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New Orleans)位于密西西比河口,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一座海港城市,也是该州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城”“下城”皆相对于密西西比河的流向:一个上游,一个下游。密西西比河在此处呈现弯曲状,城中的道路基本与河岸平行,因此又得绰号“新月城”。新奥尔良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多暴雨。城市邻近地区石油、天然气、硫磺、盐矿丰富,盛产木材和棉花、甘蔗和稻米等。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

老式有轨电车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

新奥尔良是仅次于纽约港的美国第二大港,地处密西西比河的咽喉地带,腹地深广,是美国的重要的河海、海陆联运中心。新奥尔良港有三个港区:密西西比河港区;排洪渠道港区;其他运河、水道和庞哈特伦湖、鲍恩尔湖港区,全港码头线总长约50公里,有泊位150多个,所有码头几乎都是顺岸式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中主要是石油、谷物、杂货、煤炭等,年吞吐量均在1亿吨左右,港口以转口贸易为主,进口货物可免税在此储存、加工或展览。港口共有7条铁路,连通洛杉矶、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水陆联运方便,是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的枢纽。新奥尔良港每年处理约6200万吨短吨货物。该港口还每年处理约50,000艘驳船和1,000,000名游轮乘客,其中包括嘉年华和挪威邮轮的几艘游轮,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邮轮港口之一。南路易斯安那州的港口位于新奥尔良郊区的LaPlace处理1.93亿短吨。新奥尔良港和南路易斯安那州港口按年销量合并成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系统之一,世界排名前十位。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4)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5)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6)

提起新奥尔良,首先的印象是法国风情和爵士乐,其次是飓风卡特里娜。新奥尔良整个城市位于海平面以下十英尺左右,北面是庞恰特雷恩湖,南面密西西比河横穿过市,城中运河渠道众多,地形就如同一只碗,四周用河堤保护起来。每年六月到十月是飓风季节,一般飓风云团都是逆时针旋转,如果飓风登陆后风眼移动到庞恰特雷恩湖东侧,风向把湖水向北方吹,新奥尔良就安然无事;可如果在湖西侧,那湖水就要倒灌进城。2005年8月29日五级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新奥尔良与外界的通信系统彻底瘫痪,贫困来不及撤离的群众被临时疏散到城中“超级碗”体育馆避风,但政府救援不及时,基本生活物资告罄,一时间情况失控,暴乱、抢劫、逃亡、恐慌笼罩城市。在这场浩劫中,整个路易斯安那州共有1577人死亡,705人失踪。卡特里那飓风所造成的总损失超过810亿美元,居美国历史之最。此次灾难导致居民纷纷撤离新奥尔良,现如今该市的人口从约80万下降到37万,是美国继底特律之后,第二个市区人口大幅减少的大城市。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7)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8)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9)

路易斯安那原本是法国人的殖民地,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因为法国国力不足以保障其海外殖民地,也为了筹款对付英国,将新奥尔良及其北部的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大批土地全都卖给了美国。所以,新奥尔良的文化与以新英格兰地区的英美文化有明显区别,具有独特的风貌。邮寄地址上,“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的英文头个缩写叫“NOLA”,新奥尔良人亲切的将自己深爱的城市称作 “诺拉”。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0)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1)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2)

“路易斯安那”的名字由波旁王朝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而来,而 新奥尔良(La Nouvelle Orleans)得名于路易十五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1718 年,法国人在Jean-Baptiste Bienville的带领下在靠近密西西比河口的仅有高地建城,就是现在的老城(法国区)。法国宫廷由上而下的穷奢极欲,使得开埠后新奥尔良成了法国新贵最奢靡腐化的北美殖民地,“大快活”夜夜笙歌,日日糜烂,充耳不闻埠外事。1762年11月3日,“枫丹白露协约”把新奥尔良作为政治献礼秘密交给了西班牙。三年后西班牙总督姗姗来迟,可殖民地的法国人与德国人执意要恢复路易十五的昔日荣光,在1768年发动和平政变,驱逐了西班牙总督。西班牙铁血新督武力平乱,血洒阅兵场(杰克逊广场),正式开始了西班牙在新奥尔良的殖民统治。法国大革命后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逐步消亡,在1801年被迫将新奥尔良还给法国。拿破仑三世面临着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的威胁,而海地独立革命又使拿破仑征服加勒比新大陆的计划宣告失败,急需资金的他于 1803年将整个路易斯安那殖民地(西至落基山脉,北抵加拿大边境)连同新奥尔良以低价卖给美国。海地革命后仓皇逃窜的克里欧贵族也来到这块文化上最接近南美与加勒比岛国风情的宝地,成了新奥尔良新贵。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3)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4)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5)

进入20世纪,随着爵士乐的兴起,大量的艺术家涌入新奥尔良。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同性恋人士,包括爵士钢琴之王托尼.杰克逊,作家杜鲁门.卡波特,还有写下不朽的《欲望号街车》的剧作家威廉.田纳西等。新奥尔良1991年通过了反对同性恋歧视的法令,1997年新奥尔良市长决定将传统婚姻的权益延伸至同性配偶关系中。在保守传统的南方,新奥尔良在同性恋平权运动中的激进可见一斑。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6)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7)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8)

新奥尔良最有特色的建筑大多聚集在法语区老城。1788年3月21日起火那天刚巧是星期五,基督教耶稣受难的纪念日。法语区腹地杰克逊广场上的圣路易斯大教堂的钟声本应同时用于火灾警报,可当时神甫严格依据基督教义不能在神圣礼拜五敲钟。于是大火借着风势迅速吞噬了整个老新奥尔良,就连宏伟的圣路易斯大教堂本身也化为灰烬。六年后法语区又着了场大火,彻底磨灭了法国人在新奥尔良的建筑痕迹。法语区里那些浮华精致的雕花生铁阑干阳台都是西班牙建筑的风格。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19)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0)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1)

新奥尔良克里欧烹饪风格混合了法国、西班牙、加勒比和非洲的传统影响,比如著名的新奥尔良海鲜稀饭(有虾、螃蟹腿、鸡腿肉、秋葵等)、红豆米饭、海鲜炒饭(Jambalaya)、小龙虾浇饭(Crawfish Etouffee)、乌龟汤、炸生蚝、面包布丁、油炸绿西红柿等。其中麻辣小龙虾可以与国内比美,但在美国其他地方却非常少见,只在超声中零星有简单水煮过的,个头还特别小。美国北方人本就不擅长剥壳,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对付小龙虾的,而南方人在处理鱼虾方面就灵活多了。还有必须说明的是,新奥尔良没有烤翅,就像加州没有牛肉面一样,都是国内商人的炒作。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2)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3)

圣路易斯大教堂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4)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5)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6)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7)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8)

圣路易斯大教堂远景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29)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0)

密西西比河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1)

密西西比河码头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2)

圣女贞德雕像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3)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4)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5)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6)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7)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8)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39)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40)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41)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42)

美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美国路西斯安娜州新奥尔良)(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