿色蔬菜到豪华的海鲜或肉类,或加入鹅肝酱的沙拉等等,正式场合必须使用刀叉。如果是大钵或大盘子装的沙拉,就得用公叉、公匙从大盘子内夹取沙拉……

小费

账单中一般都已包含服务费,但如果我们对餐厅服务很满意的话,仍可留下一点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