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师德铸师魂争做新时代好教师 最美教师说衢州市教育局(1)

衢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千百年来,在习习儒风的浸润之下,“德行天下”“仁爱奉献”的优秀儒家传统思想,深深根植于百姓的心田。

衢州教育人作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优秀群体,之所以成为“最美衢州人”的代表群体,既有崇高的职业使然,更是“三衢大地”浩荡儒风孕育出的果实。

一种现象要成为一种效应,并非一朝一夕;把偶然事件分析、发掘、总结出必然的规律,然后放大效应,就会渐成气候。2011年11月,衢州3位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挽救学生一家三口的典型事迹感动浙江,传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最美教师。

这一事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衢州市多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事迹发生后,衢州市教育局从偶然事件中挖掘、宣传、学习典型,连续在学校蹲点两天,努力挖掘“最美教师”是怎样炼成的。为学习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争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育人”大讨论等活动,并在教育系统内确立了“忠诚办教,大爱育人”的教育人核心价值观。

在积极挖掘、宣传“最美教师”的过程中,衢州市教育局把挖掘的过程,当作宣传和实践的过程,不断提高“最美教师”的知晓率和传唱度。

在校园中,大力推进“儒学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让儒家文化可知、可感、可学、可做,使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在校园中推进了“5512”育人行动计划,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把培育“最美学子”作为培育“最美基因”的根本任务,实现“最美力量”的有效接力。

最美的涌现有的是突发的,突发事件发生的“最美”,衢州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宣传策划,第一时间确定宣传主题,第一时间确定宣传平台,着力挖掘、提炼“最美”事迹。

比如,及时发现学生晕倒送医的衢江区童旭燕老师、徒手稳接坠楼男童的龙游县雷秋琴老师、送学生就医途中不幸心源性猝死的衢州职院教师李永刚等,都在极大范围内得到了媒体和社会关注。

突发的“最美行为”值得学习,久久为功,积“小美”成“大美”的精神更加难能可贵。近年来,我市重点学习宣传平凡教师的不平凡事迹,着力营造“美就在身边,人人可做最美”的氛围。如跑遍全区学校求捐救学生的徐建新校长,一人一校坚守深山的开化县张启良老师、身残志坚的江山市朱小平老师等典型,都是“小美”成“大美”的典型。

特别是今年5月,衢江的童淑芳老师用爱唤醒昏迷15个月学生的感人事迹,再次感动了全社会。正是一个个最美个案的累积,铸造了衢州“最美”教育品牌。

衢州教育把做大“最美”阵地作为主要任务,不断推动“最美”从教育向社会延伸——

近年来,通过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最美教育人”评选、“最美教育人”展板巡回展览、“最美教育人”事迹巡回报告、“我心中的最美教师”师生书画摄影展等十多项活动,发挥了“榜样力量”,激发了“最美教育人”的蝴蝶效应。

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说最美,学最美,做最美”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要求的具体行动。衢州市将咬定“最美”不放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推动“最美”成为衢州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彰显教育“精气神”。

,